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马克龙号码没变,但静音了? 正文

马克龙号码没变,但静音了?

[探索] 时间:2024-04-18 14:48:0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73次

12月16日,马克码没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布鲁塞尔参加欧盟峰会期间举行记者会时喊话普京:我没有换电话号码。龙号

此话一出,静音引来网友们的马克码没一片讨论。

很多网友发出了调侃的评论:“你的号码虽然没变,但拨通能听到声音吗?或者只是静音老美的声音?”

更有网友发出质疑:“虽然你的号码没变,但是马克码没你的膝盖已经被美国人拿走了,你的龙号男人基因已经消失了,你的静音政治家潜质也埋藏在乌克兰和以色列了。”

为何网友们对马克龙如此没有信心呢?有理哥认为,马克码没这还得源于法国近段时间在国际和平发挥的龙号作用有关。

不管是静音乌克兰危机,还是马克码没巴以冲突,马克龙都跟着美国的龙号屁股吆喝,毫无建树,静音大家质疑也是理所当然。

当马克龙喊话普京的时候,有理哥还是想再问一句:到底做“跟屁虫”傀儡还是马克龙?

今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的照片和视频最近刷爆了社交媒体,特别是他“战略自主”的宣言,在欧洲国家刮起了一阵“龙卷风”。

在马克龙回国的专机上,他接受了美国媒体Politico的访问,宣称法国必须加强战略自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不要卷入台海纷争。

不仅如此,他还顶住成为“美国追随者”的压力,于4月11日和12日对荷兰进行国事访问,敦促欧洲致力于实现战略自主权,以免让欧洲国家在美中对抗等全球危机中沦为强国“附庸”的风险,在他看来,欧洲也应该减少对“美元的治外法权”的依赖。

“我们欧洲人被问到的问题是……在台湾问题上加速发展符合我们的利益吗?不,最糟糕的事情是认为我们欧洲人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做追随者,适应美国的步伐和中国的过度反应”。

听完马克龙的一席话,沉睡的法兰西共和国好像突然醒了,戴高乐也会露出蒙娜丽莎的微笑。

为何马克龙不想再做美国的“跟屁虫”?那是因为美国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欧洲盟友伤透了心。

一、“泄密文件”印证美国对盟友进行间谍活动

近日,一批疑似美军秘密文件在社交媒体流出,这些资料不仅包含关于乌克兰战争,而且还有美国盟友的信息。

间谍对象包括盟友,这一点很令人尴尬!

事件曝光后,路透社查阅了上个月首次出现在网站上的50多份标有“机密”和“绝密”的文件,最开始出现在聊天软件Discord和消息论坛4Chan上。

美国以及盟友相互刺探盟友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间谍则非常令人不快,尤其对那些需要向自己的公民做出交代的盟友们。

一名五角大楼的官员对路透社称,“与盟友重建信任,尚需要一些时间”。

目前,五角大楼尚未对泄密文件的任何具体内容发表声明,包括对盟友进行监视的文件。

其实,美国为了更容易地控制盟国,一直都在从事龌龊的窃听活动。

早在2015年,美国就被曝出“丹麦门”窃听丑闻。丹麦国防情报局一个工作组在完成代号为“邓哈默行动”的绝密调查时显示,在2012至2014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丹麦的海底互联网电缆登陆点,监听德国、法国、挪威、瑞典、荷兰等国政要短信和电话通话内容。

据丹麦广播公司报导披露,2012年至2014年期间,丹麦情报局曾经帮助美国国家安全局窃听监视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欧洲政客通话。

这也印证了美国英雄、前情报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透露的秘密,美国国家安全局一直在窃听监视一些欧洲知名人士的短信和电话交谈内容。

由此可见,从“维基解密”到“棱镜门”,从“方程式组织”到“梯队系统”,利用盟友监听盟友,借盟友坑盟友的事情,美国一直没少干。

既然美国大哥都不信任盟友小弟,那么小弟为何要热脸贴冷屁股,自讨没趣呢?

