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民意测验中的胡适排名几何?

[探索] 时间:2024-04-24 02:57:0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60次
民意测验(public opinion poll),世纪是年代一种收集民众对某种事物的看法、意见和态度的民意调查方法。20世纪20年代,测验随着社会学传入中国及其他因素影响,胡适何民意测验在社会上逐渐兴起、排名盛行。世纪当时,年代各类学校、民意媒体和社会团体所组织的测验民意测验关注的往往是民众普遍关心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胡适何文化问题,排名偶尔也涉及对公众人物的世纪评选、评论。年代当时的民意民意测验虽然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其社会功效是可以肯定的。有鉴于此,整理20世纪20年代几次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民意测验,简析胡适在其中的票数及排名,不失为了解胡适的一个特别视角。

北高师民意测验

1922年11月14日,北高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举行建校14周年纪念活动。是日,北高师各部各系陈列成绩,供人观看。北高师新创的心理研究室借机开展了一次民意测验。

此次民意测验的主持者是张耀翔教授。张耀翔是中国最早传播西方心理学的学者之一,中国心理学会的奠基人。其时,张耀翔在北高师讲授心理、实验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等课程。据张耀翔称,开展此次民意测验,意在“窥探吾民真正舆论之所在”。为了提高测验的真实性、准确性,张耀翔与活动组织者还采取了保密措施,“至纪念前一日,始付油印,印刷人为本校讲义室职员,外间概未预闻,无法运动”。测验当日,举办方散发问卷,每人一张,当场填写。为增强测验的严肃性,旧式太太、儿童等,不被视为调查对象。

张耀翔(1893-1964)

张耀翔(1893-1964)

问卷上,一共设计了8道题目:一是“你赞成女子参政吗?”;二是“假使你有选举权,你将举谁做下任大总统?”;三是“你最喜欢读的中国旧小说是哪一本?”;四是“当今活着的中国人,你最佩服哪一个?”;五是“你相信宗教有存在的必要吗?”六是“中国有许多不良的风俗和习惯,你觉得哪一样应当先改良?”;七是“北京地方上急当设立的是甚么?”;八是“北京地方上急当取缔的是甚么?”。8道题目,有的关乎国家大事,有的关乎地方政务,有的关乎社会心理,还有的关乎风俗改良。由于问题比较宽泛,且无明确选项,参与者提交的答案五花八门。

8道题目中,出现胡适名字的有两道:一是“大总统”,胡适有3票;二是“最佩服的人”,胡适有36票。据统计结果,可任“大总统”者共28人,第一名为孙中山,有327票;第二名为黎元洪,有122票;第三名是蔡元培,只有29票。而“最佩服的人”里,孙中山照居首位,有158票;吴佩孚排名第二,有60票;第三位是冯玉祥,有47票;第四位是蔡元培,有43票。此外,梁启超、黎元洪各40票,顾维钧26票,段祺瑞16票,陈独秀13票,章太炎12票,范源濂、张謇各10票,李烈钧、汪兆铭各7票,等等。如果按名次排列,获36票的胡适排在第七。

单就上面两个问题论,无论是“大总统”还是“最佩服的人”,参与者比较认可的是政党、派系的领袖,特别是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和行为作派,在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而胡适作为学术思想界人士,其影响力远不及政治人物、军事人物。但在少数参与者心目中,胡适还是很有威望。而如果除开政治人物、军事人物,蔡元培、胡适、梁启超等人,则是当时思想文化及教育领域一等一的人物。

北大民意测验

与北高师民意测验相映成趣的是北大民意测验。1923年12月17日,北大迎来建校25周年。其间,北大举办了一次民意测验。

此次民意测验的主持者是北大学生会主席朱务善,助理是北大学生金家凤,工作人员有谢汝镇、刘锡五、沈本安、杨世清等北大学子。因此,严格意义上说,此次民意测验并不代表北大官方。

至于测验的意图,据主持者朱务善称,主要是想测知“一般人对于今日政局之意见”“一般人对于学生运动之批评”“学生本身之课外生活情形”等。为此,问卷中的题目多涉及政治。与北高师民意测验一样,所有问题“不含暗示,以存其真”。其中,第6题是“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这道题目与北高师民意测验中的第4题“当今活着的中国人,你最佩服哪一个?”类似。北大的这道更为笼统,在时间上没有限定,在范围上却扩至“世界”,以至于答卷里古今中外、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

