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塬下的“爱因斯坦班”能出大师吗?西北教育名县甘肃会宁十年素质教育改革实践观察

[探索] 时间:2024-03-28 20:19:0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200次

原标题:旱塬下的旱塬“爱因斯坦班”能出大师吗?西北教育名县甘肃会宁十年素质教育改革实践观察

旱塬下的“爱因斯坦班”能出大师吗?

西北教育名县甘肃会宁十年素质教育改革实践观察

( 2021-09-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会宁县会师中学的管乐团在进行排练。 本报记者崔翰超摄

本报记者张钦、下的县甘崔翰超、爱因张百慧

甘肃省会宁县,斯坦师西肃会素质实践昂然矗立的班能北教会师纪念塔和错落有致的学校,诉说着这个西北小县城的育名两个“不平凡”:一是1936年红军第一、二、宁年四方面军于此胜利会师,教育为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改革观察一页;二是教育大县读书立身的“金科玉律”,曾几何时,旱塬学生苦学、下的县甘家长苦供、爱因教师苦教给这里的斯坦师西肃会素质实践教育打上了标签,寒门贵子在这里不是班能北教一句空话。

“但我们能教出爱因斯坦吗?”十年前,育名有一批勇敢的教育先行者带着这个疑问,用音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始了一场素质教育改革实践。

勤奋的厌学者与快乐的善学者

晨钟唤醒白昼,读书声给未来奏响序曲。在会宁县会师中学,不仅书声琅琅,还有一种别样悠扬——每天萦绕在师生耳边的管乐声。

这悠扬婉转的音乐之声,始于今年58岁的会师中学学生乐团团长杜正权的心痛时刻:十年前,伴随学生们的擂桌呐喊,撕裂的书页在空中散落,全校初三毕业生以这种方式庆祝“解脱”。

学生喜悦的背后是老师的心痛——这说明学生学习不快乐。

“家长学生一味追求分数,只会让孩子变成作业的奴隶、考试的机器,尤其在落后地区,学生只能拼分数,我们只能培养出勤奋的厌学者。”杜正权说。

怎样才能让学生快乐?时任校长吴泰祥和杜正权经过不断思考,发现爱因斯坦、钱学森等大师艺术造诣高深,并把艺术当作学术科研瓶颈期的疏通器。他们想探究这究竟是偶然现象,还是真正的大师养成之道,所以选择以音乐为小切口试图解答“大师之问”:我们能通过艺术教育和快乐学习,培养出大师吗?

2011年8月,“爱因斯坦班”在会师中学诞生了,这也是会宁县第一个学生管乐团——会师中学学生乐团的雏形。

“人的文化应该是多元的,才能碰撞出创造的激情,我们要用艺术教育立德树人,也要用艺术教育打开学生的未来,说不定我们也能教出一个爱因斯坦。”杜正权说。

当时,因为专业老师不多,学校专门从兰州请来老师,让学校里的师生一同学习。在保证正常学科学习的情况下,也没有落下日常训练,有时一半以上的休假师生都与乐器为伴。

先进的教育观念遭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质疑,担心管乐团会“吹垮”了孩子的课业成绩,把乐团戏称为“响响班”。但成绩说明了一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该乐团受邀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同时,乐团的中考升学率达到100%,明显高于其他班级。

十年过去,该乐团一到十团均在课业及专业上表现突出。

“乐团的学生生活节奏快、强度大,但之所以能取得不俗成绩,是因为他们快乐。正是这种快乐消弭了枯燥的英语单词、复杂的数学公式带来的痛苦。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思维,变革观念、解放思想,把学校变成青少年成长的乐园,让学生成为快乐的善学者。”杜正权说。

教育是一种唤醒

曾经乐团里的“孩子王”宋炎锴今年21岁,即将成为上海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研究生。他的生活里,除了实验仪器,乐器也必不可少,“从初中毕业后,我一直没有放弃音乐,还自学了爵士鼓等乐器,和朋友组建了乐队,乐团的经历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

当年乐团的长号手刘柏宏今年从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后,22岁的他返回会宁县成为一名音乐老师,“我当时的成绩一般,是乐团的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这个小地方出来的人更有自信,我也选择了音乐作为我一生的追求。”

许多团员的人生轨迹因为乐团而改写。

“教育其实是一种唤醒。”在杜正权看来,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学生成长需要土壤、阳光、水分、空气,要把各种因素调动起来,学生才能成长、成才。

回首十年音乐教育路,杜正权有了心得二三:

素质教育塑造人格。对学生而言,每一首乐曲都是一次考验,在不断攻坚克难中,素质教育给学生带来了自信和勇敢以及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良好品质。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课业成绩,也为今后的人生打好“地基”。

快乐与学习“正相关”。乐团各方面的表现不断说明,快乐的精神状态有助于学习,因此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高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口号的同时,完全可以换一种思维,把学校办成学生爱来的地方。而快乐的学习与学习的快乐也能把某些沉迷不良内容的孩子拉回课堂。

艺术教育不应是人们眼中的“副课”。过去,当地都认准了“读书是硬道理”,认为艺术、素质教育都是花里胡哨的“样子货”。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艺术一直是教育的短板。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音乐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文化,学音乐和学主课并不抵触,反而可以提升学习成绩,也为孩子拓宽了人生道路。

当小城素质教育遇上“双减”

“爱因斯坦班”让人们看到了落后地区素质教育发展的希望,“响响班”作为会宁素质教育的成功先例,抛“玉”引玉。

会宁县第一中学的艺术走班课上,之前从未学习过舞蹈的高中学生索芃斌穿着舞鞋,跳起了拉丁舞步;在另一间教室里,几名学生生于旱塬却目及海洋,利用学校电子控制技术社团,研制“水上垃圾自动收集船模型”;足球特色学校会宁县河畔镇中心小学的足球场上,足球队员在绿茵之上驰骋纵横,欢声笑语……

新学年刚开始,不大的排练室又迎来了稚嫩的脸庞和好奇的双眼。“响响班”的第十个年头,“双减”政策的落地让杜正权更坚定了自己的艺术教育之路。

“教育界和家长的观念终于转过来了,我们的乐团为学生提供了方便,也为家长减负。”杜正权告诉记者,最新的第十一分团目前共有120多名学生报名,而去年不到100人,这是“双减”政策出台后的一个新变化。

杜正权认为,“双减”政策尊重人的发展,也更符合教育规律,这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双减”之后,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压缩,所有人都在学校学,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又让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比拼的只有综合能力,这样才能为国家选拔出众人才。

同时,“双减”为孩子自由健康的个性化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扫除障碍。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根据兴趣发展的同时享受学习,长久下去,必然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优良习惯。

会宁县教育局局长王池柳介绍,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5%的会宁县,自恢复高考至2020年,已向全国各大高校输送大学生13万多人。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当地高考成绩不降反升,本科一批上线率从2016年的12%提高到了2020年的28.1%。

多位受访者告诉记者,尽管相比于城市,当地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仍有待完善,但近年来随着软、硬件实力的不断优化,城乡“起跑线”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拉近,为未来城乡一体化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

七八年前,晨昏时分操场上如蝌蚪般密集的读书学生,曾是会宁苦读精神的代表画面;如今,会师中学“爱因斯坦班”已成会宁教育的新名片。

杜正权说,虽未寻得标准答案,但他庆幸当初踏上了求解“大师之问”的十年探索之旅。(崔翰超 张钦 张百慧)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