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文化周刊 | 古诗茶事 正文

文化周刊 | 古诗茶事

[娱乐] 时间:2024-04-18 09:03:4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00次

原标题:文化周刊 | 古诗茶事

■ 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编者按

2022年11月底,文化“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周刊我国不但是古诗茶的故乡,也是茶事茶诗的国度,有人做过粗略统计,文化仅诞生“茶圣”陆羽的周刊唐代,诗人们就创作了不下500首与茶相关的古诗“涉茶诗”,宋代则超过1000首,茶事加上元明清时期的文化,约有2000多首。周刊

从传世的古诗茶诗代表作中,不仅可以看到古人对茶叶、茶事茶园和采茶、文化制茶过程的周刊描写,还能了解到古代与茶相关的古诗文化习俗。

汉字“茶”出现在唐代中期,此前的文献中一般都写作“荼”,或“槚”“荈”“蔎”“茗”等,对茶的各种称谓不下30种。茶的身影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有4首之多,其中《大雅·绵》“周原膴膴,菫荼如饴”一句里,菫和荼这两种苦味的叶子是作为食材存在的,食用方式是或生嚼,或煮熟,透过这8个字可以想见,古人在岐山之南的平原上用大鱼大肉祭祀时,旁边也用菫和荼煮汤,煮久了,喝起来回甘的口感竟如同用稻芽或麦芽熬制的糖浆一般甜。

我国茶文化专家、《不读诗何以解茶》的编著者阮蔚蕉先生,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对《大雅·绵》一诗进行考证,认为这是中国茶文化史上最早的“涉茶诗”,也可说是“国饮之歌”的前奏曲。

然而,从西周到魏晋南北朝,茶事篇数寥寥可数,真正进入创作高潮,是在唐宋期间,此后便开始式微,且乏善可陈。

盛唐,李白族侄首创“晒青”工艺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李白(701年—762年)写过很多咏酒的诗作,但咏茶的只有这首《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其中的四句描写了产自湖北荆州当阳玉泉山玉泉寺的仙人掌茶,从枝叶的形态到晒成茶叶的形状。

仙人掌茶因状似仙人掌而得名,是见诸史料的最早的晒青茶。据《当阳县志》记载,李白的族侄李中孚禅师是这种茶的创制者,后来工艺失传,直到1981年才恢复试制。

唐代画师周昉的《调琴啜茗图》。 资料图

阮蔚蕉认为,李白的诗篇可视为中国茶文化史上“名茶入诗”的最早篇章,也可看作唐代茶诗的一树娇艳的报春花;唐代饼茶的制作是将鲜叶蒸过后再入模压制成形,是为“蒸青”饼茶,而李白笔下的仙人掌茶,则是由阳光曝晒而成,是一种“晒青”饼茶,说明当时制茶方式的多样化。

在至德进士、苏州人顾况(725年—814年)的五绝《焙茶坞》“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中,今人看到了“焙茶”工艺,即在微火上烘烤茶青,让鲜茶叶脱水,但要控制好火候,用暗火保持恒温,让柴烟缓缓升腾,以防烧焦茶叶。

唐宋时期制茶工艺的全过程,北宋茶学家、书法家蔡襄(1012年—1067年)的《造茶》一诗恐怕最具概括性:“屑玉寸阴间,抟金新范里。规呈月正圆,势动龙初起。焙出香色全,争夸火候是。”诗人以福建北苑贡茶“龙团”为吟咏主体,用36个字描写了饼茶蒸青、捣碎、捏团、压饼、烘焙的加工制作过程,并强调烘焙环节火候是关键。

极致,即采即炒即煎即饮

唐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许多层面都在那个朝代实现质的飞跃,令后世很难企及。比如“茶”这个汉字,便是在那时出现的,“茶圣”陆羽及其《茶经》也是彼时诞生的,就连盛行于唐代的“煎茶”技艺,也一直延续到今天,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国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唐代诗僧皎然(约720年—800年,俗名谢清昼,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擅长烹茶,爱好喝茶,与茶圣陆羽过从甚密,为中国茶道的形成和传播推动很大,是茶道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这首《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记述了当时人们将菊花泡酒、在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而皎然和陆羽则尝试将菊花入茶,推动“以茶代酒”的社会风气,后人由此可推断1200年前就有人开始制作和饮用。

及至宋代,还有将更多药材和食材与茶叶一起烹煮的记载。如梅尧臣(1002年—1060年)的《七宝茶》一诗:“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于霞。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常一等夸。”很明显,诗人喝到的是皇帝赏赐的贡茶,是在茶的嫩芽中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盐等七种佐料制成的名贵茶叶,是作为殿试考试官才有的待遇,这在唐宋时期时有发生,前代的刘禹锡和柳宗元都曾获此殊荣。

明代,海南琼山、文昌民间也有在茶叶中加入茱萸、茉莉花、八角等一起烹煮的茶俗,当时的临高举人、有“吟绝”之称的王佐,曾用诗句“藤钵晓茶吹樧末”加以描绘,“樧”指的正是茱萸。

今天的咖啡深度爱好者,为了尝鲜,有人试过现炒、现磨、现冲或现煮,而早在唐代,真正的爱茶人、嗜茶者,极致的操作是即采、即炒、即煎、即饮,刘禹锡(772年—842年)的排律《西山兰若试茶歌》,就记录了他在湖南朗州(今常德市)西山寺看到僧人这一连贯的动作——“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采茶)“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炒茶青、备泉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煎茶)“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闻茶香、观茶色)“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品茶味)。

