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催生新机遇 过年啦 有种过年的滋味叫奋斗

[知识] 时间:2024-03-28 22:29: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28次

  原标题:外卖骑手 带货村播 网约车司机…… 新职业催生新机遇 过年啦 有种过年的新职滋味叫奋斗 

  随着社会经济、信息技术的业催飞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兴的生新职业形态,它们价值高、机遇叫奋数字化、过年个性化。种过滋味当下,新职就业出现了新方向,业催新职业不断涌现。生新

  新职业有时代的机遇叫奋新意。足不出户点外卖、过年拿出手机就打车、种过滋味购物平台买深山里的新职好物。新职业更有生活的业催温度。穿梭城市的生新外卖员,让孩子不会变成留守儿童;人背马驮运货进云南大山深处的快递小哥,让山里人也能用上崭新冰箱;扛着家庭重担的网约车司机,重新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一年走8000里路的淘宝村播,为村民“带货”,助力家乡脱贫攻坚。

  又一年春节临近,很多新职业人因为职业的改变,有的钱包变鼓了,有的幸福感更强烈了,“继续挣钱还是回家团圆”这样的选择题不用在心底反复纠结,从“怕过年”变成“盼过年”。2020年春运,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新奋斗故事。

  外卖骑手

  曾玉:感谢这个职业 让我带着娃也能工作

  在吴井路片区,点外卖的你如果留意的话,常常会看到一个圆形脸的年轻妈妈骑着电单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为大家送外卖。听到大家的一句“谢谢,你慢点儿,我不急”,她会感动到落泪。没错,她就是才当外卖骑手不到一年的曾玉。

  今年25岁的她,此前在会计公司上班,过着朝九晚五的格式化生活;而丈夫在铁路局工作,列车上一待就是半个月。他们都无法顾及上幼儿园的女儿,甚至好几次上学、放学,都要请人接送。

  为了照顾女儿,曾玉选择了辞职。虽然丈夫表示她只需要在家带孩子,可要强的曾玉却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她陆续尝试了很多工作,超市促销员、收银员……上班模式和之前并无两样。有人告诉她,送外卖时间比较自由,但很辛苦,不知她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只要能照顾女儿,做什么都可以。”她想。

  2019年5月,曾玉走进塘子巷站应聘,她只提了一个要求——可以带孩子,接送孩子上学,站长也很快应允。“没关系,谁都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照顾到你。”站长的这句话使她义无反顾地成了一名外卖骑手。于是,她有了和站点其他骑手不一样的上下班时间,也暗暗定下了一个小目标:赚够女儿的零花钱。

  在积极又踏实的曾玉眼里,送外卖爬楼梯等于“减肥”。第一个月的20多天,她送了650多单外卖,领到3000元工资。曾玉告诉丈夫,自己下个月要挣6000元,而丈夫对此表示怀疑,“你送外卖挣6000元,怎么可能?”第二个月,曾玉对路况更熟络了,送出950多单,领到6500元工资,远远超过了自己当初定下的“小目标”,跟丈夫的收入不相上下。

  如今,曾玉的女儿上一年级了。家里没人的时候,妈妈去送外卖,女儿就在站点写作业。周一到周五,曾玉的女儿要上学;周末,要学舞蹈和英语。站长乐意帮她空出接送的时间,也乐意帮忙照顾女儿,教她写作业,还常带着她去买薯条和汉堡。站点里的其他骑手也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有空时纷纷伸出援手,让曾玉放心去工作。

  “一开始,谋这份职业只是想着可以照顾女儿,但没想到成了我养家糊口的职业。”曾玉说。当初凭着一腔母爱入行,半年过去,曾玉兢兢业业,无差评、无投诉、无缺勤。如今,她对这份职业更多了满满的热爱和感激。

  “我的妈妈是超人,她有一个特别好的工作,可以挣钱,可以送我上学,还可以天天陪我。”曾玉的女儿说。她骑上停着的电动车,戴上妈妈的黄色头盔,说等她长大了,要帮妈妈送一次外卖……

