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青铜编钟、看三星堆黄金面具 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亮相上海六大场馆

[综合] 时间:2024-04-26 08:38:5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24次

原标题:敲青铜编钟、敲青看三星堆黄金面具 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亮相上海六大场馆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6月12日报道:今天是铜编“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在上海拉开帷幕。钟看中国展亮自全国31个省(区、星堆相上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0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创作的黄金海1500余件(套)作品,分别在上海六个场馆展出,面具集中向市民游客展现中国传统工艺成果。传统场馆

在主场馆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内,工艺一位刚满3岁的邀请小朋友敲响了湖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项绍清创作的青铜编钟,古老又悠扬的敲青声音在场馆内回荡。展厅综合展示纺染织绣、铜编雕刻塑造、钟看中国展亮家具建筑、星堆相上金属加工等12个门类、黄金海近500件(套)传统工艺作品。面具

位于展览入口处,由上海34位“海派玉雕”传承人共同创作的《初心之地大型玉雕摆件》尤为引人注目。作品选取上海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旧址、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代表宿舍旧址和《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新青年》8卷1号等建党时期重要革命旧址和珍贵文献作为创作对象,通过圆雕和深浮雕手法,以写实和装饰性的玉雕语言,艺术性表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之地”。邀请展结束后,该作品将捐赠给中共一大纪念馆。

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份国礼”的《景泰蓝和平鸽装饰盘》与《景泰蓝敦煌图案大盘》《景泰蓝飞天大盘》一起展出。它们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常书鸿的女儿常沙娜在林徽因的指导下设计制作的景泰蓝。作品颜色鲜艳,图案极具民族特色。展览主会场策展人、吴中博物馆馆长陈曾路表示,这几件作品既能够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又能将在传统工艺美术方面的一些重要人物联系起来。

传统工艺中的器具制作,虽然与人们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门类之一。展览中,既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邢伟中的《唐皇携妃图扇》,细拉花及烫烙画传统技艺精湛,也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斫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华一志的古琴“古月龙吟”,独特的“七星轴”与音孔设计改善了古琴换弦及音响难题。“只有在坚守传统中不断追求创新发展,才能做好非遗的活态传承。”华一志告诉记者,这把“古月龙吟”,从开料至成琴均由自己手工完成。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他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创新。比如为了让每个演奏者能独立进行换弦和调音,传统两个固定雁足演变为七轴,采用七个独立的可无极调音并能自锁的木质弦轴,作人字形排列,并于2015年获国家专利。

将68个废弃易拉罐变苗族头饰、花20万自制纯手工三星堆黄金面具,这些出自年轻人之手的作品创意倍出,不仅惊艳了网友,令现场观众称奇。在展览“掀起当代国潮”空间,观众可以看到当下年轻人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的热爱。策展人之一、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总监章莉莉认为,这是中国国力强盛、文化繁盛之后,年轻人为中国文化感到自豪,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现的一种现象。在她看来,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我们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关注中国的传统工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对传统工艺进行传承、创造”。

此次邀请展将持续到7月11日,主场馆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是综合展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展出编织扎制、剪纸刻绘等作品,浦东新区金桥碧云美术馆展出服饰制作等作品,虹口区抱朴美术馆展出纺染织绣等作品,杨浦区毛麻仓库展出家具建筑、金属加工、文房制作、印刷装裱、器具制作等作品,闵行区上海海派艺术馆展出雕刻塑造、陶瓷烧造、漆器髹饰等作品。

(包永婷)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