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致贫人口减少九成半是如何实现的——辽宁省朝阳市健康扶贫蹲点观察

[热点] 时间:2024-03-29 02:40:3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30次

原标题:因病致贫人口减少九成半是因病阳市如何实现的——辽宁省朝阳市健康扶贫蹲点观察

苍茫辽西,浩瀚丘陵。致贫在朝阳市朝阳县大庙镇大庙村,人口有一户山脚下的减少健康人家格外引人注目,78岁的成半因病致贫户王文国和72岁的老伴范桂芹就住在这里。引人注目的何实不是县里给建的新房,而是辽宁挂在大门木杆上的一面巨幅国旗,迎风飘扬气势十足。省朝

健谈的扶贫范桂芹说:“我们是多年的贫困户,健康扶贫政策救了我们,蹲点现在收入提高了,观察就要脱贫了。因病阳市国家这么好,致贫就挂个国旗表示感恩之情吧!人口”

老两口道出了众多因病致贫户的减少健康心声。作为辽宁省贫困人口比重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区,朝阳市近年通过实施健康扶贫、贫困人口就医全救治等政策,建立兜底保障制度及多方联动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瓶颈问题。截至今年5月中旬,因病致贫人口从2015年的13.1万余人,减少到6017人,12.5万人已实现脱贫,探索出一条贫困人口高比重地区的健康扶贫新路。

脱贫攻坚重压催生健康扶贫新政

在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突出,也是脱贫攻坚战的一块“硬骨头”。在农村人口及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的地区,如何做好健康扶贫,让困难群众“有病可医”,更是扶贫工作的重头戏。

朝阳是辽宁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几年前,所辖的5个县(市)均为贫困县,占全省重点贫困县的1/3,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高达17.5万人,占全省1/5,因病致贫的家庭和人数占比较大,列致贫原因首位。

朝阳市卫健委副主任张锋告诉记者,医疗负担是全市脱贫攻坚必须攻破的堡垒,2017年,市委市政府立足地方实际,作出实施健康扶贫、贫困人口就医全救治、全救助的战略决策。随后,整合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贫开发等政策资金,建立了以新农合基金为主、各项政策叠加接续的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制度。同年底,就有5.3万名建档立卡群众摆脱因病致贫实现脱贫。

2018年以来,这个市推行重大疾病居家康复再保障、大病域外住院再保障、慢性病补贴等健康扶贫新政,还免费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国家基本药物。去年9月,对政策又做了调整和完善。同时,对各项保障制度不能解决的特殊情形,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确保兜底保障全覆盖。最近两年,仅健康扶贫住院兜底报销就达到8.38万人次,兜底报销金额5.79亿元。

“此间,还有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朝阳市卫健委基层科科长李超表示,到目前,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基本都得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重点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

5月14日,记者来到朝阳县大庙镇大庙村,村医李尚生、葛春艳夫妇拿出了厚厚一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均患有不同程度疾病,其中21人需要免费发药。王文国患有高血压,每个季度村医都会上门送药,老人说,一次领6盒降压药,天天吃,病快痊愈了。

五部门协同作战“拔穷根”

朝阳市委认为,因病致贫人口占比多,救治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不断累积的患者会给健康扶贫工作带来压力,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为了使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到位,防止执行环节出现偏差,朝阳市卫健、医保等部门推出多项制度,其中督查制度是重中之重。

张锋透露,所谓督查制度,就是各包保组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督查指导,针对“基本医疗有保障”短板弱项、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健康扶贫工作数据不清不准、“大病不出县”工作进展缓慢、县域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及薄弱环节,开展“全面系统体检”和“问题监测预警”。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列出清单,督促整改。

记者调研了解到,目前在朝阳上下,“健康扶贫必须多部门联动、多层次保障,才能实现贫困患者真正的脱贫”,已经形成共识。尤其是在定点医院,联动机制日渐成型。

在朝阳市中心医院,健康扶贫病房干净整洁,40多名健康扶贫患者正在接受治疗。自2017年7月开始接收这类患者以来,累计4150人次治愈出院。医务科科长徐洁湜说,医院承担着全市最大范围贫困人口的健康保障工作,之所以在健康扶贫上取得明显成果,得益于“五部门协同作战”,从设立健康扶贫病房开始,就与新农合经办机构、民政部门、扶贫部门、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实现贫困人口就医报销最低负担,拔掉穷根。

让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记者在朝阳市蹲点调研期间,听到了一个“六旬贫困老爷子摘瘤子”的故事,感人至深。

2017年7月25日,天气闷热。在朝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病房内,护士长李学莉正在为聋哑老人孙兆东刮胡须。“今天做完手术,您就好了,呼吸也顺畅了。”明知道老人听不见,她还是忍不住安慰几句。

原来,时年67岁的孙兆东老人,是朝阳市双塔区孙家湾乡一位贫困五保户,无儿无女,先天聋哑。多年前,老人颈部长了一个肿物,呼吸困难,在侄子一家的帮助下求医问诊,因为手术费用和手术难度的原因致使治疗一拖再拖。2017年7月初,朝阳市中心医院的精准扶贫医疗队到孙家湾乡扶贫义诊,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孙兆东的病情,确认符合健康扶贫政策。两天后,孙兆东被送到了市中心医院,医院决定手术,并对住院费用进行减免,使其治疗零负担,这让孙兆东一家人松了一口气。

7月25日当天,手术顺利完成,孙兆东的甲状腺肿物被摘除。术后,老人非常高兴,尽管听不见也说不了话,可是他却用自己独特方式——一个开心微笑,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谢意。

朝阳市中心医院救治一个贫困聋哑老人的故事,是当地定点医院积极承担健康扶贫职责、勇于担当的缩影。如今,为切实提高贫困人口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满足贫困患者医疗服务需求,每一家定点医院都在探索创新,不断提升医疗扶贫工作的管理水平,精准施治。

夯根基 健康扶贫新模式实践可行

健康扶贫工作能否接地气、见实效,贫困村卫生室建设是关键一环。几年来,朝阳市把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当作解决因病致贫瓶颈的重要抓手,建章立制,夯实根基。

李超介绍,今年3月,市卫健委对村卫生室现状进行调查摸底,确定了一批村卫生室的改造升级方案。目前,100个贫困(边缘)村中需新建21所,已经开工建设20所,需改扩建6所,已全部开工建设,需填平补齐器械器材72所,正在积极筹措。“预计9月底前,能全面完成贫困(边缘)村卫生室的改造升级主体验收等工作,以确保所有的因病致贫人口最终脱贫。”

在朝阳县大庙镇,改造一新的卫生院各种医疗设备齐全,健康扶贫的相关政策张贴在一楼最醒目处。卫生院护士长姚敬华称,各村的卫生室硬件也不错,有的村还设有两个甚至三个卫生室,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共同组成签约团队,为贫困户提供优质的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

受访的基层卫健部门及医务人员认为,健康扶贫工作尽管取得突破性进展,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较突出的是,部分扶贫干部和健康扶贫工作人员认为贫困县、贫困村摘帽了、贫困人口退出了,就万事大吉、一劳永逸了,缺少健康扶贫是长期制度性保障的意识。另外,有些大病、慢病病人长期住院,医院床位周转率下降,降低了精准扶贫工作效率。这些都需要在健康扶贫深化推进时予以改进提升。(□记者 范春生 沈阳报道)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