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班第一天 在海拔3600米白马山边境线上 有一群人在雪地中坚守……

[娱乐] 时间:2024-04-26 14:16:2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31次

  连日来,年上云南腾冲边境一线突降大雪、班第拔米白马气温骤降。天海面对严峻的山边上有守疫情防控形势和恶劣环境气候的考验,保山边境管理支队腾冲边境管理大队全体民辅警初心使命不忘、境线工作热情不减,群人依然战风斗雪坚守岗位,雪地始终奋战在边境抗“疫”一线,中坚用实际行动守护边境和谐安宁。年上

 

巡逻队员艰难前行

  寒风吹 雪纷飞 戍边决心不动摇

  天刚亮,班第拔米白马他们就着装整齐地出现在了海拔3600米人迹罕至的天海白马山边境一线,开展边境巡逻踏查、山边上有守设施管理守护和预警信息接收处置等各项管边控边工作。境线大风呼啸,群人雪花拍打着巡逻队员的雪地衣服,雪水拼命从脖领、裤脚钻进去,似乎想要夺走巡逻队员身体的热量和工作的热情。

  山坡路段他们手拉着手,攀爬、滑倒、再爬起来,相互搀扶着向前走;雪没过鞋子,雪水渗透进了衣服、鞋子里。

  巡逻途中,他们就地取材,找到三块石头围成三角形状作为“灶台”,将小锅放在上面,锅内装满雪,用融化后的雪水煮汤做饭,最后再加上一把绿油油的青菜,也算得上是一顿“营养丰富”的午餐。

队员们烤火驱散寒冷

  “山连山拐连拐,人在车里左右摇。”从南三号边境执勤点到白马山边境一线4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车子行驶在碎石路上,长达3个多小时,民警双手紧紧握在把手上。时不时身体腾空,头盔撞击着车顶,发出“砰!”“砰!”“砰!”的撞击声。从老桥头到白马山的海拔落差为1980米,不到20公里的盘山路,急转弯就有100多个。

  第一次参加巡逻的实习民警刘桐回忆道:“坐在车里看着悬崖峭壁的山路,手心冒着汗,下车后,看着望不到底的山谷,两条腿像面条一样软,走不动道。迎面而来的狂风更是嚣张地嘶吼着,想要随时把我吹到山下。”

  固屏障 守防线 责任担当扛肩上

  据悉,腾冲边境管理大队在猴桥、明光、滇滩3个边境乡镇设置了16个抵边封控执勤点、4个二线联合查缉点,派出48组186名警力开展24小时值守、查缉、巡逻和防疫工作,全力确保边境地区安全稳定。

队员们在巡逻路上

  山上气候复杂多变,尤其是太阳落山后,站在户外没多久,执勤人员衣服上结了冰,眉毛变白了,脸上挂上了霜,手冻得直哆嗦,可民警脸上没有一丝抱怨。

  “没来野牛坡的时候,有人说在这里躺着也是一种奉献。等我上来之后发现,这里的工作并不轻松。”野牛坡执勤点民警赵在阳,今年35岁,在猴桥边境一线坚守了3年,头发少得让人分辨不出年龄。“在边境一线,经常半夜要爬起来看看,不能让不法分子偷跑出去了。”赵在阳摸了摸为数不多的头发坚定地说道。

  做表率 当先锋 党员身份亮出来

  长期驻扎在南三号的执勤民警王健说,边境一线的苦不止在身体上,更多的是心理——那是一种无法言说、刻骨铭心的寂寞。

  腾冲猴桥南三号执勤点是猴桥边境派出所辖区内距离集镇最远的一处执勤点,路途遥远,山路崎岖,从派出所到执勤点来回一趟的时间差不多需要一整天。断网、断电、断水、断路等困难对于在这里执勤的民辅警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这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顺口溜“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巡逻基本靠走,信号基本靠找,取暖基本靠抖”。

队员们在巡逻路上

  王健是有着20年工龄的“老民警”。听说他被分配到了派出所,很多人跟他开玩笑说可以歇一歇了。到派出所的第二个月,因为边境管控工作需要,派出所准备选派民警到抵边警务室驻守,轮到南三号执勤点时,因为条件恶劣,许多小青年都面露难色。“我是老党员我先上。”王健主动请缨前往南三号边境执勤点,初到那天,因为低温他一夜无眠。

  不知不觉,这样的日子,王健过了半年。当所领导提出要让他到所上调整休息一下,他也是笑着说:“现在边境管控和疫情防控形势还很严峻,作为老党员有什么理由撤退呢,再说我都已经习惯了南三号的生活了,离开几天都会想念的。”

队员们用融化的冰水洗手

  “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精神早已融入到像王健这样数以百计的戍边卫士骨子里。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用热血书写着最美的青春赞歌。

  云南网通讯员 张锦难 颜广 周国兵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