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埔前镇双头村成立广东首个村级电商扶贫产业园

[综合] 时间:2024-03-29 06:38:1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39次

原标题:河源市埔前镇双头村成立广东首个村级电商扶贫产业园

双头村葡萄、河源河源霸王花米粉、市埔双头商扶绿洲魔芋……走进位于河源市埔前镇双头村的前镇电子商务创业园四楼,一侧壁柜和桌子上整齐摆放着当地农特产品,村成种类多样,立广琳琅满目;另一侧空间,东首则被精巧打造成电商培训室,个村丰富有趣的贫产各式创业课程,在这里开展。业园

这是河源广东省首个村级电商扶贫产业园。2017年5月至今,市埔双头商扶在产业园带动下,前镇已有众多村民带着货品从双头村“走出去”,村成摘下“贫困帽”,立广登上“小康道”。东首据统计,目前村里已有31户贫困户直接实现就业,还间接为235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已经达到脱贫出列要求。

从“0”到“1”

引入师资培育创业新风

双头村总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却有3600多人。受制于地少人多,当地难以开展规模种养,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发展因此掣肘。

在“互联网+”浪潮推动下,不少地方借助电子商务开启脱贫奔康进程,双头村也迎来属于自己的发展机遇。

2016年,来自深圳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的驻村工作队了解到,很多村民都有创业想法,却苦于没有平台。在经过广州、深圳、揭阳等地实地考察调研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当即决定抓住“双创”新浪潮新态势,走特色电商发展之路。

在葵涌办事处支持下,一个集产品实体展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创业融资、生活配套等于一体,针对电子商务产业链打造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被建设起来。双头村村委会、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更是联合起来参与共建,致力于精准扶贫。

广东加百教育负责人黄成文是园区引进的8位创业导师之一,他曾参与过国内外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

打造创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是双头村发展电商产业的根基。

来到双头村后,黄成文便将多样化授课模式引进来:角色扮演、游戏竞赛、沙盘模拟……各色趣味教学模式,充分激发村民的学习兴趣。

“一开始会有人疑惑,说哪有人这样上课的?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上课就是要正襟危坐。”黄成文回忆说。

与众不同的教学模式为双头村注入活力,创业新风,开始在村里生根发芽。

在创业园老师们的带领下,村民们经常到广州、深圳参观优秀企业;为了让大家掌握更专业的创业知识,了解企业组织架构、经营规划等,园区还聘请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的专家前来教学,推动村民尽快掌握电子商务的相关技能,此后还注册公司进行独立运营。

目前,园区入驻企业、团队达39家,带动就业创业235人。其中,直接带动贫困户在园区就业创业2人,吸引从事电商创业村民7人。

值得一提的是,孵化成功后,创业园通过与企业联营的方式,获得利润分成。整个园区每年利润的一半,还会分到村内贫困户手中,并呈逐年增加趋势。

巧用新业态

直播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在电商培训影响下,双头村村民的观念,在慢慢发生转变。

黄成文举例说,有一名50多岁的村民想销售草药,但却苦恼于“怎么卖”。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他将自己上山采药的过程拍成短视频,发布在短视频分享平台后,很快便收获五六十万点赞。

“现在他已经不是挖好了等着卖了,而是客户对山上什么草药感兴趣,主动‘点单’给他,让他帮忙采摘。”黄成文自豪地说,最近这位村民又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园区直播课堂学习,希望可以再多学一门“新本事”。

当前,创业园正积极抓住直播电商新零售、新业态、新模式风口,试图引导动员更多入园企业、创业村民开展直播活动,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拓宽增收渠道。在堆放着货物的直播间内,打光灯、电脑设备等一应俱全。桌上,还有给主播润嗓的保温茶。

