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一对父子携手登顶珠峰——“把论文写在珠峰之巅”

[热点] 时间:2024-04-25 23:19: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13次

原标题:中国地大一对父子携手登顶珠峰——“把论文写在珠峰之巅”

陈李昊和父亲陈刚(右)登顶珠峰。中国珠峰珠峰之巅(受访者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康 通讯员 魏海勇

有一天能站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上,地大对父登顶是携手很多人的梦想。

今年4月30日,把论年方20岁的文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大二学生陈李昊圆梦珠峰。

站在峰顶,中国珠峰珠峰之巅陈李昊和父亲陈刚展开写有“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等字样的地大对父登顶横幅,表达对祖国的携手美好祝福。

5月26日,把论陈李昊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以前,文写我以为登上珠峰,中国珠峰珠峰之巅我的地大对父登顶人生就辉煌了。但真正站上峰顶,携手我却觉得自己那么渺小。把论登顶珠峰,文写只是我人生新的起点。”登临绝顶让他更加自信和强大,也让他有了更多敬畏之心。

儿子在前父亲在后,双双从珠峰北侧成功登顶

登顶珠峰,不得不提到一同登山的陈李昊的父亲——50岁的陈刚,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我们登珠峰,主要是为了做科研。地大自建校起,就有将登山和科研相结合的传统。”陈刚说,在登山途中,儿子是队友,更是科研助手。

4月30日10点50分,陈李昊成功登顶。他的向导明玛顿珠通过对讲机,用藏语将信息传回大本营。随后,在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内,本次珠峰登山科考现场总指挥、西藏登山协会主席次仁桑珠则用普通话,将喜讯分享给全体队员。

“陈李昊是2020年珠峰最新高度(8848.86米)公布之后,从珠峰北侧成功登顶的第一人!扎西德勒!”次仁桑珠激动地站起身来欢呼。

陈李昊也是我国登山史上,成功登顶珠峰的最年轻的一位在校大学生。

45分钟后,陈刚也抵达峰顶。

陈刚的登山包装得满满当当,重约20公斤,很大部分是北斗设备、三脚架等测绘装置。

“一到峰顶,首先把机器打开,记录数据。”在陈李昊的协助下,陈刚做了一系列静态测量和高精度实时动态定位测试,并采集了雪样、岩石等样本。成功“会师”的父子俩无暇品味登顶的喜悦,第一时间就是做科研。

登顶之路危机四伏,数次失败终迎成功

在此次成功登顶前,陈刚曾多次向地球之巅发起冲击,但“都被大雪压下来了 ”。

2021年,陈李昊在父亲带领下攀登珠峰,由于各种原因,止步于7500米。

“听到不允许登顶,很多人都在营地里痛哭,我也在偷偷抹眼泪,挺残酷的。”

陈李昊回忆,2021年冲顶失败后,他心情一度十分沮丧,在返程途中才慢慢平复下来。

珠峰上天气变幻莫测,想要登顶,天时、地利、人和,一项都不能少。

今年,陈李昊和团队从3月就开始做准备。地球之巅神秘壮美,却也危机四伏。登山队员不仅随时面临雪崩、冰崩、暴雪,还要提防脚下的无底冰裂缝。

一次危机时刻,让陈李昊终生难忘。

“我们在7028米拉练时,傍晚下起了暴风雪,帐篷搭不起来,总指挥决定全员下撤。下撤途中,我摔了一跤,身体开始下坠,慢慢失去重心,我不知道自己头朝下还是头朝上。当时攀登队长就在我旁边,他死死抓住我的绳子。紧接着我爸爸跑了过来,他也抓住绳子,想要把我稳住,却反而被绳子甩飞,我们俩开始一起下坠。后来,几位向导赶过来相助,我们才成功脱险。”回忆起攀登路上的惊魂时刻,陈李昊依然心有余悸。

父亲鼓励儿子:“把论文写在珠峰之巅”

从事野外工作20多年,在雪域高原,陈刚每天背着科研设备,奋力攀登十余公里;在南极冰雪之地,他拖着接近自己体重的雪橇,踩着滑雪板走了8天8夜;在可可西里,他和团队勇闯“无人区”,一呆就是半个月。他穿越过戈壁沙漠,丈量过雪山冰河,偶遇过豺狼,住过老乡的羊圈、牦牛棚……

从小耳濡目染,陈李昊也毅然选择了地质研究这项工作。

“做地质研究虽然不是多么高大上,但它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陈李昊认为,如果热爱一项事业,就不会认为是在吃苦。

陈李昊永远记得父亲的这一番话:“也许我到了退休,也还没有做出什么成果,但是我会把采集的数据和研究方法传授给我们的团队、年轻老师、学生,还有我的儿子,希望他们能接上这一棒,把科研的根深深扎在泥土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珠峰之巅。”

陈李昊说,攀登科学高峰,探索更多未知,他将无惧风雪,永不停步。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