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广东高质量发展!文化强省 :高质量发展增添腾飞翅膀

[百科] 时间:2024-04-24 03:58:0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69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张玉荣 实习记者 任子薇

  展望“十四五”,广东高质广东正以绣花功夫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展文质量增添深入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化强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质增效,省高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腾飞地,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翅膀文化优势,建设更高水平的广东高质文化和旅游强省。

  文化兴国运兴,展文质量增添文化强民族强。化强一个国家、省高一个民族的发展强盛,总是腾飞以文化兴盛作为支撑。要实现广东持续高质量发展、翅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广东高质美好生活需要,除了需要经济“硬实力”的支撑,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一“硬”一“软”,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新时代、新格局、新征程,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以及省委全会提出的“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和“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要求,广东正奋力将文化和旅游业打造成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强省。

  先行先试 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广东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积淀,厚积而薄发。在文化发展这方面,广东同样实现了多点开花、多个领域齐头并进。

1639710548896364.png

粤剧,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它是岭南文化的精髓艺术,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广东抓住地缘优势,先行先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从一开始文化资源贫乏、基础薄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起至今连续18年的规模总量居全国省份首位。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詹双晖说:“目前可以说,广东已经总体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国家指标里面的九大类,几乎全覆盖,在很多领域也具有引领性优势。”

  借助“先行先试”的优势,在最初阶段,广东在传统的流行音乐、电影和音像领域都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除了粤语歌、港台电影外,还涌现出一批优秀音乐人和明星,被称为当时的“梦工厂”。除此之外,以四大报业集团为代表的广东报业发展迅猛,其中,南方报业还被称为“中国报业黄埔军校”。

  与此同时,广东省的电视行业“近水楼台先得月”,学习香港地区的先进经验,率先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广东在八十年代就开始建立电台,并学习借鉴香港模式,建立了主持人、专家跟读者互动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听众。

  21世纪初,文化产业在中国正式提出,随着国家开始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的热潮,广东“敢为人先”,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为民营资本和个体户参与文化内容生产创造机会,并且抓住互联网兴起的重要时机,率先进入文化加科技加资本模式下的快速发展阶段,培育出腾讯、网易、阿里等一批优质龙头企业,最终成功实现了厚积薄发,树立了广东21世纪以来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显著优势。

  锦上添花 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在广东,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文化,已经成为了很多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根基。

  粤剧《白蛇传·情》从2014年创排首演以来,不仅收获了比较好的反响,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白蛇传·情》在原有剧情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除了突出白蛇传中爱情的力量之外,还表现了法海拆散许仙白娘子的原因,展现出法海内心的纠结,剧情更加立体生动。今年,根据该剧改编创作的同名粤剧电影更是凭借着唯美清新的风格、精彩磅礴的数字特效成功“破圈”,全国公映票房超2000万元,刷新了中国戏曲电影的票房纪录,还先后荣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提名、第4届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戏曲歌舞影片”等国内外大奖,赢得众多海内外观众的青睐,成为近年来粤剧界以现代审美重新挖掘传统艺术的又一成功探索。

  舞剧《沙湾往事》《醒·狮》将岭南特色文化以新形式进行传播,它不仅仅代表了广东的特色文化,也是大湾区的特色文化。据称,《醒·狮》还将落地澳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进行创新,促进了文化交融,提升地区人民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詹双晖认为,这类作品的推出既可以让本地居民了解自己的文化,对外也可以作为一个了解广东文化建设工作的窗口,也是传播本地文化的比较好的表现形式。

  除了这些艺术作品,岭南文化还有着其他非常具象的呈现。“十三五”期间,总书记两次视察广东时,还专门到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潮州广济桥和牌坊街、汕头小公园等地考察。对于对岭南文化的传承发扬,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为做好优秀岭南文化的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强省,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表示,广东将大力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工程,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做好今年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落实《广东省推进汕头潮州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行动方案》等有关文物保护利用的政策法规,加快出台《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广东省非国有博物馆管理办法》、《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事业的发展中。

2021 南国书香节佛山分会场

2021 南国书香节佛山分会场:在位于三水区新动力广场的新华书店内,两位小读者正在阅读书籍。王澍 / 摄

  与此同时,广东将积极发挥岭南文化作为粤港澳共同文化基因的作用,推动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保护、传承与交流,通过文化遗产游径、文化艺术节、艺术精品巡演、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等形式讲好广东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跨界融合 新兴文化产业崛起

  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同时,新兴的文化产业也为广东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尤其是动漫游戏行业和数字出版行业。

