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我建言 | 全国政协委员杨希雄:完善应用型高校教师科研评价

[焦点] 时间:2024-04-25 16:57:2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01次

原标题:“十四五”我建言 | 全国政协委员杨希雄:完善应用型高校教师科研评价

这次全国两会,十四五全国政协委员、建言教师荆楚理工学院副院长杨希雄带来了《关于完善应用型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全国提案》。

杨希雄说,政协国家在印发的杨希用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中,明确“不得将论文数、雄完项目数、高校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科研奖励挂钩。十四五”并提出“根据不同学科、建言教师不同岗位特点,全国坚持分类评价,政协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杨希用型探索长周期评价,雄完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高校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是高校开展创新的指挥棒,原教师科研‘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评价造成偏离科研重心、将科研引导权拱手相让以及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转化数量相差悬殊等突出问题。”杨希雄说,相对于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对学术成果的基础性和突破性没有过高要求,但更注重成果的快速、高效转化,以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对应用型高校教师评价更要突出科研成果转化效果来制定具体的评价机制。

他建议,从三个方面完善应用型高校教师科研评价:

一、从追求数量评价向追求质量评价转变。由以前一味强调论文发表、专利申请与授权等科研成果的数量,变为考察科研成果解决问题、转化应用的具体创新,以及产业化推广的实际成效,从而提升高校成果产出和技术转移的能力,通过知识产权运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二、从重视过程评价向重视结果评价转变。科研评价要在对科研项目研究内容、研发进度、成果取得和转化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重心向结果评价偏移。按照项目计划时长,适度放宽对项目研发内容和资金使用的进度检查,并将进度检查作为规范管理的手段,而非对成果评价的依据。

三、从形式审查评价向实质审查评价转变。重点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考核,通过技术合同转让实现收入、社会科技服务活动实效等指标来进行实质性的成果考核评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婷)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