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毕业论文:一份投向战场的答卷 正文

毕业论文:一份投向战场的答卷

[休闲] 时间:2024-03-28 16:39:2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1次

原标题:毕业论文:一份投向战场的毕业答卷

2020年12月17日,是论文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学员曹林毕业论文答辩的日子。经过7年硕博生涯,份投他终于迎来了这一天。向战

时光回到5年前的答卷9月3日,北京天安门西侧南长街南口。毕业经过集中一段时间研练某指挥系统,论文曹林和战友们把论文答卷写在阅兵场。份投望着装备米秒不差通过天安门那一刻,向战他心潮澎湃。答卷

同样是毕业论文答卷,6年前,论文“和平使命”军事演习,份投在黄沙漫卷的向战朱日和训练基地,曹林和战友们跟随战车实施机动化保障。答卷演习完成的瞬间,他把目光投向了远方,那一刻,他若有所思。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答卷,如今都汇聚到曹林的博士毕业论文里。它浓缩了时光的味道,镌刻着岁月的履痕,像一面镜子,映射过去,更照亮未来。

新年伊始,像曹林一样,又一批军校博士硕士学员即将毕业,奔赴祖国大江南北、座座军营。透过毕业论文这个视角,或许,我们能读懂当代军校学员给出的时代答卷。

毕业论文是理论与实践的叠加,经历了、思考了,内化为思想,才知道未来战场真正要什么、自己又能做什么

思维活跃,笑声朗朗……和博士学员曹林聊天,让人感觉眼前就是个年轻小伙。如果不是自我介绍,很难想象他是有24年兵龄、已44岁的沧桑汉子。

当过排长、连长,干过机关干事、助理员,做过工程师,对于在部队经历的十几个岗位,曹林都如数家珍。“越工作越感觉自己欠缺多,要学习的地方多,抱着学有所用、充实自我的心态,我在39岁时选择了读博。”他说。

“高龄”读研需要勇气,更需要热爱。曹林研究方向是军事运筹学,选择的论文是《某战斗工程效能评估》。其间,他碰上了一块“硬骨头”,攻关近两个月,都没有进展。

一天凌晨,伴着滴答滴答的时钟响动,窗外一道星光划过,他突然想到可以用博弈论进行权重分配。

一跃而起,睡意全无,梳理思路,修改论文,编写代码,仿真运行,一气呵成!那一刻,起床号响起,天亮了,他兴奋不已。

“没有一帆风顺的论文,但我相信坚持下去,思想之光会穿透迷雾,让人看到希望的光芒。”曹林说。

一份2021届毕业研究生学员关于毕业论文的调查显示,37%的学员表示“论文选题是个难点”,68%的学员表示“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过困难”,41%的学员认为“论文难在数据采集和分析”。此外,实验条件、过往履历等也是影响论文完成的因素之一。

记者在曹林毕业论文动画演示中看到,敌我双方攻守情况通过计算机转化成一组组数字,不同阵地布局方法清晰呈现,计算机利用运筹学方法进行评估,选取最优解。

读博4年半,曹林多次上高原、进军营,将部队战术战法融入仿真模拟中。他说:“我多次上高原实地考察,了解部队实际情况,就是想用我的研究去给高原官兵战斗力提升贡献力量。”

曹林说,毕业论文是理论与实践的叠加,刚开始方向比较模糊,很多见解有的时候甚至是导师塞给你的,但经历了、思考了,内化为思想,才知道未来战场真正要什么、自己又能做什么。

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学过的每样东西、遇到的每次困难,都将化为人生的积淀,帮助我们成长、走向未来

在博士生张浩天看来,课题研究可用“有心栽花”和“无心插柳”来形容,但研究的初衷和主线不能偏离,必须“有心栽花”。

张浩天毕业论文研究的是一项前沿课题。他所在的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是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院士领衔的团队。

一件事情重复1200次,会是怎样一种感觉?

