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文化周刊 | 海口有条“三亚街” 正文

文化周刊 | 海口有条“三亚街”

[百科] 时间:2024-04-26 07:46: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08次

原标题:文化周刊 | 海口有条“三亚街”

描绘旧日三亚街周边景色的三亚街画作《家乡老宅屋》。 郑志雄 绘

■ 石梁平

癸卯年春,文化海口骑楼老街游人打卡“火爆”,周刊游客们的海口好奇眼光被市井生活牵引着,从水巷口闯入振东街,有条再到“三角庭”,三亚街平日里少有生人光顾和鲜为人知的文化“三亚街”,也热闹了起来。周刊

此海口“三亚街”与彼“三亚市”一南一北,海口论渊源,有条应是三亚街巧合。考证发端,文化作为海口地名的周刊“三亚”古已有之,位于海口古渡口所在的海口一隅,演变脉络清晰。有条

“三亚街”分上、下两段,以一座古庙为界,故称“上下街”,长约一里多。乾隆四十二年立于此间庙中的《芳流奕祀》石碑有载:“所城东通津坊,前名迈本,近称三亚,属海口一图。”

隶属于“海南卫”的“海口所城”始建于明初,至立碑的乾隆时期,约有400年。“通津坊”在城东,查看明末舆图可知,当时除府城和海口所城外,地名多用俚语标注,“迈本”应为俚语,今称“临高语”,应是当年较普遍使用的语言,也是先来为主的迁徙者的生活印迹之一。旧时琼北地区分“讲黎(俚)”“讲客”的区域或人群,“讲黎(俚)”即操临高语之意,“讲客”意为讲海南闽语,相对于前者,“讲客”的人是后来为客,移民到来的先后顺序不言而喻。

200年前清代碑刻记录的“前名迈本,近称三亚”,也是居民结构变迁的一个实证。而“通津坊”一名,直到民国时期还常有人提起,如今市民耳闻口传的只有“三亚”。

因何得名为“三亚”?笔者查找资料及走访当地长者后,基本理清了由来,主要说法有二。

一是因为旧时海口所城的北边和东边有二水环绕,交叉于此,即今美舍河口(俚语之名)与海甸溪交汇,形如“丫”字,为所城东的古渡口,由此可通往府城官衙前及各津渡;二是因为振东街自所城东门发展而形成“闸门”旧地和水巷口,振东街与东门塘边的“塘边路”交会于今三亚街首,形成一个三角庭地带,呈“丫”形,“丫”与“亚”谐音,故此街被文字记录时,便用“亚”代替“丫”。

水路与陆路的地形、地貌,都为“三亚”地名的由来,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

过去,三亚街一条石板路贯穿三角庭至白沙坡(今和平桥南边),再向东通往新埠岛对岸水边,进城必经此唯一通道。

三亚街两边老宅林立,街尾濒临古渡口,几十年前,市民在此乘船,向北渡过海甸溪,可到对岸的海甸岛过港村康公庙;往东过一小桥,可通和平南路末端。

三亚街上的郑宅很引人注目,三进院落,是海口画家郑志聪祖上买下的,而今五世同堂,过年时,临街门前张灯结彩,让三亚街有了厚重的年味。

三亚街未曾老去,或许它可与骑楼老街一道,将来为椰城海口加添韵味。(石梁平)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