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书画史册 市井人家——探访西安市书院门步行街

[娱乐] 时间:2024-04-26 15:13:4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72次

c977a2de77ba44a5ba43bd13018c15a7.jpeg

书院门。

1月19日,西安市碑林区书院门古文化街上的画史行人比往日少了些。气温略有回暖,册市张骞把画桌摆在书院门街边,井人家探不紧不慢地用极细的安市毛笔画出昆虫的细节。张骞笔下,书院有着各类有灵性的门步昆虫。

在书院门古文化街,张骞专画昆虫,水访西画风独树一帜。土书也因此,画史他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虫子哥”。册市

“书院门这里卧虎藏龙。”张骞打趣道,安市“于我而言,这里不只是一个摆摊的地方。在这片闹市里,我能画我喜欢的昆虫,还能结识很多喜欢书画的朋友。书院门是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书院门自古便是西安的“雅集”。数百年来,这里聚集着文人墨客的才情,也承载着市井巷陌的烟火。从某种意义上说,书院门古文化街更像是一条见证了西安城市发展变迁的“时光隧道”。

1a7c92154e2d1b758b8027eda54e31f9.jpeg

冯从吾雕像。

1 历史的书院门

在书院门古文化街街口,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楼。牌楼上书写着“书院门”三个金灿灿的颜体大字,两侧是醒目的“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对联。

提到书院门,就不能不提坐落于此的关中书院。书院门正是得名于关中书院。

明代大臣冯从吾因直言进谏被革职还乡。回乡后的冯从吾虽已远离朝堂之上,但仍然心忧国家大事。于是,他便在宝庆寺讲学。后来,时任陕西布政使汪可受听闻此事,与冯从吾进行“联镳会讲”,来听讲的人足有几千人。二人干脆在讲学处修了一所书院,这便是关中书院。

明代,一群有文化、有血性的仁人志士在关中书院研究经世致用之学,针砭时弊、批判朝政,为危机四伏的明朝痛声疾呼,开明清实学思想之先河。然而在明朝的庙堂之上,党争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关中书院因受牵连,被明熹宗下旨拆毁,直到明末的崇祯年间才重建,清乾隆年间扩建。

明清两代,关中书院是陕西的最高学府。近代以来,从这里走出了一批铁骨铮铮的文人,如“尸谏报国”的王鼎,力主变法的刘光蕡,参与康有为“公车上书”的55名陕西举子中的大多数也来自关中书院。

清代晚期,关中书院被改为陕西省师范大学堂,民国时又被改为陕西省立师范学校,但它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高学府的地位未曾动摇,作为书院的“本分”始终没变。新中国成立之后,关中书院先后成为西安市第五中学、西安文理学院校区,书院门附近也随之成为居民社区。

源流长了,书院门的故事自然也就多了。书院门牌楼旁边,有一处历史悠久的建筑——宝庆寺塔。这座砖塔始建于唐代,明代时从宝庆寺内迁建于今址。如今,宝庆寺消逝在历史深处。寺毁塔存,宝庆寺塔幸运地掩映在参差错落的民居中,诠释着亘古岁月的从容和精致。

书院门52号也是一处不同寻常的宅子。这座百年老宅,原为我国近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老先生的二弟于孝先购回作为全家住宅,现在成为于右任故居纪念馆。老宅由门房、花园、厅房、厢房、上房、后院组成。1937年起,于右任结发妻子高仲林和长女于芝秀就居住于此。老先生回乡时,也常在此居住。

于右任老先生在书院门古文化街还留下了一个故事。“如果没有这批‘鸳鸯七志斋藏石’,碑林内中唐之前的碑刻会少之又少。这批墓志是20世纪初,西安碑林博物馆在藏石方面的最大收获。”西安碑林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批藏石正是由于右任老先生收集而来,分别是7对夫妇的墓志,合称为“鸳鸯七志”。老先生又用“鸳鸯七志”为其斋名,所以,这批藏石就有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

这是书院门与碑林的一次美好邂逅,但实际上,书院门与碑林本就是不可分割的。

f2d114ec7598569f6f2579ffeed57099.jpeg

黄昏下的街道。

2 文艺的书院门

书院门古文化街的文化气质,离不开关中书院,也离不开碑林。起初,一些人拿了宣纸,到碑林里面拓片,然后在书院门售卖。生意红火,人流聚集,形成了书院门“地摊书画”的原生业态。

书画汇集的地方,定然少不了文房四宝的身影。漫步在今天的书院门,呼吸着西安这座城市人文气息的同时,人们或许还能看到能工巧匠现场制笔,闻到上好的宣纸和墨砚沁出的丝丝幽香。除了笔墨纸砚,书院门古文化街的石头刻章也是一绝。毫不夸张地说,在书院门古文化街的大小印章摊位,店主都能对每一种石头的特点及名称如数家珍。就连大小店铺的门头,都带着些许风雅——醉墨轩、文信斋、灏文堂……

能让书院门古文化街充满文化气息的,还有人,那些身怀绝技的人们。

78岁的芳如,家住西安东郊,曾是一名工人,20多岁时接触并喜欢上了画画。她坐在道沿上画着扇面,身旁几位游客戴着口罩围观。前一阵子,芳如画扇面的视频被发到网上,网友们亲切地称呼她为“扇子奶奶”。芳如的画完全是自学。以前,她下班了就在家照着书本画。退休后,她有了更多的创作时间,但一直都是一个人在家画。

关于出摊,芳如经历了好一阵子的思想斗争。她说:“刚走出这一步可难受了,有点不好意思。但出来以后感觉挺好的,大家在一块交流交流,书院门的文化气氛还是比较浓厚的。”现场画扇子,她一画就是一个多小时。画扇子时,芳如神情平和,眼里只有那一方扇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从来都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它们诞生于劳动,服务于群众。

