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沙健身“跑路”,传统健身房如何走出信任危机?

[焦点] 时间:2024-04-23 17:31:5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48次

    文|马莲红伴随着国内最早的跑路连锁房浩沙健身突然倒下,“健身房跑路”这一行业蚀骨之痛愈发尖锐,浩沙更为糟糕的健身健身是,消费者对健身行业的传统信任度在一次次跑路事件中每况愈下。失去消费者的房何拥护,对健身行业来说是走出致命的。为何健身房频频跑路?“预付卡”真的信任是杀死健身房的罪魁祸首?健身房又该如何度过这场信任危机?浩沙健身的倒下:被挪用的预付卡费才是罪魁祸首“老字号”健身品牌的轰然倒塌让消费者和行业人震惊。拥有一大批用户、危机几十家甚至几百家线下连锁店的跑路品牌,为何会在一夜间倒下?众所周知,浩沙浩沙健身从成立之初,健身健身就一直在采用预付卡模式。传统在外界看来,房何浩沙健身如今的走出境地是因为管理层未及时拥抱变化,甚至把过错归结为预付卡模式太落后。信任但实际上,母公司浩沙集团崩盘才是造成其一夜倒闭的主因。2011年12月,浩沙国际有限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持有及经营中国最大的室内运动服饰品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上市的泳衣品牌、第一个上市的瑜伽健身品牌暨第一个上市的健身产业品牌,其股价在2015年8月曾一度站上4.51港元/股的历史高位,当时市值逾70亿港元。但值得注意的是,直到浩沙集团全面崩盘,浩沙健身都一直并未被纳入上市业务板块内。2017年6月,在加盟战略发布会上,浩沙董事长施洪流还曾豪言宣布,两年内投入十几亿资金以打造浩沙运动健康生态圈,并向全国市场开放浩沙健身特许加盟,5年内实现“百城千店”的目标。浩沙董事长施洪流然而,实际上此时的浩沙国际已是强弩之末。据浩沙国际2017年底公布的财报显示,2017年营业额及毛利分别为人民币11.99亿元及5亿元,较2016年分别上升8.6%及下跌11.8%。毛利率为41.7%,同比减少9.7%。2017年公司流动负债总额相较2016年增长了近七成,从5.9亿元飙升至9.88亿元。不难想象,当遭遇沽空机构二次做空时,资金链紧张的母公司不得不动用了原本浩沙健身的储备金,甚至还有预付卡带来的短暂现金流。据浩沙健身前CEO吴承翰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在危急时刻,浩沙集团想到的办法是用浩沙健身的现金流去填股市窟窿,并通过快速卖卡模式换回现金流。不过股市窟窿高达12亿元,短期内根本填不上,五个月后,浩沙集团终于轰然倒下。健身房跑路:监管制度下的漏网之鱼比起连锁品牌,拿到钱就跑路的无良健身房才是让人们最为痛恨的。“现在报名就可以打半折”、“充值100送500”、“报名就送体脂秤”......大多数人在面对这样大力度的优惠促销时都不免会心动,但这正是不法健身房欺骗用户的诱饵,等交了一大笔钱成为会员后,某天再去健身却被告知店铺倒闭了。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分析报告,上半年全国共受理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14596件,投诉比重同比上涨1%,其中健身服务投诉7738件,投诉量同比上涨72.6%。消费纠纷主要集中在五大方面:一是办卡容易退卡难。商家通过宣传推出不同种类的优惠卡,吸引消费者一次性付款,事后又以各种理由不予兑现承诺,任意改变服务内容,如营业时间无故更改,改变服务设施或场所等,消费者预付款的余额无法正常消费;经营者不按照双方约定条款提供退卡、转卡服务,或者对于未约定退卡条款的拒绝退卡或设置退卡障碍。二是服务场所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致使消费者在服务过程中人身、财产受到损失。三是预付卡累计金额庞大,资金监管措施不力,安全难以保证。四是经营场所突然关闭或经营主体变更时,债权债务不做妥善处理,对消费者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引发群体投诉。五是经营者利用格式条款多方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减轻、逃避自身责任。目前传统健身房多采用预付卡、年卡、会员形式前置消费的行业,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用户预付的金额不是很高,一旦遇到商家侵犯权益的行为,维权的时间、经济成本都较高,消费者的利益无法及时挽回,只能等待漫长的维权。而这些跑路的健身房正是抓住了这一监管漏洞,甚至有一些不法商家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法,将开健身房变成一种非法圈钱的手段。还没开业就推销各种会员卡、预付卡,然后招一批不明真相的业务员,并许诺他们只要拉到人办健身卡,就会有很高的提成,等开业后集中发工资和奖金,一段时间后就卷钱走人,再换一个地方继续坑人。不少健身爱好者在健身房以预付卡付费金额多达数千元乃至上万元,一家健身房金额涉及多达上千万。严管“预付卡”,健身行业急于告别跑路时代从上面来看,不管是圈钱跑路的健身房,还是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的连锁品牌,似乎“预付卡”这个各大行业通用的营销手段,才是滋生问题的温床。该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这笔钱缺乏监管吗?不尽然。早在2012年,商务部发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明确规定,发卡企业应到商务部门备案,提交材料,记名卡不得设有效期,发卡企业应对预收资金进行严格管理,未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应予以退卡。健身房为会员办理的会员卡、预付卡等,理应遵守上述法律法规。但具体到发卡企业如何管理这笔资金?有没有第三方机构监管?似乎没有提及,就如同早期共享单车的押金一样,预付卡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一旦企业挪作他用导致资金链断裂就跑路。据健身内容平台GymSquare联合三体云动发布的《2018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门店转让和倒闭的核心原因中,现金流断裂的占74.7%。储值卡的现金流模式,让健身房的抗风险能力更弱,其中私教工作室是重灾区,半年到一个月为生存周期。在这样缺乏监管的市场模式下,消费者办预付卡更像是在下赌注,也因此对行业负面新闻极为敏感。好在,行业人和市场监管部门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一些健身房推出了按次付费模式,彻底摒弃预付卡模式,不过这只适用于中小型健身房,对于占地空间大、成本相对较高的健身房来说,按次付费并不划算,预付卡模式依旧会是首要选择。而各地的浩沙健身店铺也正在商谈转让事宜。就在不久前,浩沙健身(福建)陆续更名成“傲虎体育”,不论是已经办卡的会员,还是正在办卡的消费者,或者打算办卡的消费者,消费者参与的各家不同的办卡优惠活动,都是有效的,原有用户权益不会有任何变更,而且接下来办卡或者续卡还会有更多保障。除了浩沙健身,当地另外一些健身品牌也将陆续更名,傲虎体育方表示,他们希望通过把各个连锁品牌健身房统一成一个品牌,做到品牌互相担保。市场监管层面也在寻求出路,2019年1月1日起上海正式施行《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同时,配套实施文件《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实施办法》。消费者可根据相关文件维护权益,合理要求商家退卡,同时文件还明确了严重失信惩戒措施。此外,上海市还建立了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首创了全国由商家、银行和政府部门三方实时对接的协同模式。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