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牟相瑞:敬畏手中的这捧泥土

[探索] 时间:2024-04-19 23:36:2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28次

创作中的非遗牟相瑞。

牟相瑞作品《羊皮筏子赛军舰》。传承

《枸杞姑娘》。人牟

如果不是相瑞亲眼所见,你可能无法想象,敬畏一团泥巴会在一双巧手之中,手中变幻出怎样神奇的泥土形态。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泥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牟相瑞,非遗就有这样一双巧手,传承玩了30年泥巴后,人牟他对手中的相瑞这一捧泥土,愈加热爱,敬畏愈加敬畏。手中

在不断打磨中磨掉急躁

牟相瑞祖籍甘肃兰州,泥土自幼喜爱绘画。非遗和泥塑结缘,是在1994年。当年因机缘巧合,他拜师泥塑艺术家侯思荣先生,开始泥塑技艺的学习。刚学的时候,只有一点绘画基础,对于泥塑,完全是门外汉,一窍不通。他说,那时候还谈不上学,只是接触到这门技艺。

刚学的时候,困难很多,最初的两三年,感觉怎么都入不了门,内心很苦闷,这可能是每个手艺人初学手艺时的共性,牟相瑞说,自己喜欢泥塑,却感觉迟迟和它搭不上话,这种感觉除了苦闷外,还有些挫败感,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让他坚持走过那段最无奈时光的,是对于泥塑深深的热爱。

刚学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是观察、打磨泥塑作品。牟相瑞说,泥塑不同于别的一些速成手艺,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就能学个七八分,泥塑完全不行,需要你投入时间,去揣摩泥土的性格和脾气,需要在一下接一下的打磨中,磨掉急躁,泥塑中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岁月的沉淀,不是一蹴而就的,手艺人需要在这样的磨炼中,慢慢成长起来。

就比如塑形,除了有绘画基础,掌握基本的绘画原理外,你还要将绘画中平面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立体的作品,尤其对于人物的神态而言,是很难把握的。他笑着说,学了七年之后,他才开始尝试独立完成一件作品。

日复一日地练习、揣摩和提高

从2001年起,牟相瑞开始独立完成泥塑作品。谈到那一阶段的创作,他说最难忘的,是石嘴山市银善寺大雄宝殿泥塑以及墙面壁画的创作。

他说,如今他再去银善寺,看这三座高度超过5米的塑像,还有背景10米左右的壁画,觉得很气派,塑像神态自若,色彩明亮。他谦虚地说,还算满意。但事实上,当时这一系列作品,对牟相瑞而言,压力巨大。独立完成,意味着从构图到塑形,再到后期的打磨、彩绘,都需要他独立扛起责任。有好长一段时间都睡不好觉,压力很大,想着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这件事。他笑着说。

泥塑制作工艺复杂,包括构图、立骨、和泥、上粗泥、上细泥、阴干、修补、彩绘等工艺,每一步都需要用心去做,任何差池,都可能造成瑕疵。大型的泥塑作品,需要先做骨架,即先用木头做出大致的样子,然后用掺有麦壳的粗泥一层层裹住骨架,等到粗泥晾干后,再用掺着棉花或芦苇的细泥造型,用棉花或芦苇的好处,是作品完成后不易开裂。造型完毕,等细泥晾干后,再用细泥修补裂缝,然后在表面刮腻子,最后完成彩绘,一件泥塑作品才算完成。

牟相瑞说,整个创作过程中,塑形是最难的,不是它的制作工艺复杂,而是对于作品造型、人物形态神的把握。除了扎实的美术功底外,一件作品有没有神,受手艺人整体艺术素养的影响,需要日复一日地练习、揣摩和提高。

让泥塑走进老百姓的家中

牟相瑞说,泥塑在雕塑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铜像、玻璃钢雕塑、制作模具等,都要用到泥塑技艺,这些年来,随着时间的积累,技艺的增进,他完成了许多优秀作品,但同时,更加觉得泥塑是一门特别深奥的手艺,学得越多越深入,就会发现它是没有边际的,需要用一生去钻研,他越来越敬畏手中的这捧泥土。

初学泥塑时,听一些老师傅说过这样一句顺口溜,至今记忆犹新,他们说,‘塑像的活,慢慢地磨,磨了又磨,不要睡着’。这么多年来,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他说,磨有好几层含义,一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打磨自己的技艺,只有不停地练习、打磨,技艺才会增进;二是对于心性的打磨,刚开始的急躁、坐不住,随着时光的沉淀,最终会被磨掉,取而代之的是沉稳、安静;第三,是对责任和义务的打磨,传统手艺,需要在一代代手艺人的手中不断打磨、不断创新、不断传承,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但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比之前大多在寺庙塑像,近年来,牟相瑞开始思考转型,想让泥塑更加走向大众,走进老百姓的家中,这样才能更好延续它的生命力。这两年他开始创作十二生肖、小动物等造型,还有其他一些摆件。我最近在做尝试,用一些防水材料涂在泥塑作品表面,这样就能擦拭,也能长期保存。牟相瑞说,泥塑是我们传统手艺中的瑰宝,理应在每个手艺人的手中传承并发扬光大。(记者 刘旭卓)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