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敢拍,一个敢播!豆瓣 9.5,好久没看到这么真实的医疗纪录片了……

[探索] 时间:2024-04-30 03:32:1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71次
本文作者:粥粥

医院,个敢敢播阶梯会议室,拍个片一条通道划分出内科和外科的豆瓣「楚河汉界」。

左边是好久以新生儿科为首的内科专家;右边是外科医生团队。

穿着蓝色刷手服的医疗外科老大摘下眼镜,对着内科医生放话:「你把她接回来的纪录,你要负责到底。个敢敢播」

内科医生双膝紧闭,拍个片举着话筒侧身,豆瓣缓缓表明内科态度:「下一步……稍微做一下……控制这个肺炎。好久」

闻言,医疗外科老大坐不住了:「你别『稍微稍微』,纪录你把她感染先控制住,个敢敢播然后把她慢肺的拍个片情况评估好了!交给我,豆瓣我保证她活。

图源:纪录片截图

说这话的,是胸心外科大佬陈欣欣。这场看似针锋相对的内外科之争,实际上是陈欣欣向内科医生的一次求助。

这场多学科会诊上,他们讨论的是一名 15 个月大的患儿,因 28 周早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且患有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CAVC),患儿呼吸困难,体重只有 5.5 公斤。

从陈欣欣的专业角度判断,手术刻不容缓:「如果不做心脏手术,孩子的缺氧、肺炎永远不会好,慢慢就把孩子拖死了。」

而手术前,必须尽量控制住患儿肺炎,改善肺功能,为手术争取机会。不然,如果在肺炎严重的情况下贸然开胸手术,患儿术后大概率要靠 ECMO 才能维持生命。

打破对医生的刻板印象

这是由深圳卫健委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纪录片《闪闪的儿科医生》第一集里的画面。

播出三个月,《闪闪的儿科医生》B 站播放量超 1.5 亿,站内评分达 9.9 分,豆瓣开分 9.5 分。

主打真实,这档医疗类纪录片却又没那么严肃,片中的医护人员不再只有「白衣天使」这个唯一形象。

图源:B 站截图

「当时导演跟我沟通,我说:『你就跟着我,真实地拍摄。』我这个人,第一不设定情节,第二不摆拍、不重拍,都是真实的。我的风格就是这样,比较真实,讲话比较直接,有时比较霸道一点,可能跟平常看到的医生不太一样。」陈欣欣说。

他是深圳市儿童医院胸心外科特聘教授,做心脏外科医生 37 年,手术超过 1.1 万例,成功率达 98.5%。

在门诊,陈欣欣接诊了一对三十来岁的夫妻。妻子怀孕 23 周,体检查出胎儿患有心脏房室间隔缺损(部分型)。

陈欣欣判断,患儿出生后的心脏手术难度不大,术后与正常人无异。对这位首次怀孕的高龄产妇,他建议保住这个宝宝。

听毕,这对夫妻陷入了纠结。丈夫提问:「能不能测测看是哪段基因导致了这个病?」妻子则在想孩子的术后生活:「上学报名是不是还需要跟学校报备?」

在陈欣欣再三强调「术后与正常人没有差别」后,这对夫妻仍是犹豫不决,尽管医生已经给出了 99.5% 手术成功率的保证。

于是,他单刀直入:「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答案,你才想生啊?」

图源:纪录片截图

医生也是有脾气的。在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焦燕华的门诊,有许多咨询孩子生长发育问题的家长。有人因为孩子比同龄人矮了一些,就强烈要求注射生长激素进行干预;也有家长在听到孩子身高可能不足 1.5 米,需要注射生长激素时,连连拒绝。

「医疗不是根据家长的意愿来的,」焦燕华说,「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医生。」面对家长不合理的请求,她习惯将视线转向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个不停,浑身都散发着拒绝的气息。

图源:纪录片截图

蹲守 11 个科室,跟踪了 10 名重点人物,摄制组绘制出一幅儿科医护的群体画像。除了个人风格鲜明的「白帮老大」陈欣欣医生、「不听话的医生」焦燕华,片中还有人送外号「闪电」的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王靖生。

既是因为他手术速度快,15 分钟就能完成开颅、清除血肿、止血完毕的操作,也是因为他说话不像其他外科医生那么雷厉风行,尤其是发微信时,一字字语音输入的样子,像极了动画片《疯狂动物城》里那个名为「闪电」却语速极慢的树懒。

图源:纪录片截图

同样在门诊,有一位因不相信「尿床需要手术治疗」,飞去北京拍片,又再来门诊复查的患儿母亲。在听到王靖生仍然给出做终丝切断术的治疗意见后,哪怕「闪电」王医生已经加快语速再三强调手术的必要性,她还是不说一语,直接起身,拂袖而去。

