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漂洋过海的面条”助力非遗传承

[娱乐] 时间:2024-04-16 13:49:1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90次

原标题:东方快评丨“漂洋过海的东方面条”助力非遗传承

银白如丝的四川中江挂面,传承千年手工味道,快评被称为“餐桌上的丨漂非遗”。近日,洋过一批价值2万美元的面条中江挂面在德阳海关监管下顺利发运美国,标志着中江挂面直接出口实现零的助力突破。这批挂面将进入洛杉矶的非遗沃尔玛、家乐福、传承大华等商超售卖,东方在国外价格已经卖到120元/斤。快评

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丨漂我中有你”的洋过人类命运共同体,“漂洋过海的面条面条”说到底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产物。经济全球化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助力需要,也让一些传承非遗技艺的非遗手艺人 “劳动更有价值、劳动者更有尊严” 。“漂洋过海的面条”实现“零的突破”,犹如一面镜子,提醒和启示人们:只要商品品质足够好,不怕没有“识货”的买家;哪怕远隔千山万水,好东西依然会有市场。

制作面条看似简单,要把面条做成精品却并非易事。在“中国面条第一村” 中江县东北镇觉慧村,家家户户以制作面条为生。采用村里的地下井水,选用优质冬小麦,把握好每年10月到次年5月面条制作的最佳时节;历经和面、盘条、发酵、抻大条、抻小条、上竹、扑粉、晒面等18道大工序和70道小工序,一架面从取水和面到切面打包完成,一般需要18-24小时。中江挂面好吃,背后却有着手艺人的艰辛付出和价值坚守。

在“机器换人”如火如荼的当下,机器生产面条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导致不少地方的手艺人被迫转行、另谋生计。历史悠久的中江挂面不仅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加持,也得益于消费者对传统手工制作的认同与偏爱。声名在外的中江挂面比普通面条更有销路,这也是中江挂面得以薪火相传的重要原因。

中江挂面一度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压力,存在着“老人干不动,年轻人不愿意学”的困境。一方面,起早摸黑、日复一日单调乏味又辛苦的工作,很少有年轻人吃得消;另一方面,“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导致不少年轻人不愿意子承父业,不愿意像祖辈、父辈那样成为手艺人。他们宁可去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从事家庭作坊式的面条生产。

打破“非遗后继无人”,关键在于让非遗先“活”起来再“火”起来。在一个开放、流动的时代里,走出国门,融入电商的时代浪潮,推广非遗文化旅游新模式、让制作面条的传统技艺可观赏可体验……只有让非遗产品给手艺人带来更多的激励和回报,才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非遗传承。

帮助中江挂面等农副产品实现出口零的突破,不仅有助于发展地方经济,也有助于激活乡村活力。当制作面条能够给村民们带来更美好生活的时候,自然会有更多年轻人选择接过祖辈、父辈的接力棒。(杨朝清)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