二是“美国优先”变相抢夺盟国资源

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正式颁布了《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为绿色技术提供了价值3690亿美元的补贴和税收激励。

《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气候立法,为美国制造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投资。仅在法案颁布的几周内,制造业企业就已经在美国宣布了大约280亿美元的新投资,主要涉及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制造领域。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指出,《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将通过利用税收资金在十年内产生大约1.7万亿美元的新投资。该法案不仅惠及美国的经济和制造业,还为企业提供了巨额补贴。因此,美国本土的企业纷纷加大投资,欧洲和韩国的企业也考虑前往美国投资。

《通货膨胀削减法案》颁布后,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美国吸引了大量投资,布局了电动汽车生态系统,本土制造业振兴在即。而欧盟和韩国却在担心本土制造商的投资、技术及生产设施可能会外流,从而影响本土汽车行业的发展。

根据路透社报道,总部设在瑞典的欧洲电池厂北方伏特公司(Northvolt)行政总裁卡尔松(Peter Carlsson)在11月底接受访问时表示,他原定在德国加设工厂,但如果到美国设厂,将可得到8亿欧元的援助,这是德国政府提供的4倍,他被迫延后在德国北部设厂的计划。

卡尔松表示,"我们现在可以优先考虑在美国扩大生产而不选择欧洲。"

对于美国在欧洲抢夺投资的行为,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比利时布鲁日的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表示,“竞争是好事,但竞争须遵守保有公平的赛场"。欧盟反对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的特殊补贴,这可能会削弱因能源价格飙升而陷于困境的欧洲公司的竞争力。

冯德莱恩还警告:“一场代价高昂的贸易战不符合欧盟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并对全球创新到来损害”。

另外,法国总统马克龙对美国进行访问时,也曾批评美国已通过生效的《通胀削减法案》将"分裂西方"。

美国不仅对盟友进行间谍活动,而且还通过法案抢夺他们的饭碗,如此不仁不义的卑劣行径怎能不引发欧洲民众的愤怒?

于是乎,马克龙访华时,喊出了自己和欧洲国家的心声,摆脱美国控制的“战略自主”是必选之路。

但是,很多人“跟屁虫”当久了,跪舔久了,已经形成了利益链,想甩掉美国也没那么轻而易举?就算马克龙有这个勇气,其它在欧洲的美国代理人也不会同意。

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对华关系代表团团长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就在推特上批评马克龙,称“对中国和台湾的这种立场,使马克龙丧失了成为一个欧洲领导人的身分”。

欧洲智库“奥地利欧洲与安全政策研究所”(Austrian Institute for European and Security Policy)负责人查卡洛娃(Velina Tchakarova)也在推特上质问马克龙,如果美国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战争也抱持同样事不关己态度,欧洲将会是何局面?“如果没有美国援助,乌克兰将会瓦解并投降”。

另外,柏林智库“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lobal Public Policy Institute)执行长班纳(Thorsten Benner)也发推文批评,称马克龙的台海政策是一种“非常危险且短视的态度”,并非因为他不想盲从美国,而是因为这种态度行不通。

为什么这么多欧洲政客和智库要与马克龙唱反调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马克龙动了他们的蛋糕,而且美国扼住了整个欧洲大陆政客的脖子,因为他们宁愿成为他人的附庸。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德国等欧洲国家会甘愿失去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同时越来越深地卷入乌克兰冲突。这一切都符合美国人的口味,而不是欧洲人的利益。

在西方世界,成功的政客必须服从美国的命令,因为自由和民主目前已成为空话,而一个国家要成为所谓的自由民主国家,就必须成为美国的附庸。

当然,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法国敢迈出独立自主的道路,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这或许是走向独立于美国的战略自主的第一步。

不能生活在一个不独立、被要挟的世界里,欧洲对台湾政策也不应该被美国劫持。高层政客访台以示挑衅,或者允许台湾在欧洲国家的首都设立类似于外交代表处的机构,都于事无补,有害无利。

比如立陶宛,出于内政原因将台湾作为独立国家对待,这同欧洲的利益构成矛盾。而当中国以制裁进行反制时,则指望欧盟去火中取栗。

在美国眼里,欧洲国家只是棋子,或者“牺牲品”,到底要做“跟屁虫”还是马克龙?这个就看欧洲领导人和民众的选择了!

图片源自网络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