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民族民间舞评奖圆满落幕

[时尚] 时间:2024-02-25 20:26:3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0次

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民族民间舞评奖圆满落幕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荷花奖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选送的第届《涧溪春晓》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锋 摄

  10月26日至28日,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在山东济南举行。中国本次评奖,舞蹈舞评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民族民间满落幕济南市人民政府、奖圆中国舞蹈家协会、荷花奖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第届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中国山东省舞蹈家协会承办,舞蹈舞评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民族民间满落幕济南广播电视台、奖圆济南市舞蹈家协会协办。荷花奖

  2021年10月,第届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首次落户济南,中国今年10月,又再次在济南绽放。荷花象征了纯洁坚贞、高雅无瑕,又是济南市的市花,连续两届“荷花奖”落户济南,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舞姿舞韵在泉城舞动,也让泉城喜欢舞蹈艺术的观众和粉丝大饱眼福。

  有技术性、观赏性更有传承性、发展性

  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的参赛节目非常丰富,现场观众的反响也非常热烈。有的节目演出还没完,掌声就起来了。还有的节目正在演出,中间也不断爆发出阵阵掌声。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潘志涛称赞本届“荷花奖”的观感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最终,45部入围终评作品中,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选送的《马铃儿摇响幸福歌》、长春人文学院选送的《冰凌花》、上海戏剧学院选送的《江南》、新疆舞蹈家协会等单位选送的《爷爷的萨玛瓦尔》、北京舞蹈学院选送的《雪之子》、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选送的《冬》以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等单位选送的《涧溪春晓》分数排名位于前列(其中,《冬》《涧溪春晓》分数排名并列)。这些作品无论是从舞蹈的题材选择、作品样式还是表达方式等各方面,都代表了当下民族民间舞蹈的最高水准和发展方向。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舞蹈艺术起源早期,就具有祭祀、礼仪、社交、求偶、娱乐、运动等多重意义。尤其是在少数民族人民广泛分布的地区,其民族民间舞的传承和发展更是丰富发达,少数民族舞蹈家对于情感的表达更加直接、热烈、华丽。文艺创作要有文化传统“打底子”——本次评选,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世代相承的民族精神方面的舞蹈作品异彩纷呈,涌现出一大批取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色的舞蹈作品。这些舞蹈不只具有技术性、观赏性,更有传承性、发展性,将民族民间舞的创作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本届荷花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选送了《走进光里》《马铃儿摇响幸福歌》两支蒙古舞蹈,其中《马铃儿摇响幸福歌》以98.89分获得本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终评现场评委最高分。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从艺术性上给予《马铃儿摇响幸福歌》充分肯定,他认为这支舞蹈呈现的最终效果,代表了蒙古舞创作上的巨大的进步——这支舞蹈是一支男子和女子组合的群舞,舞蹈以“蒙古马精神”为主题立意,将传统蒙古民族舞蹈与走马竞技文化相结合,舞者既是骑士,又是骏马,还是青春热情的草原儿女。经过他们的演绎,把马的性格、风度、风采及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仿佛看到草原儿女把马铃摇响,纵横驰骋在一望无际的美丽草原。

  新疆舞蹈家协会等单位选送的新疆舞《热瓦普情歌》《爷爷的萨玛瓦尔》也备受观众喜爱,两部作品都洋溢着新疆舞蹈的热烈情感,而且两支舞蹈都充分利用了新疆地区特有的道具:前者利用了维吾尔族的弹弦乐器“热瓦普”,后者利用了当地的茶具“萨玛瓦尔”。

  最终,《爷爷的萨玛瓦尔》以98.46分的分数位居全部比赛舞蹈中的第四名,冯双白称赞道:“技术性、观赏性、传承性它都有,领舞的小男孩,还有其他所有的演员,脚下的动作实在是帅呀!”据了解,萨玛瓦尔舞是新疆地区独特的观赏性道具舞蹈,主要展现男性舞蹈家的力量与技巧。由于难度颇大,近些年面临失传,已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小我之情感窥见人世间的共同情感

  参加本届终评的节目中,有多支少数民族舞蹈,都凭借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征服了现场的评委和观众。一般来说,风格性非常强的民族民间舞,纯粹玩动作、玩风格就已经很有观赏性了,但是这些舞蹈在保留了浓厚的当地民族民间舞特色的基础上,以小切口表现大主题,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以一支民族民间舞展现恢弘无限的大图景,以小我之情感窥见人世间的共同情感。

