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中国近代体育图书史》:体育与社会变革的“交响”

[热点] 时间:2024-04-16 14:18:1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85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 | 《中国近代体育图书史》:体育与社会变革的交响“交响”

《中国近代体育图书史》 作者:李凤梅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时间:2022年10月

文\特约撰稿 徐舒薇

近代中国是内忧外患、新旧更替的海南会变时代,一些先进的周刊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从不同方面探寻救国方略。在进化论的近代影响下,他们将体育这一新文化的体育图书代表赋予了教化功能,使其成为改善国民体质、史体改造社会风貌的育社工具。《中国近代体育图书史》(以下简称《图书》)即从体育图书的交响视角出发,致力于呈现中国近代体育图书发展的海南会变全貌,并以此作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周刊中国缩影来观照时代的变迁。

《图书》共分为六章,近代分别论述了中国近代体育图书馆业的体育图书发展历程、体育图书类型和内容、史体体育图书作者群体及其特征、育社体育图书出版机构及其贡献、交响著作中体育观的演变以及同名体育著作和不同体育著作内容的比较,追踪了清末10年到1949年之间,中国体育图书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并促进体育教学、体育理论和时代发展的。

《图书》虽从中国体育图书入手,着重写的却是中国近代体育与中国社会乃至全球变革的“交响”——在历史脉络中探讨中国近代体育在民族命运、时代变化甚至世界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主要著作体育观的演变”一章中,在述及体育的划分方法时称,体育著作之间有着显著差异,不同学者对体育分类依据及内容的分析,虽然观点各有侧重,但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罗一东《体育学》一书根据运动的特殊点将体育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以及军队体育;章凌信和杨少庚的《体育学》依据体育的特点将其分为军队体育、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宋君复《体育原理》中将其划分为重形式之体育、自然式之个人体育、自然式之团体体育和辅佐运动,但不明其划分依据。凡此种种,均体现出体育学者对体育内涵和外延的不同思考。他们主要从西方体育发展的现状和经验、当时中国普遍存在的体育问题还有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期待等,多维度来认识和理解体育,因而在各自的观点中或多或少带有主观情感,但恰恰就是这些主观情感,让每个学者独特的体育思想有了质感和温度,并构成那个思想激荡的时代独特的体育学术风貌。

《图书》作者将中国近代体育图书业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依次为孕育期(清末10年)、萌生期(1910年代)、奠基期(1920年代)、衰落期(1930年代)以及稳定期(1940年代)。在这过程之中,中国近代体育图书从无到有、由少至多,既反映了国民对体育关注度的变化,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对近代体育图书的出版数量、出版社、初版时间、作者、译者、书本内容等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不仅勾勒出近代体育图书出版的历史轨迹,还从侧面反映了体育是如何与国家命运相互关联的。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近代出版的1500余种体育图书与社会榫卯相连、同频共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体育教学与知识普及的现实需求,还为后世的学术研究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照。在体育强国背景下,这些近代体育图书既是我国坚定体育文化自信的底蕴所在,又为构建中国体育话语体系贡献智慧,彰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之路。(徐舒薇)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