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总算有个教育专家被夸了 正文

总算有个教育专家被夸了

[知识] 时间:2024-04-20 00:07:2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27次

    

最近河南上大分了,竟然是教育因为一个教育专家。

毛杰,被夸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总算专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她强制执行了“全省中小学必须放假8天,教育且不得补课”的被夸规定。

一看到她的这句“小小校领导还治不住你?”,我就知道这个厅长要火。教育

不过一开始我也没理解,被夸国庆放假八天难道不是总算专全国统一的?

反正上海学生的假期从不会缩水,不光假期不缩水,教育学校平时还可能各种整活冲掉课时。被夸就连高中生也是总算专,一有集体活动就不上课,教育什么军训啊学农啊社会实践啊,被夸一整活就是一礼拜......形同放假。当家长的要是觉得耽误孩子功课,就...就...自己想办法去吧......

所以,当我知道河南大部分学校的惯例是能把八天假期缩水到三天,我明白了,不愧是河南啊,教育内卷领头羊啊,人家的卷可不是嘴上说说,都是落实到平时一点一滴里的——你们放假我在学习,你们学习我还在学习。

如果你知道河南不少毕业班学生过年只放7天、寒假只有2天、暑假只有10天,卷得一点水分都没有,你就能明白这位毛厅长是在做一件怎样的事了。

上次我在一篇文章里说江苏教育卷,后台唯一不同意的就是IP为河南的读者。现在我又一次认识到,河南的学校能把一个普通的假期都过得如此跌宕,我们以为的“顺理成章”在人家那里都是能上热搜的大事,实属我见识浅薄了。

在教育这件事上,河南人确实自成一派。

对很多河南家长来说,这位毛厅长也许已是如同耶路撒冷之于西方一般的存在。

我们来仔细品一下毛厅长的一部分经典言论:

从小我们就是求同教育,孩子的答案跟老师越一致,分数越高。所以当孩子提出不同观点的时候,我们要给予鼓励,热爱那些不同意他们想法,这才是教育带给我们的新世界。

学生提出不同观点,不要给学生贴标签,发生一件事不足以说明这个学生品德不好;一件事没做好不足以说明这个学生能力有问题。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也都有自己的价值,我们应该把每个学生都当作人才。如果哪一天学校把进入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当作人才培养,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

知识、分数、升学率不是教育的全部,中小学阶段的好成绩与进入社会的工作业绩完全不能划等号。

你们能不能不要把考了多少清华、北大作为评价一个学校的唯一标准。

每家都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学”,所以我们的教育众口难调,但是我希望我们的教育一定要剔除功利,要回归“人之为人”的教育,教育应当是生命对生命的尊重、人格与人格的平等、情感与情感的共鸣、此爱与彼爱的交融、智慧对智慧的点燃、文化对文化的蕴泽。

其实吧,这些本就应该是教育的真相,但毛厅长说出来时大家竟然觉得很刺激、很感动......可见大多数地方的教育专家平时对大家没有感动,只有刺激。

这不就是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积极教育」吗,只是路漫漫其修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塞利格曼说近几十年来学校从硬件到管理再到师资都提升了,学生的物质条件和素质教育也都提升了,但青少年抑郁率却持续飙升......这是为啥。

如果毛厅长的这些“展望”都真的得以践行,还会有那么多抑郁的青少年吗?

目前和学生一样焦虑的还有家长和老师。

大家都有差不多的认知:教育在一些方面跑偏得厉害,双-和升学互相折磨,拧巴得要命。

这种学业上的东西先不去说它,光说学校的角色,已经变味了。感觉现在教育对学校的期待似乎成了:

1. 布置和完成行政任务。各种乱七八糟的没用的任务一大堆,老师累死,家长烦死,对孩子发展其实毫无意义,大家一起严重精神内耗。

2. 别出事,求稳。

3. 同时最好还能出成绩、出亮点。

有专家真的客观地研究过学生人格健不健全、家长崩不崩溃、老师开不开心吗?

上周我在华东师范大学给老师们做了一次分享,我把我儿子曾经遇到的一道英语口语考题拿了出来:

我儿子选的是A,他夸夸其谈学校增加硬件设备对提升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而当我面对教室里几十个老师问出同样的问题时,毫无意外,“BBBBBB......”的抢答声不绝于耳。

现在很多老师的无力感很强,很多细碎无聊的任务已经磨碎了他们的热忱,要是再不期待提高点收入来获取心理满足,老师的抑郁率估计也要升高了......

反正放眼望去,老师、家长、学生,好像没有一个群体是开心的、满意的。至于什么教育初衷,什么以人为本,什么love & peace......唉,说说谁都会说。

前几年就有个新的说法:人类已经提前离开VUCA时代,进入了BANI时代。

VUCA是什么——不稳定volatility,不确定uncertainty,复杂complexity,模糊ambi-guity。

BANI又是什么——脆弱brittle,焦虑anxious,非线性nonlinear,不可知incomprehensible。

我们的教育,好像还没能完全应付得了VUCA,还停留在培养呆若木鸡的考试机器时代,青少年眼里无光、没有青春,成年人只为生计、追求虚无、一生难以跟自己和解,更不知道要如何应对BANI。

培养出一个人的灵活、能动性、高可塑性和探索活力,才是能更好应对未来的教育目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做没做到这一点不好说,我认为至少毛杰厅长觉得河南还没做到吧?

但也可以想象得到,即使在河南,也会有很多家长是不买毛厅长这个账的。“你们去以人为本、放假休息吧,我们家孩子就是要卷,反正千军万马,谁卷谁赢......”

其实家长能有啥坏心思呢!大家卷来卷去也不是自己想这么累。

现实是不会一夜之间变成世外桃源的,以目前的普遍认知能力和判断力,很多家长就是只图孩子上个大学、找个稳定工作,能过得舒服点。

谁能保证十年后社会上没有职业歧视与不公正待遇?谁能保证以后再也不会有“唯分数论”并张贴“高分喜报”?这届家长既是VUCA,又是BANI啊!

一边全社会推崇着分数和名校、迷信学历、搞职业分化......一边又要家长别追求这些......

根除内卷就应该自上而下改革,而不是在中小学一段时间里强制你轻松快乐,后面的路自己看着办......所以很多家长不买专家的账也不能全赖家长,这是一个大环境问题,只能说各有各的活法吧。

不管怎么说,有教育工作者开始真正关注教育本身而且貌似有了“铁腕”行动,这已经是很大进步了。

作为一个普通老母亲,我认同毛厅长的那些理念,但我也知道当下面临的bug还没到人类学的高度。我的想法非常简单且朴素——搞教育就和开饭店差不多。

饭店提供这些食物,配置这些套餐,胃口大的人多吃点,吃不下的人少吃点,重要的是顾客能选择、决定、并对自己负责。

当然,食品安全、口味、服务质量,该管的管,至于顾客是站着吃还是坐着吃、用筷子还是勺子、喝汤还是啃馒头,吃多点还是少点,不应该强制。

只有允许多元化搭配,允许不同的选择存在,没有一刀切,同时不给蛀虫培养温床,这才是有效的好饭店。

你去吃饭,饭店掌柜觉得你吃撑了,对身体不好,该减肥了,于是不让你吃了......你可能就只想对掌柜说:“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