今年5月,双头村开展了为期一月有余的直播特训班,分为理论学习和实战操练两部分。课堂上,有些学员甚至当场开通淘宝店铺直播间,开启了首次直播。

而今,创业园内已聚集400多种农特产品和900多种工业类制品,签订供货商11家,第三方服务机构5家。

直播加持下,河源霸王花米粉、和平县猕猴桃、坪围村无花果、香蕉醋饮料、绿洲魔芋食品、连平县鹰嘴桃等农特产品纷纷“走出去”,创业园成为了精准脱贫的新利器,被评为省级创业空间和星创天地。

未来,双头村或将计划扶持若干家直播公司,将创业园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的直播电商示范基地。

据统计,园区2017年、2018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8.1万元、24.1万元、26万元,覆盖到全村全部有劳动力贫困户,户均增收分别为1000元、2931元、3939元。经过3年多的发展,园区总产值已超过1865万元。

向“电商+”转变

实现多元化发展

在距离创业园办公点不远处的水果博览园里,大片葡萄田色泽青翠。微风拂过,挂在棚顶的数百只彩色小风车纷纷转动,美轮美奂。

而今,随着水果采摘园、产学研基地、钓鱼休闲区、大望陂农庄、农产品快检中心的投入使用,创业园已从单一的电商向“电商+”转变,实现多元化发展,让精准扶贫工作搭乘电商快车。

2019年,园区投入3000多万元,从村里的种植基地租用了217亩农户土地,雇用村民35人,开始发展葡萄、沃柑、百香果等水果种植。运营团队在此基础上,创新开展科普教育游、农事体验游,赏花节、水果节等活动,为果园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我以前不爱说话,负责果园工作的接待事宜之后,得到很大锻炼,知识面也变广了。”河源市源城区大望陂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李锦鲜感慨道,不仅个人能力有提升,他们家还摘掉了贫困户“帽子”,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据悉,目前园区各类水果年产量达到30万斤,吸引游客109500人次,实现收入22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636元。

发展电商,离不开资源整合与科技力量注入。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也是双头村脱贫致富的新模式。

今年7月,双头村农产品快检中心揭牌。这是河源首个贫困村农产品快检中心,立足创业园、蔬菜基地,为全村、周边村乃至源城区提供农产品检测等科技服务。

据快检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所有检测服务均为免费,从采样到最后出结果大约只要半个小时,“园区电商平台上架的农产品都会检测留样,保证安全。”

在运作过程中,创业园还利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师资、科研方面的优势,共建产学研基地和实习基地,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应用人才,有效推动园区与学校互动发展和成果转化。

亲历者说

第一书记张越超:

用心传好扶贫接力棒

“想把贫困户工作做好,最重要的是用心和用情。”直到今天,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民生保障办副主任张越超都记得派驻到双头村扶贫,接任时当时村里第一书记对他说的话。

在张越超看来,得益于此前扶贫团队打下的良好基础,自己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帮扶村民的工作中。

“有一次我去贫困户家了解情况,出门时随口问了一句这是什么树,那个快60岁的阿伯以为我想吃树上的杨桃,马上爬上去给我摘了。”张越超笑着说,“他们太热情了,我以后都不敢随便问了。”

村民们的这份真情流露,离不开扶贫工作队平日里对他们的点滴关怀。

贫困户没有钱翻修屋顶向张越超求助,张越超和工作队马上联系渠道,帮助卖了60多只鸡,贫困户从中赚取利润9000元,成功筹齐修缮资金。

19户危房改造、卫生站50元以内医疗费用全免、举办绘画书法等各种比赛……自接过扶贫接力棒以来,张越超用心用情为村民服务,助力村内医疗、住房、教育环境改善,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我们村最宝贵的财富不是创业园资产,而是所有村民。”对于如何推动村里稳定脱贫,张越超有着自己的理解。

每逢重要节日,礼品打包成为紧俏工种。张越超主动挖掘,带领双头村抓住时机,向贫困户提供礼品包装等临时工岗位,发放一天200元的补贴,帮助他们获得更多收入。

南方日报记者 陈伊纯 见习记者 钱明雅

统筹 洪奕宜 骆骁骅(陈伊纯 钱明雅)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