茶界专家发现,刘禹锡的这首诗作,还是我国茶叶“炒青”工艺的最早记载,说明作者所处的中唐时期,湖南一带的绿茶制作已经采用“炒青法”,而“炒青”迄今仍是我国绿茶制作的主要方式。

柳宗元(773年—819年)被贬到湖南永州时,留下七绝《夏昼偶作》:“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间接记录了当地人现制现煮新茶的习俗,也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了刘禹锡的描述。章士钊先生在《柳文指要》中这般注解:“敲茶臼者,制新茶也。唐人饮茶不尚制成的品种,往往自采而制之。制就即饮,以新为贵,此子厚所以闻敲茶臼也。”

古诗怎么描写喝茶“喝高”了?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后人卢仝(795年—835年)爱茶成癖,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称“七碗茶诗”,是中国茶文化史上最负盛名的茶诗杰作,与陆羽的《茶经》齐名。陆羽因《茶经》而被誉为“茶圣”,卢仝因有此诗而成为茶学“亚圣”。

卢仝亲自烹茶,然后一碗一碗地畅饮,由于咖啡碱的兴奋作用,身体和精神发生了奇妙的变化,通体舒畅了,想象力丰富了,文笔也充满了夸张的色彩。

元代画家钱选的《卢仝煮茶图》。资料图

今天,人们将过度喝茶引起的心慌、手抖、冒冷汗反应,戏称为“醉茶”,应该是低血糖现象,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并不建议像卢仝那样大碗喝茶,尤其是在没有大口吃肉的前提下,身体瘦弱的,最好不要喝茶,要喝就喝淡茶。

晚上喝茶,还会失眠,除非是加班,需要喝茶提神。晚年被贬海南岛的宰相李德裕(787年—849年),也是个嗜茶之人,他在西川节度使任上时收到朋友从长安寄来的好茶后,趁着月亮初上,便开始煮茶,“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其余不敢费,留伴读书行。”(《故人寄茶》)

李德裕半夜喝茶,是为了提神醒脑,以便写诗、读书,但苏东坡(1037年—1101年)谪居海南儋州时,月夜里曾亲自去舀取深层江水回来煎茶,只能换来彻夜不眠了——“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汲江煎茶》)

后世有人画了一幅《东坡海南烹茶图》,金代进士、大理寺丞、集庆军节度使冯璧观摩此画时,曾赋诗一首:“讲筵分赐密云龙,春梦分明觉亦空。地恶九钻黎洞火,天游两腋玉川风。”前三句用典皆与苏轼有关,最后一句取意自卢仝的“七碗茶诗”。

陆羽:“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用今天的话来说,苏东坡和李德裕都是“老茶客”,对喝茶很讲究,对水更讲究——“活水还须活火烹”。与苏东坡半夜“自临钓石取深清”“小杓分江入夜瓶”汲江水相比,李德裕当宰相时一定要用“天下第二泉”惠山泉煮茶,于是特设驿站,专程从江苏无锡递送到长安,简直奢侈到了极点。因此,茶友皮日休(约834年—约883年)在《题惠山泉》中,以“丞相长思煮泉时,郡侯催发只忧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等诗句,对他做了委婉的批评。

直到某日,有位僧人告诉李德裕,长安昊天观的井水与惠山泉相通。李德裕让人将水取来一试,果不其然,于是才撤掉送水的驿站。

由于历代诗家如梅尧臣、蔡襄、苏轼、文徵明、查慎行,包括康熙、乾隆二帝,对惠山泉赞誉有加,加上现代民间艺术家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使得惠山泉声名远播,盖过了“天下第一泉”——江苏镇江金山中泠泉。

李德裕等历代文学名家为何如此痴迷惠山泉?

爱茶人都知道,再好的茶叶,没有用对水,也激发不出其色、香、味。对此,千年以前的“茶圣”陆羽已经一言以蔽之:“其水用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他还稍作细分:对于山泉水,要取慢流者,流速太快的不要饮用;至于江河水,要取远离人迹的;而井水,要选汲取得多的。

清末民初《茶景全图》中的“晒茶图”。 陈耿 翻拍

陆羽的说法是经验之谈,绝非“玄学”。现代仪器检测显示:山泉矿物质含量普遍较低,是软水,有利于激发出茶叶的内含物质,且能还原茶的本味,汤色也更自然;江河之水矿化度居中,但易受人畜活动污染,所以要在人迹罕至的河段取水;井水属于地下水,矿化度最高,用得少的井水甚至变成硬水,用来煮茶、泡茶,汤色往往偏深,口感偏涩,因此陆羽建议实在要用井水,就选汲水较为频繁的,因为那样的井水矿物质含量低。

如果说在儋州时找不到优质山泉,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用江水煮茶,是苏东坡的一点遗憾,那么,在他遇赦北归前,喝到琼州府城以东五十余里处“符离都”(今属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三山庵下的泉水时,一定喜出望外。据正德《琼台志》记载,当时,三山庵的僧人惟德将水送给苏轼品尝,东坡喝后称水味跟惠山泉相似,于是应惟德之请,给泉水命名为“惠通泉”,并在1100年农历六月十七日离琼前写下了《惠通泉记》。至于民间传说昊天观的井水和三山庵的泉水与惠山泉相通,那就真是“玄学”了。(陈耿)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