  李云祥:看到孩子笑容 要把工作好好做下去

  同样,抓住外卖骑手这个新职业机遇的还有红河小伙李云祥。

  2017年的春节,初中毕业后就到浙江打工的他,辗转到广东的工厂里上班,时间规定很严格,拼尽全力,能挣到4000块钱。他拎着大包小包,在火车站等了好几个小时,终于凭着运气抢到了最后一张票,车上挤满了回乡的人,好不容易占据了一个角落,行李却根本放不下去,只能用手提着;火车到昆明后,还要乘客车回家乡蒙自,票卖完了,就只能找便宜的小旅馆凑合一晚,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买票。

  客车在路上行驶,熟悉的村庄越来越近。远远地,李云祥就看见妻子和两个孩子站在村口,孩子看见他,叫着爸爸朝他跑来。抱起孩子的那一刻,他忽然流下泪来,决定过完年不去省外了,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到昆明去,“哪怕钱少挣点儿,但至少一家人能在一起!”

  一家四口落脚在昆明的小饭馆,仅仅高中毕业的李云祥无意间听见老板询问外卖骑手一个月赚多少钱,外卖小哥回答6000元,这令他很心动,急忙问自己可不可以也送外卖。对方很热情,马上给他介绍了一通,并让他在饭馆等待,送完外卖就回来找他。就这样,李云祥成了美团外卖兴呈路站的一名骑手。

  入职的时候,李云祥很紧张,害怕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被拒绝,但站点的人很客气,不仅帮他办理了入职,还帮他找到了租住的房子。跟着师傅送了一天外卖后,他开始自己接单子。他清楚地记得,第一天自己送了24单外卖,师傅告诉他能赚100多块钱,他感到十分高兴。第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他领到了5873元,“当天我提前下班,带着老婆孩子到商场吃了顿好的,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决定了,要把这份工作好好做下去。”

  “我是农村出来的,有两个孩子,生活压力很大,我要养家就得努力去争取。”李云祥下定了决心。外卖越送越老练,下班的时间也越来越晚,之后的每个月,他的工资都不低于7000元。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搬进了新租的房子,妻子穿得越来越体面,孩子们也过得越来越幸福。

  2018年春节,听说留守值班有很多补贴,他和父母商量,等年过完了再回家去。“虽然大年三十没有陪在父母身边,但年后拿着几千块的补贴,给父母买了很多吃的、穿的。”他说,“真要叫我说出这个职业的好,太多了!工资比出省打工时高,生活水平提高了;上班自由,有单跑单,没有单可以休息;再也不用背井离乡,能和自己的家人一起生活了;下了班,能和站点的同事一起吃烧烤、喝啤酒,很开心;每天送餐去到不同的地方,见到不同的人,见识也增长了……”

  又一年春节快到了。今年,25岁的李云祥要带着妻子和4岁的孩子回蒙自老家过年,他想要告诉同乡们,不用再背井离乡去打工,在昆明也能找到理想收入的工作,把家人和孩子带在身边,也能过上好的生活。过完春节,李云祥还要回到兴呈路站来,“多送点外卖,再存点钱,明年就可以在老家买房了。”

  带货村播

  小花:发现更多好货 希望好东西走出大山

  在云南,有一朵穿着白族服装的“小花”,一名来自大理永平的女孩。大学毕业后,哥哥让她帮忙打理网店,结果兄妹俩发现,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很多好东西,却因偏远和落后,很难卖出去。她成了一名“村播”后,用直播的形式,将这些农特产品呈现在消费者眼前,希望通过年轻人的方式,让好东西走出大山。

  小花说,自己的直播间里,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我穿着民族服装,素面朝天地走进大山,去到原产地跟生鲜、水果打交道。直播时,背景就是大山、乡村,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水果的好坏和口感。”为了保证品质,出现在直播间的鸡血李、人参果、软籽石榴……都是小花实地考察、严格把关过的。

