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广东种业,向新向兴! 正文

广东种业,向新向兴!

[休闲] 时间:2024-04-19 12:15:2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92次

  “解决吃饭问题,广东种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向新向兴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广东种业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向新向兴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广东种业种源自主可控。向新向兴”习近平总书记对种业振兴念兹在兹,广东种业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向新向兴为种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广东种业

  作为农业“芯片”,向新向兴小小的广东种业种子连着“国之大者”。保护利用、向新向兴创新求变、广东种业聚集人才、向新向兴攻关“卡点”……南粤大地上,广东种业种业发展如种子破土,充满活力、势不可挡。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

  广东以种源保护、鉴评、品种培育为重点,大力实施“粤强种芯”工程,种业振兴工作初见成效,种业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农学院合作构建植物全基因组分析平台,支撑植物基因组学分析与编辑,加速生物育种创新。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国家农作物、畜禽、水产种业专业化平台阵型,聚焦种源保护与开发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提高分子育种效率、加大种质资源及数据信息共享力度提供基础支撑。

  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市场和不断优化的创新发展环境,广东已培育农作物持证种子企业290家,其中全国种子销售收入前十强企业1家,全省每年进口蔬菜种子占全国70%以上。10家(次)畜禽企业、12家(次)水产企业入选国家种业企业阵型,数量分居全国第一、第二位。

  在广州、深圳等地,众多国家级种业创新平台崛起成为种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刘耀光、林浩然、吴清平、陈瑶生等一批顶级种业科研团队汇聚,为广东种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聚焦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广东连续11年将种业列为省政府重点工作,每年落实省财政资金3亿元,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加快推进广东种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7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新一批超级稻品种名单,“青香优19香”“品香优美珍”“川康优丝苗”“泰优808”等品种上榜,由广东育成或参与育成的超级稻增至36个,占全国总数的28%,名列全国第一,成为广东种业迈向更高水平的佐证。

  如今,一个个重大种业创新平台巍然耸立,一批批高水平种业人才汇聚,一家家种业创新型企业星罗棋布……昔日靠种子贸易起家的广东,正加快建设中国种业创新高地。

广东水稻种子“旅月”归来后发芽。

广东水稻种子“旅月”归来后发芽。

  护好用好种质资源“芯片”

  “黄华占”连续五年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籼稻品种、育成世界上首个龙眼荔枝杂交新品种“脆蜜”、在全球率先运用“基因组设计”实现马铃薯杂交种子替代薯块繁殖、“广明2号”配套系实现国产白羽肉鸡零的突破、率先突破黄唇鱼等多个品种的人工繁育技术……近几年,广东种业交出拥有众多“第一”的亮眼成绩单。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我省聚焦关键领域持续发力,扎实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推进种业创新攻关的强大合力,打造种业创新攻关大省。”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广东正持续优化种业创新体系,从种业全产业链各环节入手攻克难点堵点。

  ——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聚焦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两大核心”,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在粤西的茂名湛江等地有一种全身羽毛卷曲,神似“麒麟”的卷羽鸡,其长势快、皮脆肉香,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遗传资源,曾因养殖量少濒临灭绝,保种数一度跌至不足200只。广东海洋大学教授杜炳旺自2011年开始抢救保护和育种研究工作,在省市有关单位支持下,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及地方企业合作,选育出黄、白、黑卷羽3个品系,并从分子水平对卷羽性状基因进行了精确定位,相关科研成果国际领先。

  “要让卷羽鸡‘活’起来,资金问题是保种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杜炳旺介绍,今年6月,“粤西卷羽鸡”正式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和鉴定,在市场化推广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截至目前,广东已建成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四大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库以及一批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原生境保护区、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水产原良种场,大批珍稀特有种质资源得以保护。与此同时,启动建设水稻、蔬菜核心种质资源DNA图谱库、主要畜禽品种DNA指纹特征库和重要水产养殖品种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在种源精准鉴定和共享利用上迈出新步伐。

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广州)。

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广州)。

  完善种业创新体系“版图”

  ——推进种业创新要素集聚。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广东聚力推动攻关创新平台升级、人才团队配置优化。

  放眼全省,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基因库、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猪种业工程中心、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种业创新平台呈点阵式分布,为广东种业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广东汇聚起一批顶级种业科研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团队突破石斑鱼、罗非鱼等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关键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团队建成我国最大的野生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中山大学教授陈瑶生团队聚焦地方猪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新种质资源,支撑生猪种业自主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耀光表示,“我们团队目前正聚焦水稻等作物的重要性状分子遗传基础研究和分子育种新技术研发,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基因编辑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茄子育种家方木壬在田间查看品种长势。

茄子育种家方木壬在田间查看品种长势。

  ——培育重大突破性新品种。广东培育出一批农作物、畜禽、水产优新品种,占据全国较大市场份额。

  水稻育种造就“中国籼稻,广东种芯”的“粤稻现象”。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6个常规籼稻中,4个为“广东造”,2个为“广东芯”,累计有12个(次)品种入选国家优质稻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占比22%,“泰丰优208”“美香占2号”连续3届入选金奖。