对此,王靖生只能坐在座位上,长叹一口气。

真实得让人喘不过气

兵荒马乱、鸡飞狗跳,儿科门诊的种种日常,都被摄像机事无巨细地拍摄下来。

身处儿童医院分贝最高的地方,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宋宁会让患儿在治疗前亲手玩一玩治疗器械来打消恐惧。「我们先试一下」是宋宁的口头禅。尽管如此,在看牙 10 分钟,谈判 1 小时的儿童口腔科,宋宁免不了成为患儿拳打脚踢的「出气筒」。

图源:纪录片截图

急诊外科主治医师黄子龙受封「六边形战士」,他处理得了小孩手指压伤,也教得了 16 岁男孩的翻包皮,还能三种语言切换自如地接诊外国患儿。即使忙得打转,面对疯狂哭闹的小朋友,他依然能情绪稳定地打趣:「葫芦娃里的爷爷是什么颜色?」

图源:纪录片截图

医院的围墙被打开。

公众透过摄像机观摩着门诊、手术的真实场景,也跟着急诊的救护车来到临床一线。

在这里,医生不是神,何时放弃医学治疗、如何告知患儿家长,真实得让人喘不上气。

15 岁少女小玲(化名)身高 165 厘米,体重只有 24.8 公斤,重度营养不良,呼吸衰竭。在 PICU 抢救了 20 多天后,她仍然无按压反射、无咳嗽反射、无瞳孔反射。医师判断她的大脑病变明显,且持续时间过长:「作为医生来说,我们尽力;对于家庭来说,你们要做好准备,如果长期不醒,要做个选择。」

听完医生的话,小玲的父亲沉默良久,才缓缓说出一句:「我明白你的意思。」

母亲蹲在小玲的床边,一遍遍摩挲着女儿的手,泣不成声:「妈妈掐你你都没有反应吗?你给一点点反应好不好。」

母亲抓着女儿的手,图源:纪录片截图

第 27 天,脑电波复查显示的数值不到正常指标的 1/2。

两天后,小玲的父母做出了最终的选择。

病床边的围帘拉起来,「如果拔掉呼吸管,大约 10 分钟左右心跳就停了。」医生说,「你们待会儿是出去,还是在这里看着她?停止的过程中,(患者的)脸就变黑了,很多人接受不了。

「看着她拔管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我受不了。」父亲说。

「我陪着她吧。」母亲轻抚着小玲的额头。

图源:纪录片截图

一起签署完文件后,父亲留在了签字的房间内。尽管医生和丈夫都劝说再三,母亲还是走入了病区,陪在小玲身边。

看着心脏监护仪上孩子的心跳变成了直线,她哭得手足无措。

医院:拍纪录片是自省的过程

真实是纪录片拍摄的第一原则。

为了熟悉儿童医院,摄制组花了 6 个月时间策划筹备,在医院的每一个科室里观察医护人员的诊疗过程。甚至在医务人员职称考试前夕,摄制组成员的手机上还收到了各大 app 推送的考试攻略。

他们曾听到一位医生感慨:「医患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等。」因此,摄制组希望这档节目能成为「人人可以消费的内容产品」。

正式拍摄开始,为了获取足够的素材量,摄制组采取了笨办法—— 24 小时无介入式不间断拍摄。

片中像电视剧一样的戏剧冲突,是摄制组们在上千小时素材里找出的平凡中的亮点。

连续拍摄 2 个月,记录近 4 千个病例,而最终 10 集成片只有 40 余个故事——几乎百里挑一的成片配比呈现出「闪闪」的儿科诊疗环境。

尽管如此,也抵不住网友提问:「这纪录片纯真实的吗,有没有刻意演的一部分呢?片中有医患冲突吗?好 peace 啊。」

评论区里,有医疗行业从业者答道:「愿意出镜能配合拍摄的医生和患者都是很有社会责任心的……患者家属也需要克服很多心理障碍。」

也有临床医生现身说法:「我只能说,纪录片里的医生和患者都是相当优质的。但还有很多患者是情绪很不稳定、也很不信任医生的,就会浪费医生原本应该放在治病上的精力。」

作为一个内容产品,《闪闪的儿科医生》所呈现的诊疗场景或许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舞台画面。

我们看到了几乎百里挑一选出来的故事,而镜头之外呢,是否还存在着不被看见的大多数?

实际上,无论是纪录片里还是现实生活中,家长的纠结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对医生的不信任,片中在呈现出这些不信任的同时,也引发人的进一步思考。

对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医生而言,拍摄纪录片也是一个自省的过程。

24 小时不间断的隐藏式拍摄意味着,从门诊到手术、病房,医护人员的所有工作都暴露在镜头下,还被反复观看。

在上映之前的内部审片会上,医生们通过摄像机记录的第三视角来重新审视习以为常的工作流程:护理工作有没有到位?质量控制有没有做好?医患交流是不是真的有效?

镜头放大了平时一带而过的细节,在看热闹之余,也给了医院和医生更大的改进空间。

题图来源:纪录片截图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