测验结果显示,外国的“大人物”有列宁、威尔逊、罗素、泰戈尔、爱因斯坦、威廉二世、托洛茨基、华盛顿等。其中,列宁票数最高,有227票,占总票数的45.7%。排在第二的威尔逊只有51票,完全不能与列宁相提并论。

与此同时,国内的“大人物”共投1056张票,其中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位居前三。三人之后,段祺瑞45票,胡适45票,梁启超29票,吴佩孚27票,李大钊25票,章太炎10票,冯玉祥、梁漱溟各7票,李烈钧6票等。测验主持者表示:“孙文票数,几占中国大人物被选者全体票数之半,然则孙文乃中国之大人物矣,于是可以测知一般人对孙氏之态度。”这与北高师民意测验结果相差无几。

此次测验的参与者有1007人,其中学界752人、记者11人、军界9人、工界7人、政界11人、警界2人、商界8人、其他未注职业性别者207人。虽然参与者表面上比较有代表性,其实还是以学界为多,占到总数的75%多。而这部分人基本上达成“共识”——20世纪20年代初,孙中山是了不起的“大人物”。到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中山的威望更是空前。而此时的胡适既不是“革命的民主派”,也不是“反动的军阀派”,而是“非革命的民主派”(1923年4月10日,毛泽东在《外力、军阀与革命》一文中对胡适的定位)。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背景下,在高校师生特别是在革命进步青年群体,胡适与“大人物”理所当然还有很大差距。

《密勒氏评论报》“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

北高师民意测验与北大民意测验,都属于校园民意调查。而且,由于调查的指向不够明确,反馈的信息多且杂,在深度上也就十分有限。而要说“大人物”,在两次民意测验之间,胡适已经跻身“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行列。

1922年10月7日,《密勒氏评论报》( The Weekly Review of the Far East) 启动了以“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Who are the twelve greatest living Chinese)为名目的民意调查。公告称:“论中国政事经济者每谓中国乏强有力之领袖人物,盖国中出类拔萃之人才,昔已凋谢。而自共和创始以来,各方之领袖人物尚未产生也。夫中国今日岂乏此项人才乎?为解决此问题起见,阅者之意,以中国何人具有此项资格,可选出十二人,将其姓名填入左方之空白选举票中。”

同时,《密勒氏评论报》明确了“选举”的办法、规则、时间等,主要有:被选举人须系“名望素著堪为一业中之代表者……例如政军商银行各界以及其他专门事业之人物”;无论中外人士皆可投票,惟选举人须在选票中注明自己系外国人、中国人或中国学生,投票人之姓名无庸署于选票中,但可附一署名信函说明选举某人之理由,主持人将严守秘密,不公开署名信札;选票将在每一期密勒氏报刊出,已投票之读者,可将以后登出的空白选票“传与亲友,务使此项选举益加普及”;选票可用英文或汉文填写,径寄报馆,选举结果将逐期揭晓等。

《密勒氏评论报》

《密勒氏评论报》

1923年1月6日,《密勒氏评论报》如期公布最终结果,排名前12的有:孙中山(1315票)、冯玉祥(1217票)、顾维钧(1211票)、王宠惠(1117票)、吴佩孚(995票)、蔡元培(969票)、王正廷(925票)、张謇(915票)、阎锡山(724票)、余日章(703票)、黎元洪(671票)、胡适(613票)。至此,为期三个月的“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民意调查结束,孙中山、冯玉祥、顾维钧等12人入选。胡适虽然名列榜尾,但能在这场“海选”中胜出,殊为不易。毕竟,参与这次民意调查的人数有1900人左右,全部选票多达18904票,票数在4票以上的“被选举人”有195人。

《密勒氏评论报》是美国记者汤姆斯·密勒(T.F Millard)1917年6月在上海创办的。相比于当时其他外商报纸追求商业、广告利益的做法,密勒和他的继任者鲍威尔(John Bill Powell)都致力于将其办成一份独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英文报纸,以便“让远东局势的发展,使本国明了;同时让西方的发展,使东方明了”。当时,《密勒氏评论报》一半以上的发行量是在海外,读者也有中国政界人士和知识阶层,许多大学、中学的学生则将之作为练习英文的教科书。如果不求全责备,此次调查在当时是比较规范和成功的,测验结果也是比较真实可信的。

