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综合] 时间:2024-04-20 10:30:0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19次

  12月12日(星期二),月日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坚持稳健取向 货币调控更加注重“适度”“精度”

  12月8日召开的国内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健的大证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券报专家表示,纸重摘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坚持稳健取向的财经同时,会更加注重政策实施的媒体精准度和有效性。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判断,头版头条货币政策适时出手的内容可能性和必要性均存在,降准降息等政策举措可能适时落地,精华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月日

  外资机构准入常态化 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明年上半年展业

  在市场人士看来,国内外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准入保持常态化,大证充分表明中国金融领域的券报开放不断推进,资本市场的纸重摘枢纽功能不断增强,对全球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也在不断提升。可以预期,随着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未来会有更多外资机构在华展业,共享中国发展大机遇。

  “免签朋友圈”扩围 出入境游迎利好

  专家表示,持续优化出入境管理政策,是开大“国门”的实际行动,既体现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态度,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对于营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十分重要。

  四季度热捧汽车医药赛道 知名基金经理加仓动作浮出水面

  约百家上市公司近日因回购等事项发布公告,披露了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最新变动情况,有多位知名公私募基金经理的加仓动作浮出水面,大消费、医药、科技及新能源等赛道成为重点选项。不少人选择在市场低潮时增持,冯柳、朱少醒、冯明远、杨锐文、傅鹏博等一众“顶流”四季度布局路径揭晓。有基金人士表示,临近年底,市场面临估值切换行情,医药、汽车、新能源及大消费等赛道的白马成长股,具备较好投资性价比。

  上海证券报

  国办发布18条措施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等5方面提出18条措施,力求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

  盘活低效存量贷款正当时

  “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这一金融工作思路,激发了市场热烈的讨论。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在《202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特别以专栏形式阐释了“盘活存量资金”的内涵与要求。

  AI风起云飞扬 绩优基金经理看多TMT后市

  临近年底,AI创新应用迭出,TMT板块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如何看待未来TMT板块的投资机会?哪些细分行业值得关注?上海证券报邀请了三位基金经理——广发基金研究发展部总经理助理冯骋、招商基金投资管理四部专业副总监翟相栋、东吴基金权益投资负责人刘元海进行探讨。这三位基金经理深耕TMT板块,在过去几年的调整行情中,凭借良好的选股能力,取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

  到期收益率频超3% 银行转债媲美理财

  可转债的高收益阶段正悄然而至。步入四季度后,可转债市场呈现震荡状态,银行转债到期收益率频频出现高于3%的情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今年以来已经单边下滑,不少产品到期收益率不足3%。数据显示,不仅银行转债,还有一批可转债如今到期收益率也远超3%,已经具备绝对回报能力。但机构提醒,一些到期收益率过高的可转换债券风险也在增加,须仔细甄别。

  证券时报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18条工作措施 打通关键堵点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强调,各地方、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争取尽早取得实质性突破。各地方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大力推动本地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央企科技指数ETF成交创新高 市场核心品种逐步活跃

  业界分析,中国国新公司具体增持的基金,大概率指向了南方央企科技ETF和博时央企创新ETF。两只基金为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央企科技主题ETF、央企创新主题ETF,尤其在中国国新公司发布增持公告的当日,上述两只ETF突然大幅放量。相关基金公司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证实,旗下科技类ETF迎来顶级机构的增持。南方基金认为,国新投资此次增持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再次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在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同时,也彰显了国有资本对优质科技创新类央企的信心和对其投资价值的认可。

  私募投资基金监管办法引热议 业内建言实施差异化监管

  《意见稿》发布后引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高度关注,业内普遍认为,相关举措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和促进行业发展,但部分举措值得进一步商议和斟酌。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稿》强调了创业投资基金的差异化管理,但还未有更明确的具体支持措施和相关条件,尽快明确相关细则,成为行业共同的呼声。

  监管“长牙带刺”:100天内43家上市公司被立案

  在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的主基调下,据Wind统计,9月初至今的100天里,已有43家A股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违规减持、“蹭热点”、“忽悠式回购”等一系列影响市场平稳运行、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焦点案件均被纳入其中。同时,从新近出炉的处罚结果来看,监管部门执法力度加大、查处效率提升的特点逐渐鲜明。

  证券日报

  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我国经济仍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摩根大通、高盛、花旗、瑞银、德意志银行、澳新银行等多家国际商业机构,近期也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到5.5%之间。各方普遍认为,中国宏观政策的效果不断显现,三季度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经济运行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券商如何构筑研究业务“护城河”?

