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香港攀山拯救专队:披荆斩棘拓生路 正文

香港攀山拯救专队:披荆斩棘拓生路

[休闲] 时间:2024-04-20 17:51:0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22次

原标题:香港攀山拯救专队:披荆斩棘拓生路

香港攀山拯救专队:披荆斩棘拓生路

( 2021-06-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这是香港香港攀山拯救专队进行救援工作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香港攀山拯救专队提供)

五个座位对面而设,攀山披荆中间是拯救专队斩棘一张小方桌。陈设简单的拓生车厢里,几幅香港山势地图引人注目,香港上面密布各种专业标注,攀山披荆让这个小小的拯救专队斩棘空间看上去像个临时作战指挥部。

拉开后备箱,拓生各种“武器”琳琅满目:粗细不一的香港救援绳索,大小不等的攀山披荆树锯、剪钳,拯救专队斩棘GPS定位器,拓生具备测距功能的香港望远镜,“四防”(防水、攀山披荆防尘、拯救专队斩棘防震及防爆)手机和电脑……

一旦接到救援号令,车子便会载着全副武装的“战士”们呼啸而出。黄红相间的车身上,“攀山拯救”几个大字分外醒目。

“最普通的一次救援需耗时三四个小时。最忙的时候,一支救援队一天之内要出动三次。”香港特区政府消防处技术救援组高级消防队长罗文杰说。

在山野里攀行,在风雨中跋涉,为帮助被困者脱险,香港攀山拯救专队的勇士们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高危“打卡” 行山意外飙升

登山远足在香港惯称为“行山”,香港人素爱行山。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了逃离逼仄的都市,更多的人走进山野,掀起了“行山热”,行山意外也随之大幅上升。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消防处统计,2020年该处针对行山意外发起的救援行动共602次,是前一年的2.8倍;今年前4个月已达426次,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七成,情况堪忧。

“求援数量大增,救援难度大增。”说起疫情下登山救援的新特点,罗文杰表示。

在“行山热”风潮下加入行山队伍的不少新手,对登山运动的知识储备不足,对行山风险及应对更是所知甚少。有的仅在网上看到别人拍的一个片段就追随而至;有的热衷拍照“打卡”,在险要处摆出高难度姿势,导致各种风险因素大增。这样的行山意外,往往发生在非常规路径上,使得救援难度也大幅上升。

香港特区政府消防处攀山拯救专队成立于2016年10月。作为一支专业救援队伍,一般在遇到较复杂的救援任务时出动。

目前全港包括西贡、梨木树、马鞍山、大澳等七个消防分局设有攀山拯救专队,附近都是行山热点地区。连同香港消防及救护学院的攀山拯救支援队,整个专队超过200人。其中,位于大澳消防分局的第七支专队,正是针对大屿山地区行山意外增多而在今年新增设的。

实地训练 熟悉全港山野路径

炎炎烈日之下,队员们戴着头盔身背行囊,长袖长裤全身披挂,行进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身上的金属扣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穿这么多,热吧?”记者问队员陈俊杰。“习惯了。这衣服也是装备,防蚊虫、防割伤,这里还有排汗透气功能。”他提起衣服胸前的绿色部分,上面有许多小气孔。

所有入选攀山拯救专队的消防员,担负着日常消防和登山救援的双重职责。由于登山救援对体能及专业技能要求颇高,他们的体能考核更严苛,训练任务更繁重。“所有队员要进行为期三周的专业培训,内容包括搜救策略制定、山野导航、绳索架设、极端天气下救援训练等。”罗文杰说,在每月的例行训练中,每个队员要熟悉全港的山野路径、山势地形和高危地点。

陈俊杰来自梨木树消防局,参与过多次登山救援行动,专业经验丰富。去年4月,大东山上有一支行山队求救,称一位女队员失踪。下午4点,陈俊杰和队友们由青龙石涧上山,兵分两路沿着石涧搜索,陈俊杰根据经验前往人迹罕至的崖底方向搜救,果然找到了已陷入昏迷的失踪者。碍于地势,救援直升机无法靠近,救援队员们用树锯、剪钳生生“劈”出一条路,抬着担架艰难前行,终于在凌晨4点将伤者救出。

参加救援行动,经常会披星戴月甚至夜不归宿,家人担心吗?

陈俊杰平时就爱行山,以前出门,妈妈总要问长问短,叮嘱他注意安全。现在,经过了专业训练的他出门救援,妈妈反而不担心了。“她相信我的专业能力,能救援别人,一定能照顾好自己。”

迷途险境 救援分秒必争

加入救援队已三年多的马鞍山消防局攀山拯救专队消防队目黄永兴,最难忘今年2月的一次救援行动。当日下午2点半接到求援,一名行山人士被困马鞍山扑树崖。

“前一晚和当天上午山里都下过大雨,救援随时可能再遇雨。一旦下雨,泥石松散,山路湿滑难行,增加搜救难度。更糟糕的是,石壁上水流不断,而被困者所处位置非常狭小,如果再下雨导致水势加大,很可能会被冲落崖底,必须赶在下雨前将人救出。”黄永兴说。

山里天气变化多端,要时刻留意大自然的“脸色”,及时评估风险并制定预案。黄永兴说:“救援行动分秒必争,要跟时间赛跑。”

黄永兴率队在雨后的丛林和山涧里跋涉了近两小时后,发现求救者被困在离地15米的陡峭崖壁上。经过现场研判,他与队员决定自上而下实施救援。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攀爬,他们登上了离地25米高的崖顶。在密林中搭设好救援绳索后,他绑上安全带,游绳10米下到峭壁,成功将被困者带出险境。当时黑云压顶,已是晚上9点多。

每次救援成功,黄永兴内心都满是喜悦。18岁成年时,黄永兴就报考了消防员,因为这是他儿时梦想的职业;得知攀山拯救专队要成立,爱好行山的他又第一时间报了名。“行山本来就是自己的爱好,还可以救人。”如今的黄永兴已是儿子心中的英雄,“儿子说,他长大了也要当消防员!”

陈俊杰在救援后总会主动找伤员聊天,问些“几点出发的”“线路怎么安排的”“有没有带水”“还应该带什么”之类的问题,在不经意间把行山知识和注意事项告诉他们。

“希望他们了解多一点,做好安全防护,下次不要再见到我!”他调皮地笑起来。(记者陆敏)新华社香港6月3日电(陆敏)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