  例如,长春人文学院选送的《冰凌花》和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选送的《冬》,是本届“荷花奖”舞台上两支亮眼的带有北方舞蹈语汇特色的舞蹈作品。《冰凌花》将寒风中坚韧不屈、傲然开放的冰凌花,与东北秧歌和扇子舞巧妙结合;《冬》将东北大地冬天的凛冽肃杀之美通过朝鲜族刀舞的形式展现,歌颂了人性之中的晶莹璀璨。最终,两支舞蹈分别以98.86分和97.57分的分数位于所有参赛作品中的第二名和第七名。除了新疆舞、藏族舞、蒙古族舞、朝鲜舞,本届参评的作品还涵盖了傣族舞、彝族舞、哈尼族舞、黎族舞、苗族舞等十余个民族之多的舞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主任、教授张晓梅认为,这些舞蹈将“歌、乐、舞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态”。

  海南省舞蹈家协会、白沙黎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琼海海桂舞蹈团选送的《日出日落》就是一支以黎族百姓女儿为创作源泉的活泼动人的舞蹈。作品勾勒出淳朴善良的白沙黎家妇女日常田间匆匆采撷归、采茶香的动人画面,用舞蹈的形式展现了她们日升而出、日落而息的生活场景。冯双白表示,“这支舞蹈的最后一个场景,好像一幅炊烟袅袅、日落西山的田园画卷,老阿妈在家里做好晚饭,等着干完活的姑娘们回家吃饭。虽然我听不懂黎族语言,但是感觉她喊的就是,‘姑娘们,回来喽!该吃晚饭喽!’”。

  云南省红河州民族文化工作团选送的《火塘》非常独特,作品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哈巴”吟诵作为整个舞蹈的音乐节奏,结合哈尼族的火塘文化,以舞代述,运用棕扇舞、猴子舞等舞种进行舞蹈编排,讲述了哈尼族人民围绕在火塘边,听老者讲述边疆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自己的奋斗和汗水成就更好的生活,走向美好明天的故事。

  以舞蹈语汇诉说当代现实主义故事

  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到今天,除了其本身具备的艺术性价值、观赏性价值,还有更加多元的意义及作用,肩负了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反映中国人民深刻的内心情感等任务。在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的舞台上,就有多部舞蹈作品,都与宽广深厚的现实联系密切。

  冯双白认为,能在本届大赛上看到这么多现实主义风格的民族民间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贴近现实的舞蹈编创难度很大,一大难点在选材和立意,二大难点就是如何把编导自身掌握的地道素材,及对素材精准而独特的认识,创造性地转化为舞蹈作品。乡村振兴、绿水青山、共同富裕是本届大赛中几个现实主义舞蹈立意的精妙之处,通过各地特色的民族民间舞,将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选送的《涧溪春晓》就是一支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的现实主义舞蹈。作品以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党支部书记高淑贞的真实事迹创作。表现了高淑贞带领村民,把混乱落后的三涧溪村建设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苦辣酸甜”的历程。舞蹈以山东“鼓子秧歌”为动作元素,把秧歌中的花伞变身为舞蹈中的农具,用当代视野和笔触,抒发了新时代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海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选送的藏族舞《扎西的蓝天梦》是全国唯一一所中职艺术学校入选本届大赛的作品。舞蹈为藏族男女群舞,以中国载人航天伟大事业为创作背景,借助藏族舞蹈中经典的“甩袖舞”等舞蹈形式,讲述青海青少年传承航天精神,点亮航天梦想的生动故事。

  此外,云南演艺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歌舞剧院选送的傣族舞《太平有象》则以2021年轰动全网的大象迁徙的壮丽之旅作为素材,以半裸的男子群舞的方式,以云南特点鲜明的傣族嘎光舞蹈元素为主基调,神奇诠释了亚洲象北迁南归之旅。在带给观众奇妙且无尽的想象的同时,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敬畏和拥护。西藏昌都市康巴文化艺术团选送的藏族舞《长毛岭·守鹿人》用舞蹈的形式,讲述藏族老阿妈向秋拉姆从15岁时起,守护高原生灵马鹿48年的真实感人故事。

  注重编舞的“荷花奖”,将各民族民间舞蹈汇聚一堂,通过兼具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气息的多样性舞蹈,彰显着中华民族绚烂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情。近些年,中国的原创舞蹈创作一直在突飞猛进地发展。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央视春晚,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谍战舞剧新巅峰,还有根据传统文学改编的《红楼梦》等舞剧屡屡火出圈,在登陆山东省会大剧院等全国各地的剧院进行商业演出的时候,更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这也从侧面验证了中国舞蹈艺术本身不仅有了长足的进步,以舞蹈作为主要表达手段的舞台艺术,也逐渐成为新时代艺术爱好者喜爱和追捧的对象。

原标题: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民族民间舞评奖圆满落幕

值班主任:田艳敏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