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扶贫人“秋收”李子沟——记东川李子沟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谭礼

[焦点] 时间:2024-03-28 17:18:5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69次

原标题:西山扶贫人“秋收”李子沟——记东川李子沟村第一书记、秋收驻村工作队队长谭礼

“李子沟代言人”谭礼走进直播间推介东川好物。西山

8月15日,扶贫谭礼第一次走进了直播间。人李

这次,沟记工作他代表的东川队队不是西山区税务局的税务工作者,而是李沟礼以东川李子沟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的村第长谭身份,为当地的书记好产品代言。

开花洋芋、驻村卤鹅、秋收蜂蜜,西山是扶贫李子沟产业发展的“三宝”。这是人李在过去的800多个日夜,谭礼和队员们用心浇灌出的沟记工作果实,也是西山扶贫人在东川红土地上播种下的希望。

山村秋收 牯牛山欢声起

巍巍牯牛山,山岚缭绕,宛若仙境,如同谭礼第一天与李子沟村“相遇”的场景。

下午两点,由聂耳交响乐团演奏的管弦乐声响彻牯牛山,“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我为东川开花洋芋代言”直播活动启动。

谭礼翻动耙子,成熟的洋芋连串从地里冒了出来,今年又是个丰收年。近些年声名鹊起的李子沟开花洋芋,是在一批批扶贫工作队和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发展起来的产业。“价格从以前的一两块升到现在十多二十块,产量也翻番了,今年每亩可产1吨多,村民们增收不少。”和大家一起挖着洋芋,谭礼脸上漾着秋收的喜悦。

刚挖完洋芋,他脚底沾上了不少新鲜的红泥,来不及仔细清理,就以“李子沟代言人”身份走进地旁的直播间,和东川区的领导干部、扶贫企业一起推介东川好物。“我是2018年3月到李子沟来参加扶贫工作的,见证了村里的变化。除了开花洋芋,现在李子沟还发展了鹅养殖和中华小蜜蜂养殖,黑彝卤鹅、全鹅宴、鹅蛋、蜂蜜,都产自生态环境优美的李子沟。”谭礼向直播间的网友们介绍。

村民日子要节节高,单靠开花洋芋还不够牢靠。

刚到这里,谭礼和3名队员每天都聚在一起,讨论引入什么样的产业。李子沟村委会主任苏亚江养了十多年的鹅,从蛋肉到鹅绒,收益还不错,就是规模有点小。谭礼和队员东奔西走,通过上海富滇合作帮扶资金以及东川区碧谷街道、昆明市税务局的扶贫资金,总共700万元开启了白鹅养殖。目前已建成12个鹅棚,每个棚能养殖约1000只蛋鹅,总养殖规模可达10000只以上,219户农户受益。

谭礼小试牛刀,找了不少线下渠道推销李子沟的“黑彝卤鹅”,为村民卖出了60万元的销售额。

接近傍晚,李子沟起风了。谭礼坐在地头看着连片的洋芋田,身旁的女儿谭琪燃从兜里掏出一袋李子沟花蜜吃了起来。“这个很甜很甜,是我最爱吃的东西。”割蜂蜜、挖洋芋,是她这个暑假最爱干的事情。因为爸爸要驻村,一年365天,她有340天见不到爸爸,放了假就跟着来驻村了。“产蜂蜜的1000个蜂箱,是爸爸跟大家一箱箱背上山来的。”小姑娘语带骄傲。

“李子沟村海拔高、阳光充足、无污染源,有鬼针草、茴香、千里光、苜蓿等20种丰富的蜜源优势。”谭礼介绍。锁定养蜂项目之后,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党支部积极协调上海市普陀区东西部协作资金出资,引进国家优质蜂产品工程试点企业,负责优质蜂种提供、全程技术培训指导、蜂蜜兜底收购等“一条龙”服务。

写有“精准扶贫”字样的李子沟蜂蜜已开始进入市场。“洋芋脱贫鹅致富,瓜果飘香李子沟。有了洋芋、养鹅和蜂蜜这三大产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李子沟的农户们都能实现增收。”谭礼自信地说。

安居扶智 李子沟映霞光

参加扶贫工作之前,长沙人谭礼从未到过东川,更没有听说过李子沟,他说自己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

但与如画风景不相匹配的是,村里清一色是土坯房。这令谭礼非常震惊,也更坚定了想要帮助老乡脱贫致富的决心。除了找增收的途径,谭礼和驻村队员的头等大事,就是解决村民住的问题。

当时正逢鸡年,当地彝族习俗中有“鸡年不动土”的说法。谭礼带着驻村干部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最终获得村民的支持。2018年底,村民们搬进了新建的130套住房,42户实现易地安置,“两不愁三保障”覆盖全村。

从洋芋田下到村里,一路上谭礼都在和路上遇到的乡亲们打招呼,到李子沟快3年了,他熟悉这里的每一家、每一户。

半山腰上原来的李子沟村小学校舍,是驻村队员暂时的“家”。颇具彝族风情的大门口,左侧黑板上“家贫子读书”几个大字是谭礼的手笔,右侧石碑上的“紫霞书院”,也是谭礼亲手刻下的。

每天入户走访,与村民们打交道,谭礼深刻地感受到了知识对于改变一个农民家庭、一个村庄的重要性。

家贫子读书,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

没有书架,联系企业捐赠;没有书籍,联系图书城捐赠;书院门口的石头,谭礼自己拉上山,请名家题字,自己篆刻。

谭礼还记得那个傍晚,一锤一锤地在石碑上凿完“紫霞书院”四个字,一抬头,早上还飘雪的天空,已经霞光万丈。

在接到驻村扶贫队员要进行扶智、扶志工作的信息反馈后,省、市、区税务局三级联动,共投入扶贫资金162万元给予支持。

2019年新年伊始,李子沟紫霞书院传来琅琅的读书声,30名小朋友与来自云南省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一起朗诵诗歌,欢声笑语响彻校园。

“紫霞书院”现已藏书超过2万册,承载着李子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使命。随着紫霞书院的名气越来越大,多家企业来到李子沟开展教育公益活动。为了倡导文明新风尚,通过“党支部+互联网+积分制”,驻村队员带领大家开展村民文明行为攒积分换取生活用品的活动,不仅让村民的脑海中有了“文明”的具体概念,还为李子沟的文化旅游注入新的活力。而建成后的“紫霞书院”和牯牛山紫霞宫、汪家箐传统古建筑群、李子沟民族特色村落一起,成了东川区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央视《焦点访谈》连续3年对李子沟脱贫工作进行报道后,李子沟名气更大了。谭礼眼见着一辆又一辆的私家车、大巴车来到这里,一批又一批游客,呼吸着李子沟清新的空气,吃着李子沟特有的开花洋芋、全鹅宴,住着特色民宿,满意而归。

望着巍峨的牯牛山,谭礼讲述着村里的变化,满是喜悦。(记者 姚丹苹)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