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基本摸清主要生物类群和植被类型

[娱乐] 时间:2024-04-20 14:07:0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84次

  新华社昆明10月10日电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11日将在昆明开幕。国已10日,基本中国科学院在昆明植物研究所发布了多项生物多样性成果。摸清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在国家水平摸清主要生物类群和植被类型的主生植被目标。”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从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物类现状、保护、群和收集、类型保藏、国已开发和利用,基本及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介绍了中科院相关成果。摸清

  2021年发表的主生植被《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1版)》中包含了11.5万个生物物种。仅2020年,物类我国发表的群和新物种超过2400种,占全球新发表物种总数的类型10%以上。近年来,国已中国建立了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其中,鸟类网用卫星追踪器标记了140多种4000多只迁徙鸟类40多亿条数据。正在开展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和即将启动的第三次新疆自然资源科考等将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本底和变化提供翔实资料。

  《中国科学院生物资源目录》汇集了735万份生物资源数据。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了17468种、25.8万份生物种质资源,使我国的特有种、珍稀濒危种及具有重要经济、生态和科研价值的物种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中国科学院主导或联合发起的“万犬国际基因组计划”“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万种鱼类基因组计划”等为理解生物多样性起源与演化提供了崭新视角。

  “大熊猫的保护在全世界都是成功案例,也为世界濒危物种保护树立了旗帜。”中科院院士魏辅文说,“从20世纪80年代的1100多只,到现在的1800多只,大熊猫实现了种群数的增长,得益于我国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和科学支撑。”

  张亚平表示,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科学研究对制订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对我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会由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主办。

  (记者 岳冉冉)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