  “广东水稻育种全国领先,每年能开展两季育种,不仅有品种,还有理论,有‘灵魂’育种家,要在广州、深圳加速建设国际黄金育种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周少川表示。

  广东自主选育的冬节瓜、菜心、紫红茄等特色蔬菜在多个省份大面积种植,推广至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蔬菜育种已由综合性状提升转向更优质、更抗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谢大森表示,为了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要加强功能保健、赏食兼用、加工专用及设施专用品种的选育工作。

  在畜禽和水产方面,全省累计育成畜禽新品种(配套系)36个、水产新品种40个,分别占全国总数15%。多个品种实现突破,解决了种源依赖进口的问题。目前全省年产种猪80余万头,约占全国10%;年均供应黄羽肉鸡种鸡近2400万套,占全国50%以上;年产水产养殖苗种8000亿尾,占全国50%以上。

由广东自主选育的“美香占2号”成为优质稻代名词。

由广东自主选育的“美香占2号”成为优质稻代名词。

“广明2号”实现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零的突破。

“广明2号”实现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零的突破。

  夯实企业市场主体“地基”

  位于广州的绿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首家上市的蔬菜种业企业,今年在全国范围内收购多家种业产业链企业,以并购、投资支撑版图扩张。

  走进其南沙研发基地的育种大棚,各种番茄长势旺盛。“育种工作万里挑一,基地仅小番茄一年就要筛选三千多个品种。”绿亨育种研究院院长助理赵晨透露,“公司在科研用地上得到支持,已建起华南种子研发基地、种质资源库,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让我们安心扎根。”

  为了推进种业企业做大做强,广东成立省种业振兴股权投资基金,广泛吸引社会、金融资本投入,推进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早在2021年7月,广东省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围绕“粤强种芯”目标,以“种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路径,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以资本助力打通种质资源、技术攻关等产业“卡脖子”问题。

  今年初,成立不足两年的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登上福布斯2022年新晋独角兽榜首。该公司注册资金高达103亿元,由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现代种业发展基金与温氏集团、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组建,旨在打造世界前三的头部生猪种业龙头企业。

  在深入推进科企合作上,广东积极推动华南农业大学与温氏集团、中山大学与壹号食品集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佛山新广农牧公司等20多个单位签订深度融合协议,共建研发平台,形成以生物育种为主、实体化运行的育种创新联合体,推动商业化育种能力提升。

  在强化种业金融扶持上,各大金融机构聚焦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举办融资对接会、出台专项政策和专属金融产品……持续加大对生物育种、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等重大项目的贷款投入。截至2023年7月底,广东省对种业经营主体授信金额累计近9000万元。

  通过持续优化政策环境、促进企业承担重大科技攻关、推动种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广东种业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涌现出绿亨科技、和利农、鲜美种苗、广良、新广农牧、海大等种业龙头,种业创新型企业集群成为种源安全、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支撑。

  “种业高质量发展应遵循育种创新规律和产业发展特征,要集聚长期性和全局性,探索推行长期稳定的支持政策,深度激发种企创新活力。”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广东畜禽种业集团成立于2021年,其种猪业务板块集中在中芯种业。

广东畜禽种业集团成立于2021年,其种猪业务板块集中在中芯种业。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闭环”

  成果转化是促进种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广东持续畅通种业科研成果转化渠道,激发种业人才创新活力,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闭环”。

  在广州、深圳等地,众多种业创新机构崛起成为种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主力军。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今年通过水稻品种使用权转让的方式与多家企业签订成果转让协议,转让“金香”“象竹香丝苗”“粤芽丝苗”等品种使用权15项,转让金额超1500万元。“在成果转让过程中与企业共同探索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转让方式,实现科企合作共赢。”该所所长何秀英介绍。

  深秋时节,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部)柯木塱示范基地内,5000多个优新农作物品种生机盎然。每年12月份,“开在地里的种业盛会”广东种业大会都在此召开。大会连续举办21届,累计展示全球优新农作物品种超11万个(次),为种业竞争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展示平台。

  从柯木塱出发,广东良种引进服务有限公司“碧绿翡翠”节瓜、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千禧小番茄”、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百甜15”等上百个品种畅销全国。

往届广东种业大会田间品种展示现场。

往届广东种业大会田间品种展示现场。

  截至目前,广东共建有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示范基地43个,日益完善的展示示范网络进一步加速了种业科技成果转化,有效促进以种业为核心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12月12日,第二十二届广东种业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田间展示品种超5000个,参会企业超1000家,设置开幕式、广东种业创新发展论坛、生物育种论坛等系列论坛研讨,设置广东种业振兴成果展、都市现代农业展示场景等系列展览展示,涵盖“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大种业,涵盖“种业+农技+农机+服务”全链条。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种业振兴基础良好,但面临种质资源利用率不高、种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短板。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对种业振兴的部署安排,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种业支撑“百千万工程”,聚焦我省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发挥资源优势,以种业创新夯实乡村产业振兴基础。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抢抓新一轮种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广东正坚定自信、乘势而上,加快打造种业强省,为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提供更加强劲的种业支撑。

往届广东种业大会田间品种展示现场。

往届广东种业大会田间品种展示现场。

  【记者】张植宏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