在书院门,人们怀揣着理想,来这里寻找心灵居所。这趟旅途中,还有一样颇为特殊的乐器为他们伴奏。

那便是埙。葫芦身、8个孔的埙,陪伴中国的“远古音乐人”走过了6000多年岁月。它从半坡遗址中出土,又被现在的西安人吹奏。据说贾平凹先生写《废都》时,邀友月夜登城吹埙,浑厚悠长的埙音让西安人竖起了耳朵。

后来很多西安人学会了吹埙,做起了卖埙的生意。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埙似乎成了西安的一个标志性物品。埙音,也在各色人等的指间飘忽不定。

走在书院门,耳边常常会有卖埙的摊主吹奏的埙音。埙音谈不上好听,吹埙者也谈不上风骨,但依然让人感到古都西安的文化魅力。

f82d0f336026d8f4eb90c4c371bb10b7.jpeg

书法爱好者在挑选毛笔。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 何宇摄

3 市井的书院门

书院门文艺与市井的交融,离不开西安这座城市包容万物的文化基因。就像唐朝诗人宋之问在其诗《长安路》中写道:“日晚斗鸡场,经过夹斜看。”古风唐韵、市井斗鸡,有机结合,毫不唐突。

这个事情刚好就发生在书院门旁的大吉昌巷。平日里这条小巷显得十分安静,充满了书卷气,而在老住户看来,大吉昌巷其实是书院门的“胳膊腿”,自古就是一条热闹的巷子。

据当地的民俗研究专家葛慧介绍,唐朝时,大吉昌巷就是斗鸡场地,朝廷官员和市井小民都能在这里观看斗鸡比赛。现在见不到斗鸡了,但有演奏传统西安鼓乐的大吉昌鼓乐社流传至今。大吉昌鼓乐社成立于1918年,曾活跃于大吉昌三座古庙中。乐社现存有清朝双云锣以及民国时期的枕梆子、匀孔笛、笙等文物,著名古筝演奏家曲云和笛师周志礼都是该社成员。西安鼓乐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级非遗名录,大吉昌鼓乐社就是西安鼓乐的传承者之一。

大吉昌巷至今仍保留着过庙会的传统,疫情来临之前,鼓乐是当地庙会必不可少的演出节目。乐声还未响起,居民们就蜂拥而至,他们不听完演奏决不离开。

鼓乐声里,是书院门一带居民对于传统的传承和坚守。有人说,书院门的摊位气质和别处不同,没有多少吆喝,没有多少喧嚣。有一位笔名南岩的作家,十分善于为书院门的人们“画群像”。

南岩原本在西安财经学院担任教师,但他却在工作8年后选择了辞职,去书院门摆起了地摊。由于他自幼喜欢传统文化,擅长雕刻,后来有了摊档柜台,他又将疏远已久的书法重拾起来,使自己的工作与爱好结合,将地摊式生活向艺术殿堂缓慢地推进。不知不觉,在书院门历练了10多年。

阅人无数的同时,南岩视野也开阔起来,经历的酸甜苦辣常常浮现眼前,他决定把自己在书院门的所见所闻付诸笔端。于是,在7年的辛勤创作后,他完成了3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书院门》。

翻开小说《书院门》,就翻开了一个个围绕古城的文化保护,收藏品真伪的鉴定,有关人性、欲望和信仰的故事。在南岩质朴而自然的文字里,一个个身影鲜活起来。书院门的生活,有欢笑、有哭泣、有彷徨、有进取。

无独有偶,一位来自商洛的作家康铁岭,写下了《书院门1991》。同南岩一样,康铁岭也在书院门生活多年。“一想到当年在书院门的所见所闻,便决计把存在脑海里的那些人和事写出来,让更多人知道,于是便有了《书院门1991》。”康铁岭说。

和其他地方一样,书院门的市井同样充满了人们的希望、悲伤、欢乐、忧愁。书院门依然是书院门,时过境迁,它依然静静守护着西安人内心的那片文化净土。

记者 何宇 陆晟

记者手记

别让文化仅成追忆

陆晟

2014年,广州有一位画家和他的团队启动“百城搜珍图”计划。他们打算用15年的时间,走遍、画遍中国的老街,并取其中100座城市的老街为素材,串联出一幅200米的长卷画作。但是在这位画家到达目的地之前,却有三分之一的老街已经消失,令人扼腕。

那么,老街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著名作家冯骥才曾写过一篇《老街的意义》,他在作品中写道:“有的城市没有留下童年的痕迹,它的历史仅存于空洞的文字记载中,有的却活生生地遗存至今——这便是城中的老街。”对于他这样的文化人而言,老街,是厚重历史和深厚文化的载体。

而对无数祖祖辈辈生长于斯的人们来说,他们生活的老街,是家,是记忆,是他们的根。而像书院门古文化街这样,兼有厚重人文底蕴与市井风情的老街,在当地人心中更是无可替代。

在西安这座古都,有许许多多像书院门一样的老街,听到它们的名字,就让人觉得有津津乐道的故事。当西安被赋予“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命题时,热爱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都渴望这成为一个新的历史起跑线。

作为千年古都,历史和记忆将是西安这座城市的根脉。唯有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一座城市的气质才能历久弥新。对于西安这样底蕴深厚的城市而言,保护城市记忆,就是保护一座城市的文明史和发展史。一条条跨越千百年的老街,何尝不是跨越了时空,寄托了人们的悲欢,存放着一座城市的过往呢?

从古到今,从物质到精神,老街埋藏着无数的财富,总会在恰当的时候馈赠给人们。一座城市的每一条老街,都会拥有独一无二的回忆,是留住市民根与魂的心灵栖所。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