“有时感觉实在太难,抬头望望天,找不到方向。”说起实验,张浩天苦笑,“相关学者进行类似实验时,一般不超过200次便可通过分析得到较理想结果,我的实验进行了不下1200次,通过数学统计方法对离散数据进行处理,才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记者亲眼目睹了张浩天进行某动态冲击实验。实验现场,“3、2、1,发射——”随着远程遥控开关按下,震耳欲聋的冲击声扑面而来,采集仪上波形即达峰值,信号瞬时收集,高速摄像仪器上,冲击下材料瞬间破碎的过程被完整地捕捉下来,整个有效加载时间不足1毫秒。

与冲击的瞬时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验准备过程的漫长。为了这不足1毫秒的有效实验时长,张浩天所在课题小组利用近3个月时间,将天然混合的不足5毫米的上万个材料按照类别进行人工分离。四五个人围在一起,张浩天和战友们常自嘲:“看,我们像不像街头巷尾围坐择菜的阿姨?”

“论文需要创新思维,但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实践。”其实,张浩天对待论文的这种精益求精早在3年前就展现出来了——

2018年5月至6月间,张浩天和战友们参加了某项多国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演。他和5名中方战友编入外军作业班组,克服水土不服、饮食不适、作业强度大等困难,与外军工兵协作,共同完成了联演任务,得到高度认可。

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能成长到什么程度,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人在迷茫中找到了灯塔,坚定地沿着初心的方向前行,但也有人走着走着就迷失了,需要导师和战友不断纠偏正向,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这个过程中,学过的每样东西、遇到的每次困难,都将化为人生的积淀,帮助我们成长、走向未来。未来某个时刻,这些经历或将派上用场、走向战场,绽放璀璨光芒、化为制胜力量。

面向战场某种意义上就是面向世界,科研攻关应该具有全球视野、国际眼光

“如果把无人机集群比作人的大脑,那么通信网络则是集群的神经系统。”谈起无人机,博士学员姚凯凌打开了话匣子。

无人机集群能够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中,执行抢险救灾、协同侦察等任务。无人机集群中的时间、频谱、算力等资源有限,如何对集群中的资源进行高效利用,使得通信网络能够顺畅工作,是姚凯凌致力研究的方向。

“科研攻关应该具有全球视野、国际眼光。”姚凯凌说。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通信大会可线上投稿。作为通信领域国际旗舰会议,其论文录用率仅约30%-40%,姚凯凌选取毕业论文中的相关章节进行深入阐述,幸运地被录用。

“说实话,我写大论文并没有太纠结,因为平时研究做得扎实,每个章节都有小论文做支撑,最后大论文才得以水到渠成。”姚凯凌说。

姚凯凌所说的国际眼光,对于学员李毅豪来说,是将目光紧盯网络空间安全,选择某项课题进行研究。

李毅豪说,实验时一个软件的测试可能需要十几二十个小时,在这期间可能会发现漏洞的情况,需要不间断地调整模型参数。

李毅豪给记者讲了一个细节。有一次,深夜开展测试实验,虽提前准备了泡面,但眼睛不敢离开屏幕,生怕疏忽了测试中出现的线索没能及时处理。注意力太集中就渐渐忘了进食,直到测试完成之后,饿的感觉突然袭来,他狼吞虎咽一气吃了3碗泡面。

当系统实现后,李毅豪不禁有了这样的想法:这项成果只在实验室的理想环境中应用效果较好,但是否能够真正地运用到战场网络环境中呢?

针对这个问题,李毅豪又一次开始了科研攻关,最终挖掘出19个公开软件漏洞。“看着自己的研究能够实实在在为国家的网络空间安全做出一点贡献,感到很自豪。”他说。

采访结束,记者和曹林走在校园的梧桐大道上,他手中刚打印出来的毕业论文还略带温热。曹林说,这薄薄的一本论文记录着他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学习时光,其中有导师、战友的帮助,也有家人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是啊,许许多多个像曹林一样的毕业学员即将启程。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强军大潮中,毕业学员们把他乡变为故乡,把智慧和力量投入新时代军营。这是他们的毕业论文,更是他们的时代答卷。

祝福他们,新年新征程上有新气象。

图①:2018级研究生毕业答辩现场;图②:钱七虎院士与学员交流;图③:学员开展工程机械实践。

图片由作者提供(■本报特约记者 朱桁冈)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