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杜拉拉升职记”:青年蒋经国当工厂助理的日子

[娱乐] 时间:2024-04-26 22:49:2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56次

  中国小康网讯 窗外朔风正紧,年前年蒋大雪纷飞,杜当工远处的拉拉理乌拉尔山银装素裹,一个二十多岁的升职青年人,还在伏案处理白天的记青经国工作文件。这间俄式宿舍没有火炉,厂助他时不时放下笔,年前年蒋向冻红的杜当工手指哈哈气。文件上的拉拉理姓名落款是尼古拉·维拉迪米洛维奇·伊利扎洛夫,而他还有个中文名字——蒋经国。升职

1599185588794343.jpg

20多岁时的记青经国蒋经国

  尼古拉·小蒋同志被调到这个乌拉尔山区的国营重机械厂做工程师已经有一年了,因为工作出色,厂助被升任为厂长助理。年前年蒋但他却没有荒废学习,杜当工晚上下班还去夜校上数学课,拉拉理自我提升业务能力。

  工厂每天早上七点半上班,蒋经国则比其他工人早起至少一个半小时。这一个半小时中,有半个小时是温习和预习夜校课业内容,还有则是提前半个时到工厂分配当天的工作。所以虽然宿舍离工厂只有三分钟路程,但蒋纬国天不亮就出门了。他把门带上后,一会儿茶杯就冻在桌子上了。

  俄罗斯地广人稀,多余出来的空间总有种“大而无当”的感觉。譬如说这座工厂的一号制造车间,新到了一批德国机器,尽管都是庞然大物,但是堆放在更大的空间里,就显得尤其散乱无序。

  政府下达的文件中说,本一月份工厂就开始生产了。可是车间的总水汀(供暖设备)还没弄好呢,这么冷的天气,已经架设好的机器都没法运转。蒋经国要带领工人们拼造炼钢厂的部分机件。

  让小蒋头大的问题是,一个机件需要上百个零件,每个零件都要经过五六道生产工序。工人的技术程度不高,造出的零件很多不合格。更何况前面提到的组织生产不完备,许多零件根本都领不到。这就导致生产计划完不成,上个月就要交工的运灰机,这个月还没有造好。

1599185654806947.jpg

  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一处苏联工厂

  焦急的小蒋去找总工程师,谁知总工回答:“现在天儿太冷了,机油都冻上了,机器暂时停工呢,零件恐怕一时半会儿领不到。”小蒋很生气,就直言不讳:“这都是客观原因,主观要想改变现状,是可以克服的。”

  出了办公室,迎面碰到德国技术顾问,小蒋便把经过讲给他听,谁知那个德国人竟然说:“这是你们亚洲人不文明的表现”。这让他更光火了。一进车间,两个工人们正倚在机器上唠闲嗑呢,小蒋给他们都记了过。

  小蒋又向党支部书记反映情况,书记十分关切,让小蒋把零件名称列个条,他好挨个找相关负责工人提高效率。小蒋建言:“系统规范组织生产,整顿工厂风气纪律,才是根本办法”。书记十分赞同,但表示:“政府迫切需要这批机件,只能用暂时救火的办法了。”

  作为工程师的小蒋,本来应该把大量时间用在解决技术问题上,就因为工厂的生产没有组织规范纪律,每天都得有四五个小时花在这上面。小蒋实在忍不住了,就写了个“改良工厂生产组织建议书”,拿到党会上去讨论,结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之后小蒋便着手实施方案。首先制定机器擦净法,让工人们有爱护机器的意识。工人们都积极配合,进步很快。两个星期后,随机抽查一个车间,八部机器只有一台,白毛巾稍微擦出了点儿黑,这让他十分欣慰。

  第二步,规定工程师、工头、工人都要按时上下工。以前很多人都是鸣过工笛还未投入工作,而未到时间却早早下班了。小蒋决定以儆效尤。将每个车间的都抓出两个工程师、四个工人记过,在厂报上公布;再派四名监督员,到各个车间抽查。果然大家慢慢养成了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1599185730436083.jpg

  二十世纪30年代一处苏联广播塔

  第三步,减少“文山会海”。小蒋的办公室里收到的文件连篇累牍,又长又臭,还要分类批阅,不胜其烦。甚至有的工程师从来不做实际工作,专门坐在办公室里写报告!小蒋便在他们的报告后面批注:“我要看到的是产品,不是你的报告。”

  第四步,小蒋和大家“约法三章”:工作时间谢绝参观、禁止工作时吸烟、闲聊扯皮。

  第五步,统计收发。所有车间只有一个收发处,工人不能按时领到工具,效率低下。所以小蒋加设新处,头天完工时统计大家上交数量,第二天开工前就发给大家。

  小蒋发现大家不积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资过于平均:有技术和没技术的差不多,产品合格率高的和残次率高的差不多。小蒋便开了个全厂大会,宣布按照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工资的多少。

  小蒋还发现工人们的伙食不好,影响了生产积极性,便将各个车间的食堂都由车间主任直接管理。

  小蒋每天都在工厂忙到很晚,夜校的课程已经结业了,他回家又多了一项内容:和高尔基通信。在一封信中,小蒋写道:“在第一次五年计划中,发展重工业是一切建设的中心,但是现在苏联已有自己的重工业,在第二次五年计划中,可以以重工业为基础,同时发展轻工业与食品工业,来改良人民的生活……”

1599185758752983.jpg

  高尔基

  两年时间过去了。1936年的新年,工厂管理处请客,来赴宴的有一千多人。会场华美,酒食丰盛。两年前的这个时候,大家还挨饿呢,所以今年特别高兴。

  到了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党支部书记对来宾说:“请大家举起酒来,祝大家前途幸福,干杯!”在欢乐的气氛中,人们载歌载舞。已经有好几年都没过年了。

  小蒋也沉浸在这美好的气氛中,他突然发现,工人们现在穿得都跟工程师一样!同桌的老工人忍不住和他分享喜悦:“只要有决心,能吃苦,没有一件事是做不成功的!”他指着桌上的水果:“两年前,这些水果别说吃过,见都没见过。现在只要你有本事,就能多赚钱,买到心爱的东西。”老人家敬了小蒋一杯酒:“希望你前途幸福无量!”

  小蒋提前离开了宴会,因为家里还约了朋友聚会。两周前,他有了儿子,是他和同厂女工芬娜的爱情结晶。一直忙于厂里工作的他,从来没请过客。这回双喜临门,一起庆祝一下。

  凌晨四点钟,客人们都走了。小蒋兴奋地不能入睡,便阅读起了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和曾经工作生活过的集体农庄寄来的贺信。窗外又下起了大雪,远处的乌拉尔山银装素裹。而这次,他热了一杯茶,顺便给新砌的壁炉里添了添火。(子华)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