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曾在西藏军区某部边防连服役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浙江大学2021届硕士毕业生刘佳玮,以基层选调生的身份主动申请再赴边疆——做新时代一朵奔腾的浪花

[综合] 时间:2024-04-20 03:29:1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94次

原标题:今年5月,今年军区江大佳玮基层曾在西藏军区某部边防连服役的月曾役退役大学生士兵、浙江大学2021届硕士毕业生刘佳玮,西藏学届选调以基层选调生的某部身份主动申请再赴边疆——做新时代一朵奔腾的浪花

韶华几度,又到别时。边防兵浙毕业边疆这次,连服浪花我将告别生活了近10年的退役腾烟雨江南,远赴内蒙古。大学朵奔

我出生在华北平原,生士硕士生刘生的身份申请时代求学于东海之滨,主动再赴做新参军入伍到西藏,今年军区江大佳玮基层毕业申请去北疆。月曾役这样的西藏学届选调选择,很多人都感到诧异,某部无论是边防兵浙毕业边疆家乡还是母校,都是繁华富庶之地,为何我要一次又一次远行,去地广人稀的边疆?

静思往事,那些难忘的场景如电影般一帧一帧地在脑海中不停地回放,一次次勾起彼时的心绪,似乎也为被亲友和同学问了无数遍的那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再次申请去边疆”,找到了答案——

人的心中一旦有激情被点燃,便很难将它抹去,仿佛被赋予一种使命,要为了它去奋斗。

9年前,刚刚考入大学的我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要去西藏当兵,想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感受热血青春和人生价值。从东海之滨来到世界屋脊,我没有成为特种兵,也没有看到“许三多”,生活是日复一日地站岗训练、巡逻执勤,还有高入云端的雪山、荒无人烟的沼泽。这样的日子,虽然艰苦寂寞,却苦得其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我感悟着边防军人的责任与使命,奉献与牺牲。

今年年初,《英雄屹立喀喇昆仑》一文把5位戍边英雄的感人事迹带进全国人民的视野。当兵时,我曾在边境巡逻,服役期间先后当过步枪手、炮手、文书、军械员等,巡逻路上喝溪水、啃干粮、钻密林、攀绝壁、过塌方、蹚冰河,这些场景都深深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更让当时18岁的我从此明白:没有国何来家?没有戍边将士的日夜守卫,何来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

2015年3月,我退役后重返校园。在完成好学业的同时,我将课余精力投入到国防教育活动中。我参加过多场大型征兵宣讲活动,向万余人讲述西藏边防军人的事迹;带队重走长征路,寻访红军故事;担任学校国防教育宣讲团特聘讲师、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结合所学专业身体力行地传播国防观念。在我看来,所有这些,只是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所在。

浙江大学曾专门为校友林俊德拍摄过一部纪录片《马兰谣》,真实讲述了他隐姓埋名、扎根大漠、无私奉献的一生。那次在学校报告厅看过这部纪录片后,我非常感动。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学校每年都有几百位基层选调生将青春融入祖国的广袤山河,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作为一名浙大人,如果在职业选择、个人发展中仅仅考虑经济收入和舒适程度,我想自己愧对“老兵”这个身份,也无颜和那些灿若星辰的名字一起分享“浙大人”的称号。

所以,在毕业之际,戍边感悟的使命担当和母校培养的家国情怀,让我再次选择了边疆——内蒙古。我希望能将自己在学校的所学所获继续贡献给祖国的边疆,即使成不了参天大树,也心甘情愿做一粒小石子,为边疆的建设发展当好铺路石。

好男儿壮行走天涯,五湖四海皆为家。即将奔赴的内蒙古,将成为我的又一个故乡。客观地说,内蒙古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环境与发达地区有差距,但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炼锻造人的品性能力,越是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越需要我们当代青年、退役军人去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那部回顾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历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广受好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1916年,李大钊写下的这篇刊载于《新青年》的文章,如今听来依然振聋发聩。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充满理想、昂扬向上,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觉醒,奋起救国,为中国之富强虽万死而不辞。如今,我们幸而生逢盛世,同样面对着时代风云、家国重任和个人道路的选择。我的选择,是穿上军装,把青春献给祖国的边防;脱下军装,带着荣誉感和使命感,让青春绽放在祖国的边疆,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的时代,你我皆为剧中人。愿我们年轻人都能成为奔腾的浪花,汇入滚滚的时代洪流,向着祖国和人民所期望的方向奔流。(■刘佳玮)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