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娃到北大教授,这位叔叔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娱乐] 时间:2024-03-29 08:43:2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36次

    

题图:Photo by Michael Bußmann on Pixabay

题图:Photo by Michael Bußmann on Pixabay

作者:蒸包包,诺友,到北大教的精卡内基梅隆大学硕士毕业,授位叔叔神内产品商业化/理财规划/持续写作,治好是从农村娃跨圈的折腾家,也是到北大教的精坚定的行动派。个人公众号:包言包语包舒心。授位叔叔神内

昨天拜访了一位叔叔,治好农村出身,从农村娃一路并非名校,到北大教的精却来到 top2 学府成为行业内的授位叔叔神内备受尊敬的专家。

和他聊了一下午,治好治好了我的从农村娃精神内耗。

1

拿回你的到北大教的精松弛感

不同于大家听说过的社会名流,叔叔并非起步卓越,授位叔叔神内相反可能天资真的平平,连他自己也如此评价。

家里穷得叮当响,上学都是靠借,自幼被人瞧不起,上了大学也并不是优等生。

这样的成长环境,世俗来讲总要有些“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精神和励志口号,但他讲起自己的过去却极其平和、轻松,这种淡然绝非装出来的。

他告诉我,他从未对自己有很高的预期,比如上学,自己不是最好的学生,他就会告诉自己,咱们穷山沟出来的,现在走出来到了县里就是进步,已经在变好了。

进了城里上大学,他发现自己和同学们比显得那么土,啥也不会也跟不上,他告诉自己,咱们已经到了城里,家里也没出过大学生,能把学上完就是进步。

而就这样,他竟然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还在后头拿了不错的成绩,到北京一所高校教书。刚去的时候,他一句普通话不会说,一开口别人就要笑话他,后来他想了想,现在都到了首都了,又比以前进步了,先在这个学校把这门课教好,普通话不成,咱是英文老师就说英语吧。于是,他独辟蹊径,每天备课把要讲的内容都拿英文准备一遍,后来这三年上课从未说过一句汉语,而也因为这个,把自己的口语硬生生逼出来了,到现在给外国学生上课也是信手拈来,无心插柳柳成荫。

再后来,他在学术上继续耕耘,边工作边读了博士,他和我讲起发表学术期刊的故事,那时候自己做了很多努力写了一篇文章,去投稿时候很快就收到了拒信,他很不舒服,觉得自己果然还是不太成啊。后来和审稿的老师交流起来,说自己感觉有点灰心了,这估计水平还不成,要不怎么过不了,人家老师哈哈一笑,说你有所不知,不少人投稿了连拒信都没有呢。

叔叔当时就乐了,念一转,嗨,好歹不行还有人告诉自己不行,再怎么差也比以前强,起码自己的文章还能让人家看过一遍,下次争取让人家多看几遍。

就这么的,他在后头发表了很多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作品。

▲ Photo by Gerd Altmann on Pixabay

▲ Photo by Gerd Altmann on Pixabay

一些人可能会笑,这不是自我安慰么?

但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时代,我们所有的紧绷感恰恰来自于我们无法对自己的“做不到”。

我们从小成长在竞争的环境,考学一分几万人,找工作在固定的行业和赛道卷来卷去,许多父母的教育是,“你要去争第一,去做最好”,这带来两个问题:

我们不会社交,因为遇到的每一个人,哪怕朋友都是潜在的竞争对手;

我们不会自洽,面对挫折要么选择直接摆烂和逃避,要么陷入不接纳和自我攻击。

我们什么都似乎“应该做到”,什么问题似乎都“应该会解决”。即便一些自称“开明”的父母,可能嘴上说着我没关系,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吧,但背后更多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有自己拗不过大趋势的情绪。

所以,我们似乎都知道松弛能带来创新,松弛能带来更好的生活,但我们终究无法做到。

从见面到离开,叔叔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叔叔就是个农村娃,我知道自己没什么背景和依靠,那么我只要做到每天比前一天更好一点就可以。”

因为没有过高的自我期待,每一天都是惊喜,而生活在无数期待中的我们,每一天都有着希望落空的绝望和恐惧。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是时候,放掉那根叫“期待”的心弦了。

▲ Photo by Alexa on Pixabay

▲ Photo by Alexa on Pixabay

2

大胆说出“我不会”

叔叔告诉我,永远不要害怕说“我不会”。

刚到这所高校任教,他也曾陷入心理内耗。这样的学校里精英云集,现在的老师都不仅仅是清北,好多都是国外顶尖名校博士甚至任教后再回国,开一个会大家高谈阔论,很多的东西叔叔到现在都没见过。

