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10家基金公司 获“输血” 正文

10家基金公司 获“输血”

[百科] 时间:2024-04-19 16:55:0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44次
来源:中国基金报

  近年来,输血资本市场震荡加剧,家基金部分基金公司陷入规模止步不前、司获日常支出相对刚性的输血困境,通过增加注册资本金,家基金打开业务新局面,司获成为不少基金公司的输血选择。

  最近两年基金公司增资更是家基金进入密集期。Wind数据显示,司获截止8月5日,输血今年以来,家基金已有包括国融、司获中信建投等10家基金公司先后增资,输血而在2022年,家基金基金公司增资次数更是司获高达13次,相比之下,2021年仅有5家基金公司增资。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增资可以增强基金公司的资本实力,提高风险抵御能力,也有助于基金公司的战略布局和业务拓展。同时,也不乏一部分小型基金公司由于自身特殊原因仍挣扎在盈亏线上,需要通过“输血”来摆脱短期的困境。

  年内已有10家基金公司增资

  刚刚过去的两个多月时间,基金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的举动变得日渐频繁起来。

  8月4日,国融基金公告,经公司第三十一次股东会审议通过,同意国融证券股份、上海谷若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向本公司增资人民币2,000万元,其中,国融证券出资1,060万元,上海谷若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出资940万元。增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加至 2.2亿元,股东不变,国融证券出资比例为53%,上海谷若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出资比例为 47%。

  据Wind数据统计,加上国融基金,下半年增资的基金公司已经多达6家,今年年内增资的基金公司已有10家之多。而在2022年全年,基金公司增资次数更是高达13次。

  部分基金公司更是频频增资,自2022年以来,湘财基金、路博迈基金已经连续两次增资,国融基金、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更是已经连续三次增资。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近期频繁增资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2022年来公募基金规模增速放缓,而今年来新基金发行也明显放缓,直接影响到管理费收入下降,对基金公司经营产生一定压力;二是公募行业竞争加剧,通过增资来提升基金公司实力和竞争力。

  “首先,公募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公募基金公司本身有拓展业务、提升行业竞争力的诉求,通过增资的方式可以加强基金公司自身投研、持营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其次,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的不断增长,也对其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资能扩充基金公司的风险准备金,为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做好准备;此外,也存在一部分小公募基金公司由于自身特殊原因仍挣扎在盈亏线上,需要通过”输血“来摆脱短期的困境。”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总结了基金公司增资的几大核心诉求。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屈辰晨也认为,基金公司增资主要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投资环境有关。在激烈的竞争下,一些基金公司可能面临着规模不足、盈利压力或运营困难等问题,需要通过增资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从资本实力和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增资可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增加运作灵活性、降低经营风险。增资后,公司有更多资源用于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提升竞争力。此外,部分公司也会通过增资的方式来改变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屈辰晨进一步分析。

  公募基金前高管,财经自媒体矩阵创始人孙万龙也坦言,公募基金公司盈利模式非常单一,只能靠管理费收入。但支出相对刚性,如人员、房租、系统等,正常一年3000万以上。“行业竞争激烈,马太效应加剧,叠加市场影响,中小公募在收入端遭受很大冲击,资本金告急,增资输血是必然的。”

  在他看来,增资输血可以阶段性缓解公募基金公司的日常经营压力,改善监管指标,也能提升在业务端的投入,实现正常循环。

  次新基金公司及小型基金公司

  成为增资“主力军”

  从增资的基金公司来看,次新基金公司及小型基金公司是增资的“主力军”。

  今年增资的10家基金公司中,除了中信建投、摩根士丹利、南华基金能进入行业前100名之外,其余7家均排在百名开外,有5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更是不足50亿元。

  而从成立时间上看,路博迈基金成立时间不到两年,富达、贝莱德基金成立时间也不到三年,均属于外资系的次新基金公司。

  两类基金公司增资的目的也不尽相同。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桂平就表示,对于管理规模较小的处境困难的基金公司来说,增资“输血”可以缓解公司财务压力,维持公司正常经营;而对于次新基金公司而言,可以满足基金公司申请业务牌照、开拓业务领域的需求,从而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尽快提升市场管理规模和盈利水平。

