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留学生在海外|欧洲疫情爆发以来,焦虑不断蔓延

[娱乐] 时间:2024-03-29 23:29:0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20次

  有个住在考文垂的云南延朋友发微信给我:“学生公寓的所有工作人员全走了,把前台的留学虑快递区、洗衣房和楼梯都关了。生海”目前为止,外欧她拿快递要打车10分钟去中转站,洲疫衣服全是情爆手洗,在公寓内靠一部经常发生故障的发焦电梯通行。那一片有三家同属一公司的断蔓学生公寓,无一例外,云南延都没有人上班了。留学虑她问我:“玩过末日避难所没?就那个感觉。生海”她与同住学生公寓的外欧同学们发邮件、打电话、洲疫用各种社交软件尝试联系工作人员,情爆均无果。发焦

  我一度为此惴惴不安,担心我所住的公寓发生类似事情。在这种惶惶的情绪中,看到住学校宿舍的同学说,爱丁堡大学发了邮件通知:很多留学生因为疫情离开英国回家了,允许学生退宿,学校会把住宿费还给学生,以减少学生损失。

  疫情刚刚漫延的1月,看到有人千里送口罩,也看到口罩漫天要价的我自诩看尽人心善恶多变,但这时才切身体验到,危难来临时的多样人性。

  3月,因为疫情越来越严重,苏格兰的一家酒店突然解雇了大量酒店员工,员工里不少外地人都无家可归了。来自拉脱维亚的一名员工说,他完成当日工作后约30分钟后被告知解雇了。一名西班牙员工说他现在最好的选择是住在帐篷里,直到食物用完为止。另一家酒店得知情况后,为这些被解雇的员工提供了宿舍,避免他们流浪街头。

  在疫情面前的种种抉择,像是将人间百态浓缩在短短几周里。

  3月上旬,网络有许多消息,其中一条特别引人注目:英国对待新冠病毒采取的措施是打算实现群体免疫,即需要大约60%的英国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获得“群体免疫力”。这个消息吓坏了不少留学生,甚至有意大利学生表示无法待在这个国家,而选择返回了目前欧洲疫情情况最为严重的意大利。阴影笼罩下,几乎没有人不心慌。

  这种时候,我看到朋友圈中的一条信息:“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有考虑关闭门店,但是仍然有大量同学留在英国,我们会和大家共度难关!”这是爱丁堡一位中国超市经营者的微信,她每天发的朋友圈内容都很轻松,大体是今天新到了什么食物,再配上波浪线和可爱的表情图案,鲜少有其他表露心情的词句。

  3月19日,她连发两条消息:“米到了!”“可以囤货了!”20日,自热火锅到货,老板说:“这简直是及时雨!”

  3月21日,苏格兰地区确诊了373例病例,中国超市的老板做出决定:为确保顾客及员工的健康安全,学校附近的商店关闭,仅接受线上订购。五个小时后,老板又发消息到朋友圈:因为店家配送的人手不足,所以网站订单每天有限额,很多学生买不到东西,为此有很多学生反馈,希望门店缩短营业时间,也不要关闭,他们会重新考虑这个决定。她说:“考虑关门是因为每天有非常多不戴口罩的外国顾客,实在令人担心。”又过去五个小时,老板决定:周一到周六依旧每天营业7至8小时。这一消息,让许多留学生安了心,却又为她操起心。

  之前英国政府说希望在夏天解决疫情,后来英国三大报之一的卫报又发报道说拿到卫生部文档,预测疫情要持续到明年春天,首相鲍里斯的发言又称12周内有可能扭转局面。不论哪个时间点,都表明这场灾难不是短期就能解决的。

  因事发突然,很多人没有充足的囤粮。加上学生多住在宿舍或学生公寓,冰箱及宿舍房间的空间都有限,有的学生也许能一次性存下一、两个月的生活物资,有的学生只能不断地补充物资。但无论是谁,面对不知期限的自我隔离,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物资充足。

  我和舍友从3月初就不再去线下超市买东西,都是选择在英国超市线上订购,然后送货上门。两、三个星期以来,明显感到英国超市物资日益供应不足:水果罐头渐渐没货,特定牌子的常温奶买不到了,12个一盒装的鸡蛋也没有了,消毒洗手液、卫生纸、特定牌子的洗发水、消毒液都断货了。有些商品,这周没有,下周就补货了,有些商品迄今也没有补货。大多数留学生不清楚英国超市的具体供应情况,朋友圈里却不断有人发空空如也的超市货架的照片。

  英国的各大超市,无论是平价超市,还是非平价超市:Tesco、Sainsbury’s、Asda、Aldi、Lidl、Waitrose、Marks and Spencer等,3月以来基本都制定了限购措施,限购范围从冷冻食品、鸡蛋、牛奶、杂货物品到清洁用品,Ocado由于已超配送负荷,暂停了线上购买的业务。几大百货公司:Selfridges、Harrods、John Lewis也自3月18日起陆陆续续宣布关闭线下门店。