去教学生更是如此,这样的学府很多高考状元,自幼天赋异禀抑或家境优渥,提出的问题不时也让老师心里咯噔一下。

而叔叔呢,用现在的话,双非,土本土博,一点高大上的不沾,他说刚开始来开会时候都不怎么敢讲话,总觉得自卑,不配。

“但是孩子,不会的不懂的,不会因为今天自己不说就变会了,恐惧别人看不上自己也不会因为今天憋着就被人看得上了。”叔叔笑了,“所以我开始开会的时候直接表达,我呢没有大家的背景那么强,好多东西我确实不会,我也不是咱们学校升上来的,好多东西不懂,来了这里我觉得很幸运,大家可以多教教我。”

到了课堂上,他对学生也是这样的姿态,“我总告诉他们,你们比老师那个时候优秀,能考到这里,老师有很多方面也希望向你们学习。”

即便面对我,叔叔仍旧笑容和煦,“孩子们能给我带来年轻人的东西,我和我的儿子也有的聊不明白,我要跟你学习呀。”

有人说这是故意的谦卑,而在我看来,这是真正的无坚不摧。

▲ Photo by 邵文 on Pixabay

▲ Photo by 邵文 on Pixabay

曾一路在所谓名校圈子艰难生存,有一个大家似乎默认的做事规则——人要努力显得比别人更聪明,才能更融进去。为了显得聪明,不敢轻易露怯,觉得说不会非常丢脸。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书的时候,我选了一门设计课,那时候我对很多设计软件非常生疏,文科生背景真的摆弄不明白,当时一个作业干了一天都做不了 20%,那门课是一位日本教授,他课后找到我说:“你可以随时找我提问,如果你觉得上课提问有点尴尬,你可以底下来找我。”

当时我更加尴尬,脸涨红灼热,觉得完蛋了,这“不会”都让老师知道了,他紧跟着一句话让我瞬间破防。

“你来问我,可能半小时咱们解决了问题,但是你憋着,可能一星期都很难解决问题,记住,说不会不是因为你真的不会,是因为你愿意去改变。”

曾几何时,我的一位老师告诉过我一句话:如果身边的人都是聪明人,那就去做那个最真诚和愚蠢的人吧!

大胆说出来我不会,问题的答案永远流向那些主动求索的人!

3

找到自己的能力圈

叔叔和我说,他做了这么些年,从未想过跟风口,甚至会主动开倒车。

我问起他要不要做一做自己的个人 IP,那么多大学教授都走上了自媒体的平台,他笑了笑:“不少人找过我,但是我想明白一件事,我的口才没有那么好,如果研究一样东西我需要花很多时间,我不太适应做那么一个每天要大量输出的事情,所以我先不碰了。”

我问他会不会有人觉得这叫没有跟上时代,没有接纳新鲜事物,他说:“新鲜的事物每天都在发生,但选择接受的主动权不在别人的意见里,在你的心里。”

回望他的研究道路,每一步都没有走在热门,他没有像一些人往能和仕途搭边的研究领域硬挤,因为深知自己并无背景,朴素的做一些纯粹的学术更加可靠,他也没有赶上什么学术风口就跟风做什么,因为知道自己前面积累研究的内容如果因为热门而不断变换,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沉淀。他一本书可以写十几年,因为底层的信念里,这不是为了快速进入市场,而是为了用实践给社会带来一本好的教材。

而这看上去偏离了风口、潮流、商业主旋律的路线,也造就了他在自己细分领域的成就。

▲ Photo by berkanbicakhan on Pixabay

▲ Photo by berkanbicakhan on Pixabay

查理芒格和巴菲特都秉持着这么一个理论,能力圈,他们认为知道自己能力边界的人,比不断扩大自己能力圈而不知道边界的人更有可能成功。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最渴望多学一点什么,或者多跟上点什么。

三年来,有太多的新鲜行业,从在线教育,到元宇宙、区块链,到现在的 AIGC,一些泡沫已经破灭,一些泡沫还在膨胀。

专业报考,每年家长们问得最多的是什么最热门,而热门一直在换,从前几年看上去大热的法律和金融到现在满街法律毕业生艰难求存,从认为是铁饭碗的计算机,到现在互联网公司接连优化。

顺着这个逻辑,每个人都值得思考一下自己的能力圈,比如我过去经历中有哪些领域是有深入积累的?有哪些能力是我特别擅长的?有什么东西是哪怕别人都不让我做我都能坚持下去,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的?

毕竟,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热门专业和行业,只有能不能学得足够深入的人,因为学习是终身的事情,终身的积累可以抵过任何一个时刻的跟风选择。

2023 年的末尾,写下这篇文章,送给在生活中打拼的你。

这是一个越来越多人在乎情绪的时代,

也是一个越来越多人追求真正意义精神自由的时代,

让我们,先从放下内耗开始。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