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认识把握人口形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娱乐] 时间:2024-04-26 20:19:3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79次
生育率下降、蔡昉人口增长率降低、认识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把握是形势中国正在经历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人口转变阶段。
  中评社北京5月23日电/人口问题始终是机遇中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挑战战略性问题。蔡昉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不久前公布,认识人口对于此次人口普查所揭示的把握中国人口变化趋势,需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形势并高度重视其中的机遇一些结构性矛盾,着力清除未来发展中人口因素可能设置的挑战障碍,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达到必要的蔡昉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以十足的认识人口成色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雄厚物质基础。  人口问题是把握“成长中的烦恼”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蔡昉文章介绍,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2020年人口总量为141178万,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加了7206万人,意味着年平均增长率为0.53%。这是一个预料之中的结果。一方面,与2000年至2010年期间年平均增长率0.57%相比,人口增长速度继续减缓;另一方面,由于2020年比2019年多出的1173万人实际上是两次普查之间历年的误差总和,自然应该分摊到各年度的数据中,因此,普查结果并不否定过去10年人口增长逐年减慢的总判断。总体来说,中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在此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得到更为准确的揭示。  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结果,相应导致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表现为人口老龄化过程。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也是21世纪的全球大趋势。联合国预测数据表明,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发达国家约为25.9%,在发展中国家(不包括最不发达国家)约为12.1%。虽然最不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目前仅为5.7%左右,但是也将迅速赶超上来。作为一个处于从中等偏上收入向高收入冲刺阶段的国家,中国自然不会置身这个老龄化过程之外。  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有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是进程快。与世界总体及主要国家组别相比,中国的老龄化进程都将是最快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总和生育率即妇女平均终生生育的孩子数量,就已经降到了2.1这个保持人口稳定需要的更替水平之下。而202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已经低至1.3。长期处于低生育水平,结果必然是人口老龄化;处于极低生育水平,结果则必然是极快的老龄化速度。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在2015年至2055年期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将以年均2.35%的速度提高,而这个比重的提高速度世界平均为1.53%,其中高收入国家平均为0.97%,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为2.17%,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平均为1.98%,低收入国家平均为1.44%。  第二是规模大。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老年人口,而且这个地位将长期保持。虽然中国人口占世界的比重预计从2020年的18%左右显着降低到2055年的13.2%,届时中国将不再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但是,同期中国老年人口占世界的比重将仅仅从23.4%左右降低到22.6%,意味着将继续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老年人口。  第三是“未富先老”。即老龄化程度在世界的排位显着高于人均收入的世界排位。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比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13.5%左右,但显着低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然而,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8.7%,其他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约为12.5%,高收入国家平均约为24.1%。这一特征将长期保持不变。2035年,中国老龄化率预计超过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届时预期达到的人均GDP约为23000美元,仍低于2019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人口老龄化挑战中的机会窗口  文章认为,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长率降低、老龄化水平提高,是中国正在经历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人口转变阶段。相应地,防止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应对人口峰值和负增长带来经济增长冲击,以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则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任务。我们所要做的,便是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把挑战转化为机遇。一方面,按照中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的部署,尽快实现家庭自主生育,推动生育率向更均衡水平靠近;另一方面,学会与老龄化共舞,科学应对人口变化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冲击,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确立的增长目标,是考虑到这一时期面临的重要挑战而提出的,因此,老龄化的严峻性并不是人口普查数据初次揭示出来的,也丝毫不会改变我们对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有人担心,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和高老龄化率及其造成的劳动力短缺,会进一步减缓经济增长速度,会妨碍实现2025年和2035年的人均收入目标。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首先,中国未来的劳动力供给虽不能指望新成长劳动力的增加,却可以靠劳动力转移来满足。目前,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为25%左右,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1%相比,仍有约22个百分点的劳动力转移空间,而每一个百分点就代表着800余万劳动力。此外,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9%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5.4%之间,仍然存在18.5个百分点的差异,通过把进城务工人口转变为市民,可以显着稳定劳动力供给。其次,在关键领域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可以产生增加要素供给和提高生产率的效果,因而可以提高潜在增长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口变化趋势确有冲击经济增长的风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要重视以往关注不够的人口因素风险,即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效应。根据一般规律,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会出现两个人口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以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为标志。2012年,中国15岁至59岁人口达峰并转入负增长。这造成对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冲击,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和实际增长减速。总体来说,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实际增速的下行趋势,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预期是完全吻合的,说明这期间没有遭遇来自需求侧的冲击。如果需求因素始终能够满足潜在增长率的要求,目前预测的增长潜力尚属合理增速区间。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