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别让“厌童症”成为话语陷阱

[知识] 时间:2024-04-27 05:51:0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5次
暑假期间,厌童症高铁、浙江飞机等公共场所“长”出了不少“熊孩子”。宣传陷阱随之发生了多起因孩童吵闹引发家长与乘客之间冲突的别让事件。在这些新闻下面,话语有人说“孩子还小,厌童症不懂事”,浙江有人反驳“管不住就别带出来”“家长不教育,宣传陷阱我来教育”。别让

网友不禁调侃:明明“六一”儿童节人人都想当儿童,话语可当儿童节一过,厌童症人们突然都站到了对立面。浙江

有媒体引述心理学的宣传陷阱概念,将当前社会上对儿童的别让抵触心理统称为所谓的“厌童症”,这个称谓还上了热搜。话语如果说对“熊孩子”的“讨伐”还带着那么一点善意的调侃,那么将对待儿童的态度与一种心理病症联系起来,则反映出更加明显的焦虑和撕裂。

“厌童”这股风从何而来?我们又该如何理性看待“厌童”情绪、对“症”下“药”?有必要聊一聊这个话题。

图源:视觉中国

关于“厌童”这个话题,当下的网络空间分成了不同阵营。讨厌孩子的人和宠着孩子的人之间出现了一道鸿沟,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争执不休。

“沟”的这一边,讨厌“熊孩子”的人表示:家长为什么不能立即安抚孩子,让他停止哭闹?我为什么要向小孩子妥协?必须“敢与妇孺争高下,不向顽童让半分”。他们聚集到豆瓣“讨厌小孩”小组等网络社区,分享与“熊孩子”斗智斗勇的绝招,或是在抵制“熊孩子”的新闻评论区“抱团取暖”,吐槽身边的“小恶魔”。

而另一边,许多人认为现在的环境对带幼童出行的家长来说过于苛刻。前几天,有作家就在微博上分享了个人经历,带娃坐高铁时被乘务员反复提醒让孩子保持安静,“只要有哼唧声,甚至没有大声哭闹、尖叫,马上被乘务员要求去车厢连接处。10个小时的旅程,绝大多数时间家长抱着孩子在车厢连接处度过。”这条微博下面一下子成了宝妈们的“诉苦大会”,大家争着分享在公共场合曾遭受的“隐性歧视”。

从5月份的“高铁掌掴事件”到6月份的“热水泼小孩事件”,再到7月份的“熊孩子揪乘客头发反被家长怒怼事件”,我们看到,近段时间,所谓“厌童症”甚至成了贴在部分年轻人身上的“标签”,一些社交媒体的博主还发起了相关话题的直播,热度在各大平台不断发酵。

笔者认为,有两个认识需要厘清:

其一,一些人“厌童”,厌的不是所有的儿童,而是那些在公众场合因为出格的言行举止影响到其他人的“熊孩子”。

其二,不能把“厌童”的人群仅限定在小年轻。有人说,小年轻没有抚养小孩的经历,缺乏同理心,因此会对孩子特别没有耐心,此话不假。然而面对一个“熊孩子”,相信不仅年轻人,甚至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心生厌烦情绪,包括“熊孩子”家长自身。

图源:视觉中国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厌憎。小小年纪的孩童何以招致这么多敌意?我们曾经对待孩童的无限温柔什么时候演变成了满腹怨气?翻开所谓“厌童症”的“病历本”,笔者认为,病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家长滤镜”下的敷衍了事。面对孩子的顽皮吵闹,家长本应起到关键性引导作用。但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无限度包容,认为做什么都是对的,自家的孩子,别人说不得,用一句“ta还是个孩子”,就想试图消解掉所有责任。

本来对方或许还存有一些宽容度,但一看到家长的敷衍态度,矛盾就进一步激化了。有网友直言:不是讨厌“熊孩子”,而是讨厌“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

二是“自我视角”下的不情不愿。对很多人来讲,催婚催育、职场“求生”等负面能量已使得自身血压飙升、自顾不暇,当出行时、购物时原本应该舒适的小环境里再闯进“不速之客”,各种压抑已久的小情绪便会裹挟而来。

与此同时,不可否认,一部分未经历过婚育的群体对带娃的苦衷的确难有切身体会,难以产生共情,也就不想花费精力去体谅和忍受别人家的小孩。

三是“流量狂欢”下的推波助澜。受“流量为王”的驱使,一些媒体和平台为了博眼球、赚点击,打着维护社会秩序、道德规范的旗号,刻意炒作“熊孩子”“熊家长”等话题,甚至炮制假新闻,人为制造冲突、对立。

比如前阵子网上流传着一张幼儿园老师给班级里的孩子“下药”的微信截图,事后就被证明是刻意制造的假新闻。在算法加持下,此类事件造成局部矛盾不断升级,从而促使对立情绪加剧。

图源:视觉中国

面对“厌童”情绪,我们能做点什么?如何让这一现象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破题。

试着从“1米高度”的视角看看世界。教育学上有一句话:“孩子越不可爱的时候越需要爱。”与其斥责“熊孩子”是公共秩序的“破坏者”,不如把目光移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以此来改善我们的公共空间。

早在2021年,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就引入了“1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意思是城市规划建设应体现儿童视角,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

不光是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公共政策、人文关怀等软环境也应当如此。去年底,《浙江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体现了这一视角。

多些换位思考,事情也就没有那么糟。在笔者看来,所谓“厌童症”,其实是一个话语陷阱,它将所有孩童天然划入了“麻烦制造者”的角色,但是换位思考就可以发现,我们身处的世界,绝不是一个必然“几败俱伤”的“无解世界”。

我们都从婴幼儿时期慢慢过来,经历包容而长大,绝大部分人将来也要面临抚育幼童、带娃出行的情境。不少新手妈妈感慨,生娃前,看哪个小孩都是“熊孩子”,有娃后才发现称得上“熊孩子”的并不多,多的是拿成人的标准评判孩子的大人。

而每一位家长如果仔细回想,肯定也都有过被孩子折磨到崩溃的“至暗时刻”,就会对年轻人的处境有所共情。比如2020年,那对担心孩子吵闹、为同机乘客准备耳塞和糖果的上海夫妇,受到媒体点赞;再如今年,因为担心影响其他乘客,一名年轻男子在高铁车厢连接处陪娃待了1小时,网友评论:就很棒!

“熊孩子”要管,“仇童”戾气则要治。无论是“厌女”“憎男”“仇老”,还是现在的“厌童”,舆论场上的爆点一个接一个,背后都离不开网络推手。多数情况下,他们的目的是在线上发泄情绪、吸引流量,这不仅放大了线下的焦虑,且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近日,中央网信办开展自媒体整治行动,为“自媒体”划定了13条红线,这对理清“厌童”乱象也有一定针对性。在此背景下,无论是自媒体平台,还是属地管理者,需要共同建立起高效的监管机制,尤其面对制造焦虑、塑造对立的无良自媒体,更是不能手软。

总而言之,抚育后代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责任,更是一项社会化的事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就规定,“全社会应该树立爱护、关心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一味指责“厌童”人群是无济于事的,人为制造、放大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对立更是不可取,社会事业的进步必然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面对“厌童症”这一话语陷阱,我们要做的不是任由矛盾激化、事态升级,而是相向而行,在公共空间寻求互相谅解、互相包容的“最大公约数”。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