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银行理财收益渐趋市场化 正文

银行理财收益渐趋市场化

[焦点] 时间:2024-04-20 11:52: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79次

  资管新规落地一年以来,银行保本理财逐渐退位,理财结构性存款取而代之,收益市场净值型理财比重缓慢但确凿无疑地上升,银行共同描绘出银行理财新版图。理财
  结构性存款取代保本理财
  “在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发布后,收益市场截至2018年末,银行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总体平稳,理财未出现大幅波动。收益市场但多数银行不再续发保本理财产品,银行且呈现出结构性存款替代保本理财的理财趋势。”普华永道近日发布报告指出。收益市场
  中金公司分析员陈健恒表示,银行“2018年随着资管新规落地,理财居民理财增长开始放缓,收益市场不少保本理财重新以结构性存款的形式体现在银行表内。因此,居民的结构性存款2018年以来大幅增长,结构性存款余额增加明显。”据陈健恒计算,2018年居民结构性存款增量超1.5万亿元,其中第一季度增量就超1万亿元。同时,就各类型居民新增存款占比而言,2018年结构性存款贡献率升至21%,个人活期存款贡献率降至29%,个人定期存款贡献率降至7%,其他存款贡献43%。在存量规模上,2018年末,个人活期存款占36%,个人定期存款占37%,个人结构性存款占6%,其余存款占22%。
  中信建投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从上市银行2018年年报分析指出,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明显地反映在两个方面:理财业务规模缩减,小部分中小银行“弯道超车”;理财业务相关收入整体呈下降趋势。
  “居民存款经历了2018年的大增后,配置需求提升,但对收益率的要求也偏高,体现为活期存款和货基型产品增长乏力,更多流向了结构性存款和股市。但股市已经出现调整,4月份进入股市的资金开始减少。如果后期居民存款增长放缓,预计进入股市的速度也会相应变慢。近期债券收益率回升之后,也支撑了后期债基和银行理财以及结构性存款的收益,风险收益比重向固定收益类产品倾斜。”陈健恒表示,预计后续理财、结构性存款等固定收益产品规模会重新快速增长。
  “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相继发布后,打破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基调已定,保本及保息型产品将逐步减少直至消失,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将被净值型理财产品取代。”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财富管理研究中心指出,因此,未来银行借“假日”因素推销理财产品的做法或将失灵。
  银行理财收益趋市场化
  “目前,各商业银行均积极推动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截至2018年末,根据所披露的数据,部分商业银行净值型产品占非保本理财产品或全部理财产品的比例介于11%至49%之间。”普华永道指出,这些符合新规的净值化产品转型及未来理财子公司如何承接该类产品任重而道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31家商业银行宣布设立理财子公司,其中五大行及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的申请已获批准。
  普华永道指出,理财子公司承接老产品的主要挑战,在于要将其转换为符合新规的产品,核心原因在于之前产品有较多的期限不匹配,基本不可能全部剥离,需要设计较为优化的方案,通过底层资产转换、新产品承接、回表等多种手段综合解决。
  “如果发行新产品承接未到期资产,为达到期限匹配要求,新产品周期可能较长,销售难度大,需要调动协调总行客户及渠道资源。发行新产品承接未到期资产还存在需要进行合理估值的问题,估值过高会降低产品收益率及客户吸引力。对于期限较长、超过过渡期的资产,如果只能回表处理,会造成较大的资本消耗,需要尽早进行评估和计划。”普华永道指出,在业务模式上,理财子公司可以发行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可配置的资产大类包括股票、非标债权、未上市股权、债券、同业、黄金及衍生品等,可投资的资产范围广泛。该报告进而指出,由于银行理财传统的投资者风险偏好相对较低,子公司可通过构建跨资产类别的产品,并使用定量化方法进行组合优化,以分散风险,降低净值的波动性,提高产品的吸引力。
  西泽研究院院长赵建、研究员张鹏指出,在利率市场化时期,利率风险开始成为决定投资者投资收益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对于习惯于保本、保收益、刚性兑付等“畸形”属性金融产品的广大投资者来说,应当提高自身的风险甄别能力,在新的宏观风险定价因子的环境下,作出适合自身风险偏好的投资决策。
  “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利率的市场化意味着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市场化,短期内会降低以存款利率为代表的无风险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者没有及时转变固有的投资理念,还像过去那样片面地将收益率作为资产配置的唯一考虑因素,便会对自己的投资结果造成不利的影响。”赵建、张鹏指出。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