《密勒氏评论报》的评选,曾经引起了胡适的关注,最为直接的证据是,胡适在1922年11月19日的《努力周报》发表了《谁是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文中,胡适拟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人物”名单——章太炎、罗振玉、王国维、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吴稚晖、张謇、孙中山、段祺瑞、吴佩孚。这份“名单”当然只是一家之言,代表的是胡适自己的“倾向”。

胡适《谁是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努力周报》1922年11月19日)

胡适《谁是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努力周报》1922年11月19日)

1923年3月12日,在致美国朋友韦莲司的信中,胡适提及这次民意测验:“在一个由上海周报所举办的一次公众投票中,我获选为‘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之一。很少有人能理解到:与暴得大名斗远比与反对的意见斗更艰难!我很清楚,以我这样年纪的人暴得大名的危险。我为自己立了一个生活的原则:一定要做到名副其实,而不是靠着名声过日子。”

《京报副刊》“新中国柱石十人”

1926年1月4日,《京报副刊》主编孙伏园发起了一项名为“新中国柱石十人”的民意测验。此次民意测验与《密勒氏评论报》所做的“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民意测验在主旨上可谓如出一辙,只是名额有所减少。

《京报副刊》

《京报副刊》

关于举办此次民意测验的动机,孙伏园在倡议书中向读者交代得很清楚。孙伏园认为:“二十世纪给我们的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是辛丑条约,赔偿各国四百五十兆两,这笔账到现在还没有算清。从此一步一步的往死路上跑。”孙伏园将中国比作“病入膏肓”的病人,“几乎没有一条血管里没有毒的”。而“在我们满是毒菌的病体里,忽然发生出多少白血轮来,把血液渐渐的洗涤干净,从此走上健康的道路”。孙伏园所指的“白血轮”是能够引导中国走向独立、稳定的领导者,是革除病疾、救亡图存的希望所在。倡议书中,孙伏园表示:“你我眼光里隐约的虽然都有,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征求,出来计算这笔总账,于是大家都含胡着。本刊本了这个意思,特从一九二六的新年第一天动手征求起。假定这白血轮的数目为十枚,一九二六以后的新中国的命运便寄托在他们身上。这十枚白血轮我们名之曰‘新中国之柱石十人’。”

与《密勒氏评论报》所做的民意测验相比,孙伏园主持的此次民意测验更为“随意”。首先,“投票的十人中的分配,一听投票者的自由,并不限定学者几位,政治家几位,军人几位”;其次,对“柱石”的人数也不作特别限定,如果参与者认为十个太多可以少写几个,如果参与者认为十人太少也可多写几人;再次,测验时间也做过更改,原本1月28日截止,因收到的问卷比预想要少得多,活动便顺延了一个月;最后,在问卷的发放上,也频繁变更。最初采取随《京报》分发至各地,读者裁取票纸后寄送回报馆,广告上有“票纸恕不另送”字样。测验进行中,因有的读者不是《京报》订阅者却想参与,于是报馆又备若干票纸供人函索,“有时朋友取去代发,我们也极愿意”。其间,报馆还派人给清华学校等各校发放票纸,结果读者反馈“倘若不能把所有的学校普遍分送,则所得的结果,当更是不可靠”,于是采取折中的办法,即“一方遵从来信者的意见,一方仍照以前办法,把票纸存在本刊编辑部,来信索取者给他,否则不给”。

孙伏园在中国现代文艺副刊发展史上被称为举足轻重的“副刊大王”,其主编的《京报副刊》于1924年12月5日正式出版,而其所在的《京报》由著名报人邵飘萍创办,一个月的发行量达到“二十余万”。孙伏园原本期望此次民意测验至少有1万张选票,但事实与预期结果相差甚大。1926年2月28日,《京报副刊》举办的“新中国柱石十人”民意测验正式截止,最终只是收到791张票纸。对此,孙伏园分析缘由:“民国以来这许多年扰攘,吃苦的只是农工商贾等等人民,但也只有农工商贾等等人民应该吃苦,因为只有他们对于选举最是漠然。”

1926年3月11日,《京报副刊》公布“新中国柱石十人”民意测验结果(因“有几位先生兼用分数的”,统计也仍按分数计算)。蔡元培(471又7/10)、汪精卫(464)、蒋介石(456又1/10)、吴稚晖(396又1/10)、冯玉祥(352又3/10)、王宠惠(246)、陈独秀(242)、李烈钧(193)、于右任(170)、徐谦(167)等10人入选“新中国柱石十人”。虽然此次民意测验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但参与者中不仅有林语堂、张申府、高佩琅、黎锦熙等社会名流,也有许广平、朱岳峙、李振翩、叶云波等青年学子,因而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民意”。

