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我不是李时珍 也不是‘药神’ 正文

“我不是李时珍 也不是‘药神’

[探索] 时间:2024-04-19 22:18:4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87次

  “我不是不李李时珍,也不是时珍‘药神’。”当记者提及网络上对她的也不药神赞誉,全国人大代表朱兆云连连摆手说,不李“功劳属于团队,时珍而我只是也不药神一个普通的医药科研工作者。”

  生于五代中医世家的不李朱兆云,从1976年在大理州巍山县人民医院开始参加工作,时珍此后历任云南省医药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也不药神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所长等,不李是时珍名副其实的“老医药工作者”。

  云南天然药物资源占全国总数的也不药神51%,省内少数民族各有独特的不李用药经验。虽有天然优势,时珍但研究中朱兆云却发现了问题,也不药神“基础研究方面资料不够,想要找某种药材,没有现成资料供我们来查阅。”

  于是,时任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所长的朱兆云和其团队,有了开展云南药物资源调研的想法,并设计和修正出一条覆盖完整气候带的调查路线。她们还希望将调研结果编纂成册,为社会留一笔可供利用的财富。

  历经近20年,药物所野外组科研人员踏遍滇山云水,行程近80万公里,采集11082种标本;拍摄原生态照片16万张、准确鉴定了412科4392种天然药物、翻译了5567个民族药名。2003年,第一卷《云南天然药物图鉴》出版。

  如今,九卷《云南天然药物图鉴》、五卷《云南民族药志》等系列专著已走进各大书店和医药从业者手中。《云南天然药物图鉴》共收载了4392种天然药物,比《本草纲目》还要多2500种。这些系列专著是迄今为止对云南中药、民族药最详尽的梳理。她们的团队,也因此被称为“当代李时珍”团队。

  “当年李时珍是单人步行,现在我们有团队,还有车。”面对各方赞誉,朱兆云总是保持着一份谦虚。

  除了几十年如一日对民族医药传承的坚守,朱兆云还极具开创精神。她认为,民族药需要吸收现代的科技手段来研究。

  于是,朱兆云将自家祖传的用药经验贡献出来,借助科技手段加以研究,脱胎于民族药资源的新药“金品”系列诞生。2018年6月,“金品”系列之一的痛舒胶囊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文,获准在美国进行临床研究,这在全国民族药中当属首次。

  “虽然路还很长,但是很值得尝试。在软组织损伤方面,中草药、民族药能弥补其它药的一些不足。”朱兆云说,“很希望民族药能够走向世界”。

  “民族药像一朵小花,它长在山间,似在深闺人未识。”朱兆云说,“但它在民间为人类的健康做着贡献,我们应该把这些好东西进一步研究出来,为人类健康服务。”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朱兆云也积极就民族医药发展建言献策。她曾提出“加强预防性药物监管的同时促发展”“打造中国制药航母”等建议,以期中国在制药领域能从“跟跑”到“并跑”,最终实现“领跑”。

  “美国辉瑞制药公司每年科技投入是70至8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是500至600亿元。”朱兆云坦言,“我们在这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

  与此同时,仍由朱兆云主编的第十卷《云南天然药物图鉴》已经进入最后一次校对,“今年一定可以出版”。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