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省长奖7年来,青年创业者张梅更忙了

[娱乐] 时间:2024-04-18 14:32:2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73次

  “2022年是获省昆明妇创中心成立的第一个7年。这7年我们做出了以前从未想象过的长奖成绩。”5月12日,年青年创曾获2015年第六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的张梅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主任张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万分。更忙“我们的获省园区孵化企业400多家,累计带动近7000人就业,长奖接待全国交流和学习近3万人次。年青年创”

  着眼小微

  走进昆明妇创中心,张梅两名年轻人正在一间放满货物的更忙房间里忙碌着。

  在他们来到这里之前,获省如何将鹅场里的长奖高成本优质鹅通过好渠道带到消费者手里并提高收益是他们最大的烦恼。

  如今,年青年创通过产品研发培训、张梅电商要素的更忙集中和市场渠道的打通,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常常让他们忙到“起飞”,也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这样的成功案例,在昆明妇创中心数不胜数。

  张梅本身就是一个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2001年,她辞去国企工作创业成立科技公司,在行业领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2015年,她获得第六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事实上,她很少提及自己曾获得的无数奖励,她更喜欢谈论“工作”“事业”“创业”“奋斗”。

  “那时候,一起奋斗的团队里基本都是女性。有刚毕业的女孩,也有我这样的‘老同志’。”张梅说,自己的团队总是能让严肃的工作氛围瞬间活跃:从节日活动到公司团建,从项目创新到对外联络交流,她们总能抓住容易被忽略的切口铆足劲创造出新玩法。 

  然而,张梅意识到,简单的工作活动已经不能满足她的创新之需,团队里女性的才能也没有得到真正释放。为了让新点子实现其价值,让有识之士有用武之地,让“想法”变成“做法”,2015年她牵头创立了昆明首个促进女性创业的 “双创平台”——昆明妇创中心,以立足昆明、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走向国际的发展目标在创新创业沃土上蓬勃生长,为“有需要的人”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

  2015年正是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年。云南省各级各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支持“双创”的政策环境体系。

  乘势而上,张梅和昆明妇创中心自此为不少小微企业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

  2016年,3位大学生带着他们自主创业的科技项目来到昆明妇创中心寻求更多机会。望着一腔热血的他们,昆明妇创中心副主任蒋红波使出了浑身解数来帮助这个“摇篮里的新生儿”。“当时我们刚起步,入驻的第一批企业很多,能提供的场地十分有限。”蒋红波说,这3位大学生初来乍到之时,同事们专门腾出摆放个人物品的区域给他们作为办公场地。

  后来,为了协助他们获得创业贷款资质,蒋红波组织团队带领他们一同参加相关培训和讲座,请来导师为其提供创业培训,还为他们对接市场资源。

  两年后,这个当初只有3个人的项目已经成为了拥有80人的科技有限公司。“如果仅靠3个人,这样好的项目会走向夭折。但有了平台的孵化和嫁接,像他们这样的成功裂变会越来越多。”

  蒋红波说,很多小微企业和个人都是通过一场免费的讲座、某次免费的培训有了“我也试试”的念头,也正是因为这些念头,才有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参与到创业大家庭中。

  2020年以前,昆明妇创中心在企业的调整、升级、转型工作上下足了功夫。而疫情发生以来,张梅发现练就契合时代的“内在能力”才是企业在当下创业创新大环境中的根本所需。练好内功、释放企业创新创业能力、做好下沉工作,这成为近年来昆明妇创中心的主要工作方向。

  放眼世界

  记者了解到,昆明妇创中心入驻企业项目与印度合作的有4项,他们还曾与英国领事馆重庆总领事围绕昆明女性创业等问题开展“昆明女性国际创业论坛”“国际女性领导力培训班”等活动,与新西兰驻成都总领事建立了长期交流人才合作的平台。通过频繁地与国际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交流,张梅发现多边的交流和模式探讨能带给各方丰富的行业资源。

  2018年,蒋红波作为资深员工随张梅和团队来到泰国清迈,开启他们在南亚、东南亚的新征程。

  产教融合的细化培训,为跨境电商和中外文化交流、信息互通建立起良好生态体系的空中创业走廊。“泰国分中心成立前期,我们组织了不少文化活动。艺术家们在中心以画会友,昆明中心的‘妇女圈’也通过活动学习到很多知识。”不仅有文化交流,还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的讲座,都受到圈内企业家的好评。

  蒋红波说,探访周边国家很多地区后发现,不少优良原材料因为缺乏合适的平台帮扶,导致资源浪费,生产者获得收益和产品实际价值间存在不匹配。“孟加拉国拥有良好的黄麻,大量当地妇女从事黄麻采收和编织工作,艰苦的劳作却换来微薄的销量。”为了帮助她们,昆明妇创中心扶持孵化的一个新公司,整合先进的生产技术、销售渠道等资源将这些黄麻产品以文创产品的形式获得“第二次生命”,可观的订单随之而来。“类似这样多群体受益的案例,在昆明妇创中心的展览墙上满满当当。”蒋红波兴奋地介绍。

  创业创新之路,往往伴随着难以忍受的孤独和艰辛。作为一颗投身于创新创业土壤中的“种子”,张梅说自己努力成长为一棵“大树”的目的是将自身沉淀出的“果实”带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双创”基地想要服务好创业创新人才、调动好就业创业群体积极性,需要通过社会组织孵化,整合社团、社群、人才聚合优势,打造创业新生态圈模式来实现。张梅鼓励每一位同事找出参与建设“双创”服务平台的价值点,充满使命感奔赴新征程,进而将这个大家庭串联得更紧密。

  云南网记者 王欢 字剑飞 实习生 马艺菲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