  “小花小花,粉丝让你削一个榴莲!”“关注小花,你说削啥,都可以呀!”在小花的直播间里,还有另一个特点——“削皮挑战”。小花介绍,如果一直发布同类型内容,粉丝很容易审美疲劳,年轻人更喜欢“快、准、狠”的呈现方式。自己本身能接触到许多水果,不如拿水果来做文章,削榴莲、削蓝莓、削两米长的苹果皮,甚至“跨界”削鱼腥草……如今,在直播间和短视频平台里,小花的粉丝已累计超过500万。

  走村串寨帮村民卖货的两年多里,小花有好多无法磨灭的记忆。蒙自舍得村盛产小黄姜,但很多村民是少数民族,不会说汉语。村民熊毅林小时候跌倒,家里没有钱医治,腿脚落下了残疾。但他自己学会了开三轮车,养着一头牛、几只鸡,种植小黄姜和玉米。“我是农村的,但我都是第一次见到牛和人同住在一个屋子里,因为那头牛是他家最值钱的东西,怕被人偷走。”小花回忆道。

  2018年,小花联合其他农民主播和网店,帮舍得村卖出了上百吨小黄姜。熊毅林腿脚不便,收姜的效率要低很多,小花仍坚持与其他村民一样的价格收购,小花的哥哥也找人帮他一起收姜。当时,30多岁的熊毅林拉着小花的手哭了。如今,他正准备新建房子,不再和牛住在一起了。

  这一年,她离家360天,走过近8000里路,走大山里,到乡村去,用淘宝直播帮助村民卖出30多种云南好货。去年,她将走过的路又走了一遍。小花来自农村,家里也并不富裕。回望走过的路,小花说,当村民们对她“直播带货”表示感谢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存在,让别人感受到了幸福。

  “这份工作给我带来的成就感是爆棚的,希望尽我的微薄之力,让更多的人吃上地道美味的云南特产,我想这就是我新一年继续走下去的意义。”今年,她想脚踏实地,走更多路,到更多村庄,发现更多好货;也想变得更强大,帮助村民卖出更多农产品。

  “马上过年了,虽然隔着不远,但真的好久没回家了,要回去和家人团聚了。”小花笑着说。

  滴滴司机

  曾磊:春节也要去跑 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

  曾磊曾在铁路系统工作了16年,在火车上用自己的手艺烹饪各种食物,满足旅途中的乘客和离家在外的车组人员的味蕾。然而,“佛系”的他却觉得这样的日子虽然有趣,却让自己错过了照顾父母、陪伴妻子和女儿的时光。两年前,他辞职成了一名全职滴滴司机。

  2017年年底,曾磊的父亲忽然查出恶性肿瘤。第一次做手术后,作为家中独生子的曾磊不得不跟单位请了两个多月的长假,一直在病床前照顾父亲。正是在照顾父亲的这段时间,他心理变化很大。当时他跑的路线是全国第二长的铁路线,从昆明到乌鲁木齐一个来回需要7天时间。“万一我在路上家里出点什么事,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此外,让曾磊放心不下的还有女儿。2014年女儿出生时,曾磊没有陪着妻子进产房,没能看到女儿呱呱坠地那一刻。这几年,因工作原因,陪伴女儿时间比较少,在曾磊的心里始终抱有遗憾。

  “老人一天天岁数大了,小朋友也成长起来了,老是错过一些东西,觉得作为父亲和儿子都挺不称职的。”最终经过深思熟虑,曾磊选择了辞职,成为一名全职滴滴司机。“虽然滴滴司机的生活也不算特别规律,但是时间自由。只要肯付出努力,基本上能有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

  去年3月的一天,曾磊在接单途中接到母亲的电话,得知父亲去世。乘客知晓后表示理解,要自己重新打车走,让曾磊特别感动。但他考虑到当时在高速公路上,既不安全,乘客也有可能打不到车,坚持把乘客送到了目的地,才赶回家送了父亲最后一程。

