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民营经济转型必须迎难而上 正文

民营经济转型必须迎难而上

[知识] 时间:2024-03-28 19:07:4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60次
  中评社北京12月2日电/随着改革的民营推进以及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民营企业受到的经济冲击比较大,面临越来越多的转型困难。应当说,必须民营企业遇到的迎难困难确实有一些历史原因,但是而上更主要还是经济转型升级阶段的必然现象。  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社评表示,民营2001年入世到2008年期间,经济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转型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必须带动重工业发展。迎难但是而上,为了抵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民营中国走上依赖基建与地产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抬高制造业成本、转型经济结构脱实向虚,过早出现了“去工业化的现象,表现在民营企业结构上,就是过多企业依附于基建与地产等行业。  在此期间,宏观经济逆周期管理形成了相对一定的方式,国民经济又处于高速增长期,所以企业造成一种漠视周期的经营惯性,经营上以扩大产能、快速突击降低价格为主要模式,铺摊子、上规模、高杠杆,都是企业习惯行为。同时市场治理也不够规范,导致很多民营企业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不合规合法的问题。  文章分析,这一粗放式发展方式下,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以后,从经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入改革经济体制,民企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受到多重压力。  首先,中国开始重视杠杆率过高的风险,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并对地产业采取严格调控措施,禁止炒作。在这个过程中,为避免资金流向这些领域,防止脱实向虚,对影子银行进行了严格治理。一方面,基建和地产投资因融资受限减弱后会影响一批产业依附性的民企,另一方面,严重依赖高杠杆的民企也受冲击。  作为改革的目标,中国政府主动防范风险、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并减少对“大水漫灌”式的投资依赖,经济扩张速度会放缓,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这是一个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竞争力弱的企业会被逐步出清。  在周期增长之后的转型期,企业不仅要遭受市场规律的清算,还面临中国制度升级过程。也就是说,民企不仅面临结构与产业升级,还要承受新的制度环境带来的压力。中国政府正在构建一个法治化、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企业必须合规合法,公平竞争,同时扩大开放引入更多外资企业提高竞争水平。这必然大幅增加民企合规压力、合规成本与竞争挑战,会有很强的不适感。  最近几年,舆论经常讨论的所有制歧视的主要集中在融资问题,即中小企业(主要是民企)融资难、融资贵。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全球性的长期存在的现象,最近几年中国企业更增加了双重转型压力。首先是中小企业面临出清压力与转型升级挑战,风险急剧增加,按照市场规律,必然很难融资或成本很贵;其次,长期适应投资驱动与粗放发展的金融体系本身也需要转型,重构一个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体系需要时间。  目前,民企通过银行信贷与发债融资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信用风险过高,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是债券市场屡屡爆雷产生的后果。  文章指出,随着混合所有制的推进以及央企不断重组整合,国企正在强身健体。此前过多信贷主要流入以国企为名的地方平台。这也是正在刹车的领域。但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整个经济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尤其是互联网平台经济与制造业受益于此,也不能完全否定。  文章最后说,,周期清算、结构转型、制度转型以及外部环境恶化等因素对竞争力本身较弱的民企而言,会产生生存困境。所有的市场主体与政府一样都面临转型挑战,大家只有实事求是,回归到企业本身,通过管理变革、勇于创新,提高效率与竞争力,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创造中国经济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