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茅奖”得主熊召政聊文化自信,看看文学大咖说什么

[热点] 时间:2024-04-26 14:57:1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23次

  南方网讯(记者/周存)12月9日下午,茅奖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到访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得主大咖为华南理工大学的熊召师生们带来题为《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的讲座。同时,政聊自信现场举行了华南理工大学聘请熊召政为名誉教授的文化文学聘任仪式。

讲座现场。茅奖

讲座现场。得主大咖

  熊召政是熊召当代著名作家、诗人、政聊自信史学家、文化文学书法家,茅奖出版诗词、得主大咖散文、熊召历史札记多部。政聊自信2005年,文化文学熊召政创作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此后作品还多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话剧等艺术形式。

  今年由熊召政担任编剧,同名作品改编的历史话剧《张居正》将于2023年12月22日至2024年1月14日在首都剧场跨年上演,这也是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第一次被搬上话剧舞台。

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

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

  在讲座中,熊召政强调,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理解文化自信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

  熊召政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最初是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这是我们思想的核心”;秦统一六国后,原有的中原文化融合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域文化,以及少量游牧民族文化,从而形成中国文化;随着汉代河西走廊贯通,打通“更大的地域之间的动脉”,中华文脉“第一次有了大距离、大幅度的延伸”,从这时候开始才达到中华文化这一高度。

  在活动现场,熊召政分享了第二部长篇小说《大金王朝》的创作历程,以少数民族政权的视角看待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在漫长的历史中,诸如匈奴、契丹、鞑靼、柔然、鲜卑、女真等民族都已经消失了,但消失不等于消亡,他们拥有着更加伟大的名字——中华。”

  熊召政表示,当时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民间各种文化之间的背离、撕裂现象。他举例说,岳飞在中原地带被视为抗击金人入侵的民族英雄,而在金人的发源地,“当地老百姓说,这是我们的英雄”,“民众对历史的认同感是分裂的,不是一个小问题。”

  为了完成这部长篇巨著,熊召政表示自己11次前往东北,9次前往蒙古高原与西北,走访了每一个故事发展的场景,甚至前往蒙古国寻找历史上的燕然勒石碑。《大金王朝》这部巨著耗时14载完成,为了能对中华历史有深刻理解,熊召政“走了整整9年才动笔”。

  在熊召政看来,自己在写一部书的过程,也是在自觉践行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相信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散发独特光芒。

  讲座过后,熊召政接受南方网、粤学习独家专访,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方文学,以及创作的一些想法。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