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拖累CRO板块大跌,中信证券:市场预期已见底,2024年医药行业有望回暖,持续看好创新和出海两条主线

[休闲] 时间:2024-04-17 17:42:3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93次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12月4日,药明药行业药明生物在最新业务更新会议上调整了未来2-3年的生物业绩指引,引发市场对于医药创新需求的拖累担忧,整体板块出现较大调整。跌中我们认为市场预期已见底,信证续看新和2024年行业有望回暖,券市期已并持续看好创新和出海两条主线。场预出海医药健康产业已进入集中度提升的见底全新周期,反腐也拉开了产业成长新篇章。年医暖持围绕变革下的好创布局是新的一年确定性最强的投资主线,建议围绕三条主线布局:一、两条出海破局,主线强化走出国内竞争的药明药行业新增长空间模式;二、行业反腐后时代,生物洗牌加速下拥有核心产品竞争力和商业模式受益的拖累企业;三、围绕“爆款产品”取得突破,进入回报期的企业。

▍事件:

12月4日,药明生物召开了业务最新消息会议,其中关于公司未来2-3年指引的调整,引发市场对医药板块整体创新需求担忧。公司2023年指引从整体收入增长30%调整至收入增长10+%(其中扣除新冠项目收入增长超过36%,经调整净利个位数下滑)。公司认为业绩不及预期主要是由于:

1)受到2023年整体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下滑的影响,D端项目数增长不及预期(年初公司预计新增120个项目,截至11.30新增91个项目),将影响2023年约3亿美元收入;

2)M端有3个重磅药项目因监管批准滞后延期,交付时间推迟,将影响2023年约1亿美元收入;

3)全球基地产能爬坡,导致2023年毛利减少1亿美元。此外,药明生物还认为生物药CRDMO受融资影响,行业整体未来两年将实现个位数增长。

药明生物指引的调整引发市场对于医药板块,特别是创新药和相关产业链的担忧,整体板块出现较大调整。

▍预期已见底,2024年行业有望回暖。

一方面,药明生物作为行业龙头,在极具挑战的外部环境下依然保持了常规业务收入(公司预计23年非新冠收入+36%)、订单金额(公司预计2023全年新签30亿美元订单,史上最高)以及项目数量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提升(特别是药明合联-XDC和药明海德-疫苗相关收入呈现了强劲增长趋势)——根据公司官网,公司2023Q1/Q2/Q3/Q4截至11月30日公司整体新签项目数分别为8/38/15/30个,已看到边际回暖。

另一方面,根据公司官网,公司CMO商业化订单的先导指标PPQ批次稳步增长,且目前生产的项目中有3款生物药的潜在峰值销售有望达50亿美元,2款有望达30亿美元,3款有望达10亿美元,将有望在明后年为公司带来持续的M端收入增量。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我们认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有望在2024年出现回暖,并带动CXO和其上游相关研发等外包需求的回升。

▍持续看好医药创新和出海两条主线。

自2021年7月开始,医药板块估值大幅回落,目前仍处于底部区间。2023年以来板块迎来多重利好催化:

1)院内诊疗刚需属性凸显,精麻药、胰岛素、大输液等刚需品种在医疗反腐环境中彰显增长韧性,而聚焦未被满足临床需求(肿瘤、乙肝、痛风、自免等)的国产创新药放量趋势/潜力则更加明显,国产器械也迎来进口替代加速;

2)医保集采谈判以及简易续约规则持续优化,支付端有望给予创新药械合理创新回报,国内支付环境向好;

3)海外方面,国际化里程碑持续达成,根据各公司公告,君实生物、百济神州PD-1单抗分别成功在美、欧获批,生物类似物在海外市场也实现从0到1突破,而ADC等优质资产则掀起了出海合作浪潮,医疗器械海外出口前三季度数据也迎来高速增长;

4)市场竞争格局趋向优化,国内投融资的去泡沫化有望带来创新药械竞争格局的改善和头部集中趋势。

在多重利好因素催化作用下,我们持续看好医药板块创新和出海两条主线。

▍医疗健康产业已进入集中度提升的全新周期,反腐拉开产业成长新篇章。

2023年上半年,行业掀起了近二十年来最严厉的反腐风暴,叠加近几年生物医药行业政策频出,在政府干预力度和纠偏力度加大的新机制下,行业发展迎来深刻变革,板块估值以及基金配置也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我们认为,反腐深化及常态化后,产业深化变革必然带来医药整体的商业模式大幅变革以及集中度的大幅提升。我们继续强烈看好目前在市场预期已见底、基本面已拐头向上的医药行业投资机会。我们建议,紧抓产业深刻变革后的大方向,围绕以下三个思路布局:

1)出海破局是走出内卷的核心竞争力,提前布局具备海外出口能力的优秀医药企业;

2)提前布局行业洗牌期内确定性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刚需品种企业,以及反腐后可能带来商业模式变革,比如医疗服务价格提升、渠道整合、新营销模式等类型的企业;

3)围绕“爆款产品”进入回报期的选股思路,提前布局重磅创新产品迎来花开落地的优秀公司。

▍风险因素:

带量采购相关风险;一级市场生物制药企业融资热度下降风险;高值耗材降价力度和集采进度超预期风险;创新药临床研发失败风险;医疗服务医保政策超预期变动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投资策略。

继续维持行业“强于大市”的评级,建议重点关注:1)出海破局为主线企业;2)医药反腐后新业态模式下的企业;3)围绕“爆款产品”进入回报期以及产业链上游受益的企业;4)传统消费医疗和品牌企业。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