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大山深处的“第一书记” 正文

大山深处的“第一书记”

[探索] 时间:2024-04-29 13:07:2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27次

原标题:大山深处的第一书记“第一书记”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香加岭村位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镇南部,位于山大沟深的大山浅山地区,也是深处一个回族和藏族的聚居村,全村户籍人口为77户286人,第一书记其中藏族17户55人,大山回族60户231人,深处有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第一书记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大山产业发展单纯滞后,深处贫困人口较多,第一书记贫穷落后是大山这里的真实写照。

自2015年,深处海东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祁之明被组织选派到香加岭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第一书记通过强化村委会班子建设、大山拓宽致富渠道、深处培育新型动能,探索出了一条各民族群众长期团结和睦、全村产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新路子,实现了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和衷共济、互帮互助、和谐相处,全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双目标”。

“村子强不强,全看领头羊”

祁之明初到香加岭,住宿吃饭成了大问题,村里没有党员活动室、没有文化活动站、没有小学,没有多余的房间供扶贫工作队员居住,也没有一家饭馆可以吃饭。面对困难,年近50岁的祁之明没有退缩,他说:“组织派我来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如果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那么我们又将怎样完成脱贫致富的重任?”

为方便与村民交流,更好开展工作,他原本想在村里找一间房子居住,可是老百姓自己的住处也不宽敞,更不能长时间住在村民家里,最后就只好在昂思多镇中心学校一间简易房子里暂时住了下来。

安顿好后,祁之明先是入户走访调查,为精准扶贫打下坚实基础。他在调查中得知,香加岭村“两委”班子不健全,并且与山头另一边的若么岭村同为一个党支部,其中一个村里遇到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两个村的村民共同商议解决,遇到任务会相互推诿扯皮,村民们参会不积极、意见经常不一致,很多事都议而不决、决而无果。村民对此意见很大,却又毫无办法。

“村子强不强,全看领头羊!”村里没有坚强有力的“两委”班子,没有一支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党员队伍,整个村子就会失去生机活力,失去发展后劲。

祁之明暗暗下定决心,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属于香加岭村的“两委”班子,必须走自己村子特点的道路。

下定决心后,祁之明经过几天的精心筹划,征求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的意见,向镇党委反映实际情况,在征得镇党委同意后,召开了党员大会,成立了香加岭村党支部,选举本村的藏族党员下若多介担任党支部书记,并召开了村民大会,选举回族党员韩生祥为村主任,还选举产生了监委会,把思想觉悟高、模范作用发挥好、群众公认的党员青年选进“三委”班子,为香加岭村的各项事业发展凝聚了力量。

香加岭村党支部建立以后,祁之明经常引导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规范党员教育发展,制定了议事决策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相互监督、团结协作。从此,香加岭村把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的主动权和决策权牢牢攥在了村党支部手中,村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了村党支部的周围。

“脱贫致富,各民族群众一个都不能落下”

危房改造是香加岭村精准脱贫的一大重点工作,祁之明和村委会一班人紧紧抓住机会,为符合条件的各民族贫困群众及时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64岁的回族老人马乙吉日,是香加岭村的五保户,这个没有老伴和子女的老人独自一人居住在破旧简陋的只有25平方米的危旧土房里。

老人说:“如果天上下大雨,我的房内就下小雨。窗外刮大风,屋内乱纷纷……”

他多次想修缮房屋,都因年纪大而无能为力,老人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祁之明得知情况后,立即与村委会协商,帮马乙吉日申请了危房改造代建方项目。项目获批后,马乙吉日时而高兴,时而苦恼。高兴的是,他终于可以有了像样的房子住了,而苦恼的是,这套房子像远在梦中遥不可及,他触摸不到。

村里其它的危房改造项目都陆续动工修建竣工了,而马乙吉日依旧居住在自己破旧的老房子里。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各民族群众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人都不能落下”。祁之明的犟脾气又上来了,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祁之明多次与村党支部书记下若多介和村委会主任韩生祥商量,说服马乙吉日的侄子马生明帮助老人修建旧房。面对如此复杂繁琐的修建,祁之明不顾自己患有疾病的身子,跑前跑后帮助马乙吉日早日住上好房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党支部书记下若多介和村委会主任韩生祥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带头,全村男女老少不分民族、不分你我,积极出力,帮助马乙吉日老人修建了新房。

自从住上新房,马乙吉日经常露出开心的笑容,乡亲们也为这位老人能在晚年住上新居连连点赞。

“人心齐,泰山移”。在祁之明的带领下,在香加岭村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现如今,村“两委”办公室、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一个个漂亮的项目建成竣工,香加岭村道路宽广了、环境整洁了、人心更齐了,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美好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只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随着“第一书记”祁之明的到来,这几年,香加岭村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现在,村民们致富的劲头高涨了,形势一片大好。而祁之明却忧心忡忡,怎样让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不半途而废?一个长期发展的计划在祁之明心中酝酿而出,只有培育新人、培育发展新动力,才能保证脱贫致富“不走回头路”。然而,在山大沟深,落后贫穷的香加岭村如何发展产业、培育新动能,是摆在“第一书记”祁之明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我们鼓励一部分人外出打工,让一部分人发展拉面产业,一部分人分散养羊,这样全力助推精准脱贫工作。”这是祁之明立足村情确定的长远致富规划。

“这主意很好。既解放了剩余劳动力,又充分利用了村里的草山资源。”村民马哈木认真地说。

这些年,在“第一书记”祁之明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并采取了分散养殖和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全村的17户贫困户增加收入。

祁之明发动村民帮助马东拉、朋毛等贫困户开办了家庭牧场,发展起了绵羊养殖项目。在村委会和有经验村民的帮助下张玉明、索南才郎等5人在城镇开起了拉面馆……一条条产业链在香加岭村搭建起来了,乡亲们相互分享致富经验,眼界越来越宽了,致富方式越来越多了。

现在的香加岭,在第一书记祁之明和扶贫工作队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香加岭实现整村脱贫。当祁之明接到村“两委”送给他“精准扶贫办实事,真情帮扶促发展”的锦旗时谦虚地说:“香加岭村能快速脱贫,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我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罗珺 尹得寿)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