  海外华人在今年一月已为万里之外的同胞们提心吊胆、担惊受怕过一次,因此非常理解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为关闭大型百货公司的决定安心,毕竟减少了人流密集的场所数量。我和舍友做好了一、两个月后,存粮告罄又无法补货的情况下,靠酱油炒饭度日的心理准备,并为此买了保健品,以备无法买到水果、蔬菜的日子里补充维生素。对英国国情、后续政策走向,以及疫情走向几乎一无所知的我们,一度惶恐到了这种程度。

  爱丁堡那家中国超市继续营业的消息无疑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这才是真正的及时雨。但也明白中超老板究竟是面临着怎样的风险而继续营业。

  国内进入每一个商场都要求戴口罩、测量体温、并扫码记录行踪。这里不测量体温,大部分外国人依旧没有带口罩,而且中超面积狭小、人流密集,平时结账都要排队五、六分钟,更何况现在。中超老板在朋友圈里写道:“我们会和大家共度难关。”难以言明我那一刻的感动之情。

  欧洲疫情爆发以来,我时常感到分裂。早上有人说戴口罩出门被人骂;有人说突然被陌生人推到马路中间;有人被吐了口水。下午又有人说,戴口罩出门被英国老太太安慰;还有人在超市被人尾随,以为要被打劫,没想到人家是来虚心请教的:想学习亚洲人如何防范病毒。

  病死率一天天往上涨,深知新冠病毒可怕的留学生既不想出门又不得不去上课。有些着急的学生家长甚至表示,不要学位了,先回国保证人身安全才是头等大事,但留学生们多数不甘就此放弃。在英国政府抗疫政策尚不明朗时,许多留学生说:赢则硕士毕业,输则海德公园,因为此前有议员提议在海德公园建太平间。朋友圈和微信群里不断流传各处有学生被确诊的消息,打开私聊还是在讨论下周要交的作业具体该怎么完善。

  我们既要保证学业的继续,又不能疏忽对病毒的防范,还得辨别各种传言的真假。有种祸从天降还得每日勤勉自励完成学习任务的荒诞感,心神俱疲。

  直到收到学校的邮件通知:3月16日后所有作业的截止日期全部延期一周,有的学院甚至延期了两周。而且各所高校相继改成上网课,图书馆的还书时限也被延后了。我和同学们才真正有了安全感。

  看到学校发来的邮件里写着:“你们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首要关心,所以请照顾好自己”,我像看见中超老板说“我们会和大家共度难关”的那个夜晚,宛如在泡温泉,温暖且安心。

  我朋友即将回国,她最近买的口罩价格都非常高,而且也都非常薄。我说我这里还有质量过关的口罩,让她来找我拿,又很抱歉地说不能进我宿舍,只能在前台那里给她,她表示理解。见面后,她递给我一大个袋子,里面是她之前买的饮料、各色调味料、零食和感冒药,说我可能之后会用到。我们以往分开前都会拥抱,那天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我们却没有拥抱,只是挥挥手,互道珍重。

  很多留学生加入了回国群或者留守群,有任何新的消息,都会立即分享到群里,如航班取消、入境和隔离政策变化、某某超市缺货、华人志愿者联系方式等等。要回国的同学将自己的存粮和日用品送给朋友,不回国的同学也随时帮朋友查看机票。

  3月20日,英国财政大臣Rishi Sunak发表讲话:“现在,比近期历史的任何一个时刻,我们同理心的能力都更被受到质疑。我们的能力不仅限于政府或者企业做什么,也是个人所表现的对其他人的善意。小企业可以尽量不裁员;学生可以去附近的超市帮邻居买东西;退休的护士可以成为当地医院的志愿者。当这一切都结束了,并且一切都会结束,我们回想起这些时刻时,会记住我们所做的许多微小的善举。回想起我们是如何首先想到别人,并以体面的方式行动的。回想起在这一代人的决定性时刻,我们是如何进行集体性努力,我们是如何站到一起的。”

  我想很久之后我再回想这段经历,大概想不起我看见那些歧视性言论及视频时的气愤和恐惧,但会记得,在某个晚上,我被一家超市继续营业的决定打动;记得我收到学校通知作业可以迟交时的兴高采烈;记得“请照顾好自己”这句平实语言后的人文关怀;记得那些互赠物资却没有拥抱的告别。

  是这些一个个小小的、发光的瞬间,驱散了暗夜里的恐惧,温暖了时空间的寒凉,并让我对人世充满了信心。

  作者:李昀阳(云南昆明人,现为英国爱丁堡大学在读研究生)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