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根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遵循

[知识] 时间:2024-04-25 23:53:0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01次

原标题:“三个根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三个根本重要遵循

□ 涂刚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全面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设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义重遵历史交汇期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现代循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育先机、化国开新局。三个根本《建议》明确提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全面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这“三个根本”,建设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主义重遵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水平,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现代循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深厚人民情怀,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方法论指引。化国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坚持改革创新,三个根本是全面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建设把握发展主动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难以做到的。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实施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这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

改革创新是发展引擎,更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换挡升级,创新型国家建设阔步推进,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5G等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创新发展,无疑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闪亮标签。面对“十四五”时期的新机遇、新挑战,必须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战略地位,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自觉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充分激发全社会改革创新活力,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形成注重改革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为此,《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这些重大前瞻性、战略性举措为“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改革创新进行了整体谋划和系统布局,必将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新动能。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发展的价值指引和根本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新胜利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跃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目的,凸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本色。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导向。“十三五”时期,我们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对此,《建议》总结: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鲜活的数字见证着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丈量着人民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面对“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始终坚持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此,“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立场贯穿于“十四五”规划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建议》明确提出:“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服务人民的价值导向,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业绩。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越性之所在。《建议》指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蓝图已经擘画,奋进正当其时。要将“蓝图”变为“实景图”,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巩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应对“十四五”时期风险挑战的胜势。二是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航向。三是切实加强学习,克服“本领恐慌”。面对“十四五”时期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需要越来越多的勇于解题、精于破题、善于答题的各级领导干部。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学习,自觉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切实掌握“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四是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境遇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注定会遭遇一些“暗流险滩”甚至是“惊涛骇浪”。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做到政治上登高望远,思想上不畏浮云,行动上咬定青山,始终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坚毅前行。

综上,“三个根本”分别揭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动力、价值导向和领导力量,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重要遵循和方法论指引。用这“三个根本”连接起来的中国,必定是梁启超所呼唤的“少年中国”,李大钊所期盼的“青春中国”,方志敏所渴求的“可爱的中国”,更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中国。

(作者系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涂刚鹏)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