  近日,证监会就《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公募基金降费改革重点在于规范佣金使用,禁止佣金换基金销售费用、软佣等行为,产生的影响波及整个公募基金“产业链”。

  独董新规显威 3名独董未出席董事会收警示函

  市场人士认为,监管部门针对独董缺席会议而采取监管措施的情况较少,但该案仍值得关注。监管部门对独董履职情况加强监管,推动《独董办法》落地落实,有助于督促独董真正发挥作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维护上市公司整体利益,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银行消费贷优惠也“扎堆” 最低年化利率“1字头”

  记者也了解到,有银行通过发放优惠券、折扣券等活动揽客。例如,“多重好礼限时掉落,有机会享1.1%(单利)年化利率券”、“(单利)年化利率最低2.8%固定利率券,限时秒杀”。但是,多家银行开展的营销活动,并非所有消费者都能申请到,银行的最低利率均有一定门槛和条件。

  人民日报

  全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 来之不易的丰收答卷

  今年粮食丰收来之不易。我们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推动电商高质量发展,以新场景提供新体验,以新业态满足新需求,以新模式激发新活力,就能持续培育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紧扣需求变化,顺应升级趋势,持续优化供给,方能更好满足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经济日报

  文化产业向好势头强劲

  今年以来,旺盛需求带动文旅市场强劲复苏,文化消费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619亿元,同比增长7.7%。文化核心领域、文化新业态行业、文化服务业企业均呈现较快增长,文化产业恢复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加强。

  日本货币政策转向影响几何

  尽管日本经济增速出现下降,但日本央行上周仍然释放出了结束负利率的“鹰派”风声。目前,日本央行存在加速货币政策转向的内在动力,一旦日本快速“接棒”美国开始推动加息,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值得警惕。

  21世纪经济报道

  政治局会议“先立后破”新信号: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防范经济失速风险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先立后破”意在避免“一刀切”,意味着后续在经济工作的总体推进中,新机制与新模式的建立的优先级将显著提升,破旧工作和破旧影响将会有所控制,在防范经济失速风险的情况下推进高质量发展与结构性改革。目前中小银行、地方债、房地产风险整体可控,化解风险工作或将更加温和稳健。

  3000万辆!中国汽车全年产销规模有望创历史新高

  11月,汽车市场热度延续,借助“双11”大促等消费浪潮,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当月,汽车产销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乘用车延续良好态势,商用车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引领行业增长。

  第一财经

  重要经济数据即将发布 低基数提振11月同比增速

  国家统计局将于12月15日发布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机构分析,11月经济数据同比增速可能会明显走高,主要是去年同期疫情影响加大形成了低基数,对今年多数经济分项的同比增速会形成一定提振,尤其是消费、出口、房地产投资、工业和服务业生产等表现较为明显。但当前复苏动能仍偏弱,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CPI转弱点燃宽松预期 股市缺乏增量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对于政策加码的预期整体升温。接受记者采访的投资经理和分析师认为,财政扩张、央行结构性宽松配合财政的大方向较为明朗,但市场对财政加力的具体尺度抱有更高的期待,但这或需要等明年“两会”才能确定。在这一背景下,近期债市多头开始冒头,但由于增量资金仍然欠缺,股市仍有待提振,不过机构普遍对明年A股的预期有所改善。

  经济参考报

  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 再创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有力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再创历史新高。

  多重因素改善 券商年度策略积极看多A股

  2023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上证指数自年初震荡攀升后,5月初至3400点后开始震荡回落,指数重心持续下移,截至目前,依然在3000点左右徘徊。不过,伴随着估值进入历史低位,影响A股的多重因素也在逐渐改善中。从券商机构日前披露的年度策略来看,机构对2024年A股行情较为乐观,宏观因素的改善和企业盈利的修复令2024年震荡上涨机遇更为凸显。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