  据了解,广东省的动漫产值和游戏收入分别占全国的1/3和逾70%,数字出版产值更是跃居全国首位。伴随着广东省游戏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展会规模也迅速扩大。产业倒逼展会,如CICF漫画节动漫游戏展和AGF玩出名堂游戏展等广州动漫游戏盛典,已经正式成为国内规模首屈一指的综合性动漫游戏活动。而在深圳文博会和广州博览会上,网易、酷狗等数字出版和动漫游戏企业也一展风采。

  动漫游戏产业的不断崛起,不仅为拉动国内经济贡献重要力量,也通过文化出海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增添助力,成为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突破口。为了持续推动广东省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在去年年底,CICF和AGF一同被列入《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0-2025)》的重点工程,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引领作用。在被问到如何打造CICF这样的品牌展会时,詹双晖很自豪地表示:“广州在这方面可以说做得不错,我们在这一块的市场化这方面可以说是已经走得比较远,广东在这一方面是有优势的。”

  全面覆盖 公共文化建设提升

  除了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外,广东省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基础设施完善的公共文化场馆、休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各式各样的展览、隐藏在商场中等人们探索的非遗文化摊位等,把“诗和远方”带到每一个居民身边。

  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攻坚做强工程,广东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制定实施《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形成省、市、县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成效显著,全省共建成图书馆总馆111个,文化馆总馆112个;推动建成4个国家级和16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成一大批国家和省级示范项;创新建成“粤书吧”等新型阅读空间2000多家,公共图书馆总藏量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首位;创新举办群众艺术花会、劳动者歌唱大赛、“粤读越精彩”全民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三百工程”等一大批省级文化惠民品牌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就是“南国书香节”。

2021 南国书香节佛山分会场

“波罗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是传说中南海神 ( 祝融 ) 的生辰庆典,是岭南地区最大的民间庙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今年8月30日,2021南国书香节正式闭幕。本届南国书香节为期11天,以“阅读点亮前行的路”为年度口号,全省范围内设立的321个分会场同奏阅读协奏曲,超20万种参展图书线上线下同步展示,累计464场次的文化活动为岭南读者献上一场阅读盛宴,展销图书、文创产品近30万种,参展人数超1000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南国书香节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搭建南国书香节云平台,将线上展示、线上销售、线上活动、线上公益和线下活动有机融合。广大读者不仅可以到分会场线下参展,也可以通过“南国书香节”小程序、“羊城书展”小程序,在云端同享优惠购书、参与阅读活动。南国书香节在南粤大地掀起读书热潮,为推广全民阅读接力跑好第一棒,也为广东省的公共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据统计,广东全省建成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48个、文化馆144个、博物馆363个、美术馆13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19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从2015年的218个试点单位,增长至2020年的25921个,实现省市县镇村全覆盖,公共图书馆总藏量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首位。开展全省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评出特级站514个、一级站409个,上级别比率99.8%。全省一二三级博物馆总数达84家、位居全国第二。

  双向赋能 继续谱写崭新篇章

  2021年3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广东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要“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和“加快打造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确立了新目标。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将持续实施广东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设人文湾区和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文化强省建设,除了推动文化建设,还需将文化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个角落。乡村振兴中文化产业该如何进一步发展,也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命题之一。对于未来农村文化和民俗文化应该如何发展和推广这一命题,广东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廖胜华认为,乡村能否振兴,取决于产业能否振兴。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如何激活乡村特有的乡土文化资源。

  “如何将农村文化资源有效转化成产业振兴的资本?关键是从城乡融合发展出发,促进‘产、城、人、文、旅’融合式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通过文旅产业与乡村建设的有机融合,让乡村成为城市的休闲目的地和第二生活空间。这方面,近年很多乡村取得了可喜成就。但要看到,不少乡村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打造上,政府发挥了关键推动作用,市场内生动力还亟待进一步培育。下一步关键是要激发市场内生力量,尤其是要激发工商资本‘下乡’,将农村的乡土人文资源和城市的创新创意资源有效嫁接。”詹双晖说。

  专家们指出,建设“文化强省”,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三只“手”共同发力,抓住把握好数字时代的文化发展趋势,推动融合发展、双向赋能。同时,更需牢牢把握“提升社会文明水平”这一落点,将文化产业发展由原有的粗放型中低端发展模式转变为高端的内涵式发展,培育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万楼同脸”的状况,打造具有广东文化特色的文化强省。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12月中旬刊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