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75后”接了“80后”的班,全球直升机技术发展一地鸡毛

[休闲] 时间:2024-04-28 15:36:4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43次

    

原标题:“75后”接了“80后”5后班,全球直升机技术发展一地鸡毛

    

    

11月16日,原创航空工业微博官宣AC313A直升机完成首次高原试飞并返回景德镇吕蒙机场。接后机技鸡毛在外有热点地区冲突不断、全球内有国产战机在迪拜航展大出风头的直升展地当下,这则消息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5后甚至平时不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原创根本就不会知道此事。

但对于直升机界来说,接后机技鸡毛这仍然算是全球个有价值的消息,因为中型直升机这个曾经一度十分火热的直升展地领域,已经许久没有什么值得一说5后新闻了。

图片来源:航空工业

2023年7月17日,原创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向匈牙利空军交付了两架H225M直升机,接后机技鸡毛这两架直升机是全球双方2018年签署的16架多用途运输直升机采购合同的一部分。匈牙利空军订购的直升展地这16架H225M将用于替换老装备,而被H225M替换的是——米-17。

2023年1月1日,匈牙利空军以原第86直升机基地为基础组建了一个运输直升机营。组建之时,这个营的兵力可谓捉襟见肘,其仅有的装备是5架米-17,这点兵力连一个直升机连都凑不够。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原第86直升机基地的装备老到了不得不退役的地步,该基地原本装备有5架米-8T和7架米-17,但其中7架在2021年时全部5架米-8T和2架米-17退役,以至于只给运输直升机营留下这点家底。

按说,在装备缺编的情况下购买新直升机填补空缺、并逐步替换掉还在使用的老旧机型再合理不过,但如果考虑到匈牙利空军换装前后的两种机型的设计年代,这次装备更新就颇有点让人挠头了。

米-17对于中国人来说想必并不陌生,这种直升机曾一度是中国陆军航空兵的中坚力量,而它的研制年份或许比很多人想得更早:1981年。如果要上溯到米-17的前身米-8,那更是彻头彻尾的老古董——早在1964年,第一架米-8就已经试飞成功。相比于俄罗斯的“河马”家族,H225M对大多数人是个相对陌生的名字,不过说起这种直升机的前身肯定就没人觉得不熟悉了:H225“超美洲豹”。

而从H225,或者用它更广为人知的名字AS332/AS532来说,其古董程度比起米-17甚至还略微更严重一些,1978年第一架“超美洲豹”就已经飞上蓝天了,而“超美洲豹”的前身SA330“美洲豹”则于1965年进行了处女航。

好嘛,敢情匈牙利这波是让“75后”接了“80后”的班,而这俩设计年龄已经四十多岁的大爷,根子上居然都是“60后”。不过,您还别嫌老,还不打折,这种情况在近些年来的军用直升机领域一点都不鲜见。

且不说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这两个直升机大户一直在“阿帕奇”、“休伊”、“黑鹰”和“眼镜蛇”系列上兜兜转转,除了CH-53K因其吨位和价格博人眼球以外,美军近些年来最具有创新精神的直升机竟然是空军用来“打杂”的UH-72A“勒克塔”。而这个UH-72A,事实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这种直升机事实上就是空客直升机公司的H145,而H145又是用H135和BK117拼接出来的,前者是德国MBB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研制的Bo108的改进型,后者由MBB与日本川崎重工于1976年开始联合研制,敢情美军的“新”机型血缘也能追溯到70年代。

呃,既然说到日本的直升机,就不得不说说陆上自卫队的新玩意UH-2。2021年,日本陆上自卫队敲定了替换已经使用半个世纪的UH-1J的新机型,这种被称作UH-2的机型由日本斯巴鲁株式会社和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联合研制……嗯,联合研制?这种直升机不就是贝尔412EP的日本许可生产型嘛,而且它替换的UH-1J,实际上也是贝尔412……

好嘛,合着优又是用“新的老机型”替换“老的老机型”。相比之下,日本的老冤家韩国也没能免俗。2010年,韩国宣布国产新型通用直升机KUH-1“完美雄鹰”首飞成功,然而无论韩国如何自吹自擂,明眼人一看这种直升机就是SA332“美洲豹”的仿制和改进,如果说有什么特别显著的区别就是因为采用了不同型号的发动机而导致动力舱显得更加突出。

如此看来,AC313A能够顺利发展,着实算得上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直升机工业的一股清流。虽然AC313A名义上算是同为“60后”的SA321“超黄蜂”的深度改进,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除了动力构型以外这两个不同时代的机型已经完全没什么关系了——至少,AC313A重新设计了机身,相比于从米-8到米-17、从“美洲豹”到H225M那种一眼就能看出设计继承关系的已经是质的差距了。更何况,除了AC313A,中国的两大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哈尔滨和景德镇还推出了直-10、AC352/直-15、直-20等新机型,哪怕在发展相对不那么保守的轻型直升机领域也没抱着直-9和直-11这两个法国技术的老东西吃老本,

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直升机发展进入了彻头彻尾的“低谷期”。相比于各新老航空工业国家在高级教练机、战斗机、运输机乃至大中型无人机领域层出不穷的新花样,直升机领域的实际进展可谓乏善可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不难理解:直升机这东西本来就难以有什么技术革新,类似于“快速黑鹰”、卡-92、X-2一类采用新构型的高速直升机不是因技术困难停止发展,就是仍在试验之中。而传统构型的直升机无论在动力、材料、机载设备方面再如何改进,也没法在飞行速度和载荷能力这两条决定性因素上有什么突破进展,所以除了有意愿发展直升机技术、以此推动本国航空技术发展的国家以外,其他国家自然是选择将已有成熟机型“凑合着用”。省钱嘛,不寒碜。

当然,在直升机这块自然也有“知道上进”的,其中土耳其这个素来以办事不靠谱著称的国家,竟然算是成绩突出。

近几年来,土耳其接连推出了多款国产直升机,其中虽然有T-70(土耳其改进的S-70“黑鹰”)和T-129(土耳其版的A-129“猫鼬”)这种事实上就是国外成熟机型的国产型号,但T929的首飞使得土耳其成为少有的研制成功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国家,T625和T925两款不同吨位的中型直升机则完善了土耳其国产直升机的体系,并且技术水平不低。上述诸型直升机的研制,使土耳其成为除中国外仅有的在通用直升机、运输直升机、武装直升机领域全面开花的国家,虽然其国产直升机谱系既不如美、俄、欧(法国+德国)这“御三家”也不如中国这个后起之秀,但比起其他国家来说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水平——至少,没像印度一样好不容易搞出来个“北极星”却还三天两头摔机。

或许,直升机这个几乎所有人都因其安全性和速度而恨不得将其从航空器中除名、却又难以摆脱其特有的垂直起降能力带来的便利的劳什子,其前途命运将依赖新兴航空工业国家的投入,除非是传统航空强国在采用新构型、在主要指标上比起传统构型直升机有质的提升的新玩意能早点上天。

不过也没必要对这种航空器的前途命运太担忧,毕竟不依赖跑道加速就能飞上蓝天、能让任何一片空地都能成为机场一直都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更不用说各国武装力量目前还得让直升机继续干那些脏、苦、累、重的零活。技术保守的时代最终会过去,当突破性的技术革新应用到直升机领域后,未来“一树之高”的战场上活跃的将不再是那些已经让人看倦了的身影。返回,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