此次测验中,胡适获得的票数为122又5/10,排在第15名。另有四人排在其前,分别是第11名吴佩孚(166票),第12名梁启超(157票),第13名李石曾(150票),第14名胡汉民(145票)。同样,如果排除政治、军事、外交、工商等领域的人物,单在文化教育领域,排名前十的有蔡元培、吴稚晖、陈独秀、梁启超、李石曾、胡适、李大钊、鲁迅、章太炎、范源濂等。这“显示出1926年前后思想家、教育家对民众特别是知识阶层的深刻影响”。胡适虽然未能跻身“新中国柱石十人”之列,但年纪轻轻的他又一次与蔡元培、梁启超等人同处“第一梯队”,一定程度上说明胡适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新文化运动中的要角身份依然影响甚大,广受知识界以及普通民众的认可。

小结

北高师民意测验、北大民意测验、《密勒氏评论报》“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以及《京报副刊》“新中国柱石十人”等民意测验,从时间看,早的是在1922年,晚的是在1926年;从举办方看,有的是高校,有的是报纸,有的是中国人主持,有的是外国人组织;从调查对象看,有精英阶层,也有普罗大众;从参与人数看,少的七八百,多的近两千……总而言之,几次测验放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视角也在切换,从而使观察更为全面,信息更为丰富,自然也有助于通过民意更好地了解胡适在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影响和地位(见表,如果只排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的人物,胡适的排名更为靠前)。

特别说明的是,北高师民意测验、北大民意测验等民意测验,几乎都无官方背景。虽然单次或多次的测验都不能也无法体现足够的民意,但这类民意测验“原无利害冲突,既不受金钱的驱使,又不受势力的压迫,可纯粹凭个人的自由意志和直觉的是非之心,举他素日最崇拜的人”,其代表性是显而易见的。

特别说明的是,北高师民意测验、北大民意测验等民意测验,几乎都无官方背景。虽然单次或多次的测验都不能也无法体现足够的民意,但这类民意测验“原无利害冲突,既不受金钱的驱使,又不受势力的压迫,可纯粹凭个人的自由意志和直觉的是非之心,举他素日最崇拜的人”,其代表性是显而易见的。

1917年到1927年,可谓胡适名满天下、如日中天的巅峰十年。10年里,胡适协助蔡元培改革北大,奋力教书、著述、演说、翻译等,开风气之先,处风浪之巅,砥砺同道,提携后学,实在是个“拼命三郎”。同时,胡适热爱交际,长于交往,人脉不断拓展、声望不断扩大,也就迅速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公共知识分子”,继而成为引领中国学术界、思想界的要角。

然而,五四之后的中国,中西碰撞,风云激荡,“在社会处于激进氛围中,所有推动者或被裹挟者都有着激进的期待”。社会上多数人希望胡适能够成为激进派的领导者或支持者,“而主张温和变革的胡适显然不是合适的人选,他自然只有被视作‘落伍’和被边缘化”。这也是20年代民意测验中胡适一再远远落后于政治人物、军事人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天宏:《“大革命”前夕的社会心理变动——基于北京大学25周年校庆民意测验的分析》,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22年第5期

[2]杨天宏:《密勒氏报“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问卷调查分析》,北京:《历史研究》,2002年3期

[3]杨天宏,杨勉:《被放大的“民意”——基于近代中国民意调查数据的分析》,天津:《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20年7期

[4]杨勉,杨天宏:《近代中国民意调查论略》,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4期

[5]杨勉,杨天宏:《民意调查与近代中国校园文化》,重庆:《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2期

[6]杨天宏:《中国首次民意调查考》,长春:《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3期

[7]项旋:《1926年〈京报副刊〉“新中国柱石十人”民意测验探析》,北京:近代史研究,2014年6期

[8]尤小立:《寂寞高手:胡适的困境》,博雅好书(微信公众号),2018年5月16日

[9]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10]杨建民:《民国年间的一次民意测验》,广州:《同舟共进》,2012年4期

[11]耿云志:《胡适年谱》,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

[12]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邹新明:《胡适与北京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14]周质平编译:《不思量自难忘——胡适给韦莲司的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