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沧”还是“浮”,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文物引发两岸网友热议

[百科] 时间:2024-04-26 16:45:5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83次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沧“沧海一粟”是还浮人人琅琅上口的成语,比喻事物渺小而微不足道,台北语出自苏轼的故宫《前赤壁赋》。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博物《前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院件引是“渺浮海之一粟”,根本不是文物网友“沧海一粟”,疑似是两岸后人抄写笔误,才导致错误以讹传讹,热议误传千年。沧

台媒报道称,有研究学者曾推测,台北可能是故宫“沧”和“浮”字形相近,加上真迹只有少数人能看到,博物才会在传抄或出版印刷过程中误植。院件引

报道认为,从语意来看,“沧海一粟”指的是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浮海一粟”则是浮在海面的一粒米粟,显然后者更具意境,也更加合理。

对此,台北故宫博物院也坦言,可能是后世抄写错误,但其实上述两者意思都说得通,目前通行最多的版本是“沧海一粟”。同时,也提出不排除苏东坡最初是用沧海,后来写成书法后加以微调的假设。

有岛内学者表示,尽管这种说法未有定论,不过确实也有不少作品是传抄或印刻错误,也有可能是口耳相传错误,像是岳飞的“尽忠报国”被误认为“精忠报国”,成语“每下愈况”被误用为“每况愈下”,都是积非成是的结果。

《前赤壁赋》被两岸语文课本同时收录,是两岸学生必读的课文之一。对此,两岸网友也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有台湾网友认为,“有图文为证,自当引用原文”,也有台湾网友直言,“喜欢‘沧海’对‘浮游’念起来好听。”

有大陆网友也表示,“成语本质上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成语。”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