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路灯照亮黑夜 ” 96岁上海老人卜路灯捐赠毕生积蓄帮困助学

[综合] 时间:2024-04-18 21:07:5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24次

原标题:“如同路灯照亮黑夜 ” 96岁上海老人卜路灯捐赠毕生积蓄帮困助学

“活到这把年纪,同路晚上睡下去就怕明天醒不来,灯照灯捐所以这几年我也越来越着急,亮黑老人总想着离开人世前把一些事交代好,夜岁真的上海生积谢谢你们,帮我完成了这件心里头最要紧的卜路事!”近日,赠毕在位于沪郊金山朱泾镇的蓄帮学上海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96岁老人卜路灯与朱泾镇红十字会签订了捐赠协议,困助根据协议,同路未来每年,灯照灯捐卜路灯都将捐赠2万元用于对朱泾镇困难学生的亮黑老人定向助学帮扶。他说,夜岁教育是上海生积立国之本,人才是卜路重中之重,要是孩子因为经济困难而错失成才的机会,那就太可惜了。

据朱泾镇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卜路灯老人原本想捐赠的数额是50万,出于对老人往后生活保障的考虑,我们建议老人将一次性捐赠改为每年定捐,但老人也表示,自己百年之后,要将所剩积蓄全部捐出。

一生跌宕,唯记他人好

“在我成长中,帮助过我的人太多了,现在回忆起来,他们的样貌已经不再清晰,但是每一分的好我都还记着。”提起年少时那段跌宕起伏的岁月,卜路灯满怀感恩。

卜路灯出生于战火风飞的年代,10多岁时跟随姑妈从浙江去往台湾,姑妈在台大教书,卜路灯则在台大念书。时局动荡,平静的求学时光并没有维持多久,身为共产党员的姑妈因身份暴露,惨遭迫害,举目无亲的他,经历了一段流落街头,风餐露宿的日子。“当时可以说是快衣不蔽体了,还好有学校教职工的接济,我终于等到了来接我回家的人。”据卜路灯说,虽然当时仍旧危机四伏,但共产党没有放弃寻找每一个像我这样的孩子。“二·二八事件”期间,他得到了接应,在一位位中共“地下党”的接力护送下,从台湾辗转香港再到内地,后又经粤赣湘边纵队接收,在广东解放区安顿了下来。没有通讯设备,又离家乡千里,好在有部队和当地老百姓的关照,他度过了一段吃“百家饭”的时光。

此后不久,新中国成立,因为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他先是被分配在广州工作,又由单位保送到北京学习机械制造,攻读三年后,他进入到中央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工作,期间,还曾响应“下基层”去过芜湖的工厂,1978年,调动到上海社科院工作,直至离休。前半生的经历,让他感恩毕生,并根植下了“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

人如其名,犹“路灯”闪亮

卜路灯自工作后就有了反哺社会的念头,60多年里,他究竟已捐出多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喜欢看报纸,报纸上经常发布一些募捐活动的通知,每次看到,就在本子上记录下来,活动当天去现场捐。有些是个人的筹款,我就通过红十字会等途径捐,有时几百,有时几千。”

2015年,卜路灯的妻子因为身患疾病,逐渐无法自理,儿子又远在国外,在自顾不暇之际,他选择了颐和苑成为他与妻子的晚年归宿。“我现在可是正宗朱泾人了,户口都迁来朱泾了。”原来,卜路灯已将市区唯一的住房出售,在朱泾新农买了一间小房放置老家的物品,并在金山落了户。“现在每个月除了要支付养老院的费用,妻子每月还有近万元的医药费支出,房子换过来就能‘松快’点,余的钱还能多帮些人。”刨去刚性支出,卜路灯过得一贯很节俭。

“老人家平时很节约的,我们这里可以选择送餐,也可以自己煮,一般卜伯伯都是自己烧粥,点上一个蔬菜,这样就能对付一到两天。”照顾卜路灯的楼层管家告诉记者,卜伯伯不是吃不起,他只是总说够吃就行。就是这样一个“抠老头”,却在2021年里筹划起了两件“费钱”的事,一件是捐出50万在颐和苑设立基金,关照那些家庭有困难的养老院职工;另一件就是再捐出50万,用于资助那些因各种原因读不起书的孩子。去年年底,卜路灯委托颐和苑成立了“路灯爱心基金”,并将50万元打入颐和苑慈善基金指定账户,该基金已于2022年起正式运行。以困难学生为对象设立的“路灯爱心助学帮困项目”的捐赠协议书也于近日签订,首年2万元资助金已经完成捐赠。

“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个过程,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用就好,有余的钱多帮帮需要的人,才算花在实处。”这句卜路灯老人在采访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或许就是他横跨两个世纪的人生里一直坚守着的,平淡质朴却饱含大爱的人生信条。

(朱泾镇供图)

(通讯员殷洁如 记者黄丽春)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