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塞罕坝的“绿色接力” 正文

塞罕坝的“绿色接力”

[热点] 时间:2024-03-29 05:25:2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34次
中评社北京6月20日电/据人民网报道,绿色接力车辆绕山体盘旋而上,塞罕坝车窗外整齐有序的绿色接力樟子松、落叶松树群不断交替出现。塞罕坝若不是绿色接力每逢遇到过路车辆,护林员都会举起黄色防火旗以示警戒,塞罕坝这片密密匝匝的绿色接力林海似乎就仅剩这满眼翠绿充盈其间。  塞罕坝机械林场,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绿色接力拥有世界最大面积的塞罕坝人工林。如按照株距1米计算,绿色接力塞罕坝的塞罕坝树可绕地球赤道12周。  面向这片112万亩的绿色接力苍茫林海,记者心中不断闪现一个疑问:塞罕坝的塞罕坝树真都是人工栽植的吗?  “不用怀疑。很多游客都像你一样产生过疑问,绿色接力作为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片林海完全是人工打造的,塞罕坝的树是我们一棵一棵栽上的。”解答记者疑问的是今年已经76岁的陈彦娴,她正是塞罕坝上流传甚广的“六女上坝”故事主人公之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城,似乎总少不了与沙土“相伴”。在北京北部180公里处,便是平均海拔1000多米的浑善达克沙地,北风长驱直入,携带大量尘沙席卷而来。有人曾形象地比喻: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子。  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听闻塞罕坝造林需要人手,为响应“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正在承德读高中的陈彦娴同宿舍5个姐妹商议后,决定放弃高考,背起铺盖卷奔赴林场。1963年,“六女上坝”,这一上就是40年。  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这是建场初期塞罕坝的真实写照。造林伊始,困难重重,1962年、1963年连续两年,塞罕坝造林成活率均不足8%。塞罕坝人很快找到了失败原因:外地苗木“水土不服”;要想造林成功,必须自己育苗。
【第1页第2页第3页】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