  一位业内人士也谈到,公募基金公司增资一般出于扩展业务范围、提升竞争力、满足监管要求、增强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考虑。

  “次新基金公司由于成立时间短等原因,增资的目的可能主要是为了快速扩展市场份额和提高知名度。小型基金公司增资可能更多的是考虑生存问题,提高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稳定公司的运营。”他进一步分析。

  孙万龙则认为,无论是次新基金还是其他小基金公司,增资主要源于增强资本金实力,优化监管考核指标,提升重要支出项的投入,比如业务开拓和投研团队充实等;其次是满足一些机构合作的准入要求,比如有机构准入要求明确净资产不能低于1个亿等。

  依靠股东方“输血”只能解燃眉之急

  不是长久之计

  记者注意到,随着基金行业运营成本越来越高,部分公募为了能活下来,也会依靠股东方持续“输血”。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依靠股东方持续“输血”仅是一种短期应对策略,基金公司还是应该从提效增质方面,寻求长期高质量发展。

  孙万龙表示,股东方持续输血只是缓解燃眉之急,不是长久之计。公募基金公司本身就是轻资本运营,具有非常典型的规模效应。长期健康发展还是要靠扎实的投资业绩驱动业务健康发展,规模起来了,公司自然就活了。

  “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这些基金公司面临着盈利压力和市场竞争激烈,但又希望通过持续增资来保持业务稳定和扩大市场份额。”屈辰晨认为,然而过度依赖股东方的资金注入可能导致治理风险和长期盈利能力的不稳定。基金公司应该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优化产品结构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寻求长期发展。

  “依靠股东方‘输血’,虽然能帮助该基金公司暂时稳定运营,但长期依赖这种模式可能会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战略方向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公司无法健康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谈到。

  孙桂平则提到,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迅猛,成为社会财富管理的重要工具,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的日益增加,未来行业发展空间广阔。而行业规模增加带来的赚钱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公募基金行业,使得公募基金牌照具有稀缺性,具有一定升值空间,股东方也愿意投入资源进行维持。此外,公募基金业务与股东方自身业务可能也具有一定协同作用。

  走特色化和差异化竞争道路

  记者注意到,这厢是股东方持续“输血”,那厢是部分基金公司面临亏损。对于基金公司如何寻求破局,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类基金公司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战略调整,找准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以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孙万龙表示,部分基金公司常年亏损,同时又持续不断增资,只能说明公司长期经营不善。这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给了不少牌照红利,做不起来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股东问题、高管团队问题、机制问题等等。破局之道就在机制和人才,在这个基础上踏实做好业绩和客户服务,循序渐进,别无他法。新一轮AI革命和由此衍生的互联网新业态会给弯道超车的机会,关键是公司股东和管理层要能抓住。行业内都是聪明人,传统的打法几乎没有出路了。

  一位业内人士则认为,如果常年亏损又持续不断增资,对基金公司而言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股东方不可能持续对基金公司输血。对基金公司来说,不能长期依靠外部输血,而是要尽快提升自身造血能力。随着公募公司数量不断增多,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中小基金公司应该依托自身禀赋,专注差异化投资策略,锚定特定客户群体,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等,走特色化和差异化竞争道路。

  “这从侧面反映出一些基金公司可能在战略方向、管理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对这类基金公司来说,除了增资以外,还可以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重新审视战略方向,改进管理和运营效率,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寻找合适的外部合作或寻求兼并重组等机会来实现破局。”池云飞谈到。

  屈辰晨则建议,在面对亏损的情况下,这类基金公司可能需要考虑以下方面来寻求破局:一个是寻找优化盈利模式的方法,基金公司可能需要梳理和深入分析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通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产品线、提高管理效率等方式来优化自身的经营。对于持续亏损的基金公司,可能需要进行战略调整,重新定位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以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另外,基金公司也需要更加重视旗下产品的业绩和质量,通过提升投资者体验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信赖以及可持续的资金流,从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责任编辑:凌辰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