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大批革命“文武全才”从这里毕业

[焦点] 时间:2024-04-27 06:02: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96次

原标题:探访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大批革命“文武全才”从这里毕业

冬日午后,文武全才市民卢先生和家人一起来到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的探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以下简称“农讲所”)纪念馆。“你们要多来这里参观、广州革命学习,农民念馆一定会有所得、运动有所获。讲习”年届六旬的所旧他对晚辈叮嘱道。

卢先生一家身处的址纪这片建筑群红墙黄瓦、古朴庄重,大批是从里建于明洪武年间、清代用于培养秀才的毕业番禺学宫,在上个世纪20年代成为中国农民运动骨干的文武全才“母校”。从1926年2月起,探访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一个春天的广州革命筹备、招生,农民念馆于5月3日开学,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汇聚羊城。他们毕业后,犹如一颗颗红色火种,在全国燃起革命运动的燎原大火。

站在曾作为课堂的广州农讲所大成殿内,可以想象得到当年300多名学员一起上课的热闹场景。第六届农讲所共招生327人,与前五届不同的是,这届学员来自全国近20个省份,且只有2名广东学员。

为什么要扩大招生?“刚开始筹备时目的就很明确,主要是为北伐战争积蓄力量。”广州农讲所纪念馆馆长颜晖说,“因此第六届的招生主要面向两湖、江西等北伐的目标地区。”

紧挨着课堂的是军事训练部,记者在旧址内看到“枪支”整齐摆放。二者的组合仿佛在告诉人们:这届农讲所培养出的都是“文武全才”。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治训练与军事教育并重”是第六届广州农讲所的办学方针。颜晖介绍,第六届农讲所理论课程共授课13周,军事训练时间达10周。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讲解员李奕霖介绍,第六届农讲所配备的教员队伍十分强大,除毛泽东同志外,还有萧楚女、彭湃、周恩来、阮啸仙等。

看着纪念馆内还原的场景和部分陈列,可以感受到广州农讲所办学之严谨、筹备之细致。正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广州农讲所才能为中国革命、农民运动培养出大批干部人才。

时过境迁,广州农讲所原有的功能已成历史,“红色课堂”成为它的新身份,“学员”数量也更多了。

“老师,这间房子以前是做什么用的……”日前,记者在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内遇到一队小学生,孩子们不时地向讲解员提问。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柯楚彬告诉记者,纪念馆和越秀区共建的青少年教育基地不久前揭牌,“通过参观纪念馆、上一堂红色文化小课堂等活动,孩子们可以深入体验、了解革命先辈们生活、学习、战斗的历史”。

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鸣志、启蒙描红……每年开学时,在广州农讲所纪念馆举行开笔礼,已成为广州市越秀区数十所小学的一个传统。“在这里举办开笔礼意义不同,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对革命精神的学习和弘扬。”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校长黄丽芳说。

当记者走到广州农讲所纪念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时,看到有些人正在上课。柯楚彬介绍,受疫情影响,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去年3月下旬恢复开放后,对人流量进行了限制,但这没有打消人们前来参观学习的热情。

去年7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云宣誓”主题党日活动在广州农讲所纪念馆举行。首位驰援武汉战疫的广东医生桑岭等优秀党员代表现场领誓,第二批国家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队长“德叔”张忠德通过“云宣誓”,共同在线上线下带领广大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新党员集体宣誓入党。

站在当年革命先辈学习、生活的土地上,桑岭等人动情讲述抗疫经历。“在这场战斗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桑岭说,“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信心、决心,同心协力、勇敢向前,一定能够夺取最终的胜利。”

对话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馆长颜晖:想方设法活化红色资源

“纪念馆改造升级工作刚刚完成。”近日,在探访广州农讲所纪念馆时,纪念馆馆长颜晖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颜晖曾担任过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对广州的革命历史有十分深入的研究。

从还原的场景可以看出,第六届农讲所的组织架构是比较完善的。

颜晖:是的。主要分为教务部、军事训练部、庶务部,分别负责教学、军事训练、行政后勤。一走进大成门,就能看到一间“值星室”,当时军事教官轮流担任值星官,负责执行军事化的制度。

当时是怎么进行军事化管理的?

颜晖:一些学员的回忆录有记载,当时全体学员被编为一个总队,然后分2个中队、6个区队。每天清晨,军号一响,学员们迅速起床,到附近的黄花岗、白云山进行演习,学习射击、刺杀和各种战术,还到兵工总厂进行实弹射击。学员进入课堂、食堂,都要整队,还要轮流站岗放哨,外出必须请假。

这些年,广州农讲所纪念馆的功能有哪些拓展?新增了哪些活动种类?

颜晖:广州农讲所纪念馆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的重要使命,这些年都在想方设法活化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文化供给。比如,去年国庆期间,我们开设了“国旗下幸福成长”红色文化课堂,一些孩子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创作了长达10米的长布画卷,献给伟大的祖国。

今年,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我们启动了《红讲台》项目,最近已经开课了,有时间的话也欢迎你来听课。

红色名片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于1924年开办,前五届选址在越秀南路“惠州会馆”或东皋大道1号,从第六届开始移至番禺学宫举办。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毛泽东等历任负责人均为共产党人。这里培养了近800名农民运动骨干,他们大多回到原籍从事革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各地革命运动的发展。

■学习手记

一砖一瓦都镌刻着青年人的担当

穿过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大成门后,可以看到革命先烈韦拔群的塑像挺立在右手边的草坪上。这名农讲所培养出的优秀学员,后来成为百色起义的领导人之一。

在农讲所历史展览中,有一部分专门讲述各届优秀学员的故事。越往后看,敬佩之情愈发强烈。韦拔群为革命献身时只有30多岁,广东籍女学员钟竹筠、谭作舟牺牲时仅仅20多岁,那本该是多么美好的年华!

走在纪念馆的庭院中,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这里的一砖一瓦上,都深深地镌刻着这些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

从展出的一些学员回忆录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他们当年学习生活的细节:庭院里茸茸绿草铺满,学员们在木棉树下,认真地翻着书本;上课时,讲桌下的青年学员有的昂着头认真听讲,有的奋笔疾书做着笔记,教员在讲到口渴时,便拿起粗瓷茶壶倒上一杯茶水……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州农讲所旧址中留存下来的历史点滴,无不在劝勉当代青年,追寻农讲所革命先辈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一代代接力奋斗中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南方日报记者 王聪(王聪)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