  成为滴滴司机4年多来,曾磊已接到近14000多个单子。正常情况下,一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一个月的收入可以过万。

  对曾磊而言,春运是再熟悉不过的词汇。以前在列车上工作时,每到春运,都是他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他在铁路系统工作了16年,在家过春节不超过两回。“好几次都是春节轮到我休息,结果又加开了临客,只能又拿起行李,在列车上度过。”

  成为一名全职司机后,曾磊最开心的就是每年大年三十都能和家人一起从早忙到晚,准备一桌热腾腾的年夜饭。“我们家人最爱吃菌子,每年年夜饭的饭桌上都必不可少。”而2020春节期间,除了陪伴家人,他也不想落下自己的工作。“和火车一样,春节也是网约车用车的高峰期。在昆明的很多外地司机都回家过年了,我们本地司机再不出来接单的话,市民和游客出行体验肯定就变差了。”

  京东小哥

  李树平:村民用上彩电快乐看春晚我就满意了

  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气温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35℃以上,最高气温可突破43℃。持续的高温让站点对空调的需求十分强烈。

  而元江,是元江县京东大家电配送员李树平每次过桥送货时经过的地方。因为河流阻断,要把20多台空调从河左侧的普漂村到右侧的生态站去,仅有一座百米铁索大桥——普漂大桥可以通过。平日里,光是走路通过,桥身都会有些摇晃不稳。

  为了把空调送到生态站,李树平和同事开着小货车,从元江县城先前往普漂村,虽然两地相距不过30公里,但因路上砂石、泥路不断,行驶中常会绕路、减速,常常要花去一个小时。

  到达普漂大桥后,小货车不能开了,如何把天堑变成通途便成了京东小哥们要去琢磨的问题。常年累月,桥中间开始往下塌了,桥的两边也有些破洞,背货过桥太过于危险,他们便找来手推车,李树平在前面拉,同事在后面推。

  仅仅只有1米宽的桥,在大件家电的衬托下,更显狭窄。要是货物大些,桥上的百米路程要花费近半小时。过了桥,配送之路并没有走完,前往生态站的道路多是上坡,能不能遇到桥对面的车辆全凭运气,若是没有,就只能继续推着手推车,或是扛着家电步行,一走就是一个小时。

  今年26岁的元江小伙李树平,成为配送小哥已快4年,在此之前,他在发电站工作。“把空调送给科学家”,使他拥有了小小的自豪感,但这种自豪不仅限于此。

  “在我们的配送范围里,很多地方都是乡下,路程比较远,虽然水泥路很多,但也有山路。一般是两个同事开着小货车送货,忙起来就只能一个人出去。很多乡村,车子无法到达,只能停在大路上,家电就需要我们背进去,无论是双开门冰箱、洗衣机还是电视,我一个人背不动,就请村里的人帮忙一起运。”李树平说。无论多远的山路,小哥们总要把家电送到消费者手里,有些消费者是老人,他们还要负责安装。

  李树平最记得,一次,要把电视送给路途较远的“独家村”用户,傍晚6点出发,下着雨,天很快就黑了,到达时已是傍晚7点30分。土路已经被雨打湿了,布满泥泞,不算好走,村民在后面给他打着手电筒,他扛着电视机走在前面。

  “把家电送到村里去,总有老人问‘这是在哪里买的?’我就告诉他们,这用手机就可以买,他们都夸我们服务特别好,这么远还可以送到家。”李树平腼腆地笑了,他说别人怎么夸他,他不太记得了,但他能把大冰箱、电视机等家电送到村民手里,他很自豪。

  晚上8点,李树平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站点。“马上就是春节了,想着村民在家里能用大彩电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就觉得挺满意!” 李树平笑言,这一份家门口的工作,在谋生之余,还能为乡亲们做点事,他觉得非常满意。(统筹 曹婕 记者 朱婉琪 孙琴霞 曹婕)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