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影响外溢 多家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减仓”

[探索] 时间:2024-04-25 21:26: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73次

  4月24日,减仓信维通信发布了一则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理财的多因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含等值外币)购买低风险、素影市公司委流动性高的响外理财产品,有效期内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溢多对比2022年的家上同期同类公告,当时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额度为不超过7亿元。托理

  信维通信“减仓”理财并非孤例。减仓日前,多因吉林敖东发布年报及公告称,素影市公司委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0亿元的响外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对比来看,溢多这一数额是家上前一年度的1/3。

  部分人士将理财额度缩减的托理原因指向了上市公司分红等因素带来的外溢效应。“近来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财务行为优化了指导和规范,减仓推动上市公司扩大分红和回购比例,以提振投资者回报。”北京地区某上市公司董秘对记者分析说,“分红、回购等多因素影响下,上市公司闲钱相对减少,这使得部分公司理财规划变阵。”

  这确实可以从不少公司的分配方案中找到相关映射。信维通信近三年业绩表现相对平稳,根据年报披露的年度权益分配预案,合计派发现金红利正好在亿元左右的规模。而吉林敖东也在互动平台明确,公司始终高度重视股东回报,2023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00元(含税),共分配现金红利7.18亿元。

  “从股东因素看,分红有利于中小投资者的获得感;而从上市公司角度来看,也有理财收益率下浮、有个别机构产品暴雷,进而带来它们对风险与收益再平衡的考量。”天芸资本投资总监杨勇对记者表示。

  去年,中植陷入财务危机,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官宣踩雷的上市公司超15家,逾期本金达到数亿元。

  前述被访董秘对记者直言,“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净值波动较大,公司董事会去年曾作出决策,要么不投资,要么只投向结构性存款或大额定期存单。不过随着利率的变动,公司又在对是否还会对现金进行委托理财进行新讨论。”

  诸多因素影响下,上市公司理财热情呈现明显下降。统计显示,2024年以来,A股共有453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超过五成;合计认购理财金额1791亿元,同比上年同期下降超六成。

  从前些年上市公司的“理财热”的对比中,更可以看出这种变化。数年前,有某IPO新上市公司把上市募集到的全部资金买了理财产品的情况出现。不过,随着上市公司“理财热”降温,如今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不断“减仓”,尤其是博弈高风险产品以获取高额收益的方式早已退隐江湖。

  上市公司理财热降温,并未始于今日。早在去年,就有多家公司陆续将理财使用额度进行了调降,其中金龙鱼表示将不超过30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较此前计划的现金管理规模下降不少。

  “对于上市公司理财,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前述董秘对记者表示,多数乐于理财的上市公司认为,自身现金流比较充裕,为提高公司的财务效率,用闲置资金购买一些期限相对比较匹配的理财产品,是一种很正常的财务管理手段。不过也有投资者认为,公司应该适度减少对理财产品的依赖,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主营业务和核心能力的提升上。

  而对于相当比例的上市公司理财“减仓”的趋势会否延续,杨勇认为,一般委托理财计划,是基于目前时点进行的现金管理判断,不排除部分公司会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理财市场的变化等因素,未来进行灵活调整投资的理财产品金额。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