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与畜的“绿色循环”——同德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娱乐] 时间:2024-03-28 17:17:2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02次

原标题:草与畜的绿色循环“绿色循环”——同德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牧场上的牦牛群。

现代化的草畜察畜棚。

合作社的同德畜羊群。

拉运饲草。牧业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沿着573国道向同德县城行进,高质道路两旁的展观田野里,悠然啃食着牧草秸秆的绿色循环牛羊不时进入眼帘,一群群、草畜察一片片,同德畜给冬日的牧业田野增添了生机。

“牧草收割后,高质地里留下的展观茬子,还够牛羊吃一阵子。绿色循环自家的草畜察茬子地牛羊吃不完,还可以租给饲草不够的同德畜人。这几年饲草长势不错,价格也越来越高,激发了牧民种草养畜的积极性。”同行的同德县农牧和水利局副局长郭隆生介绍。

居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同德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地区。适宜的地形海拔、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草地资源,为同德县牦牛藏羊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畜牧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而高质量发展的畜牧业,得益于“生态优先、以草带畜、草畜一体、循环发展”的理念。

快速出栏,种草养畜带来了好日子

去往尕巴松多镇德什端村的路上,不时见到堆成小山的成捆饲草。有几家种草大户将饲草集中堆放在一起,庞大的“草山”令人惊叹。

“因为草料充足,羊吃得饱,成活率高,长得快,经济效益好。我们的羊是欧拉羊,体型大一些,今年一只羔羊卖到了1300元,外地的老板专门到家里来收购。”

德什端村三社牧民多杰三智家里养了110只羊,除留足后备母羊外,剩下的全部出栏,收入不菲。他们家还种了100多亩(每亩≈0.067公顷)饲草,收了900多个草捆,除200捆自己使用外,剩下的全部出售。

“现在草库仑的草还够牛羊吃,过完年以后草库仑的草少了就开始补饲,大概补着5个月的时间。”多杰三智说。

多杰三智所在的德什端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有220户牧户850人。合作社有集体耕地3100亩、草场5000多亩。牧民入股的500只母羊,所产的羔羊全部是一年出栏,出栏后收益全部分红。

“合作社的燕麦草地,今年一亩打了35捆,一捆20公斤左右。每亩地里合作社留下6捆,其余的29捆按成本价给全村的社员分红了。”多杰三智介绍。

今年,尕巴松多镇副镇长才项太家里的100只母羊,产下了90只羊羔,从八九个月开始陆续出栏,加上出栏的淘汰羊,出栏率达到了85%。

“缩短养殖周期,带来的就是效益。这几年我们全镇每个牧民家里产下的羔羊,都是当年出栏。如果不是草多草好,是没有办法做到冬春季全部补饲的。”才项太坦言。

尕巴松多镇是畜牧业大镇,有3000多牧户,牛羊20万头(只),其中羊有17万只。人口多,草场少,按照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牧民生活水平难以提升。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尕巴松多镇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并积极组织农牧民将撂荒地利用起来,今年全镇种植饲草13万亩,收获牧草约91000吨。

“我们十几个村每个村都有一两个种草大户,有些种草大户还把周围其他县的土地流转下来种草。我们的草一半留给自己的牛羊,一半出售到玉树、果洛、海东、西宁,还有西藏的一些地方。”才项太说。

黄昏时分,唐古镇托斯村东杰加家里的羊欢快地跑入畜棚中。

今年,东杰加家里仅羊的出栏收入就达到16万元,让他心里很踏实。

“我们家里的200只能繁母羊,下了170只羊羔,当年出栏了150只。还有40多头牛,下了10头犊牛。草场不够,我们就种了50亩燕麦,还租了些燕麦的茬子地。一年下来,光牛羊上的收入就让我们一家人过得很富裕。”东杰加很开心。

高效的养殖方式,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让生态环境得到了最好的保护。

“我们的草畜平衡区、禁牧区都划分得很清晰。因为饲草充足,没有人在草场过度放牧,以草定畜的观念深入人心。”同德县农牧和水利局局长周桑加表示。

在周桑加看来,种草养畜是提高畜牧业效益和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羊羔6—8月龄出栏、牛犊12月龄出栏,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畜牧业母畜繁殖性能低下、幼畜生长发育缓慢、生产周期长的畜牧业发展瓶颈,缓解了草地生态压力大的矛盾。而这一切是以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基础。”

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同德县,有着优质的牧场资源。借助纯天然优质草地资源,经过有机认定的草原面积超过6000万亩,秀麻牦牛藏羊繁育、养殖基地获得有机产地和有机产品认证。

同时,大力发展的草产业,为牦牛藏羊产业发展提供了饲草保障。近几年,以饲草种植为重点,同德县积极探索“种草养畜”模式,实施了“饲草基地建设-草产品加工-规模养殖-有机肥生产还田-有机畜产品开发”为一体的产业链培育,已建立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15万亩,其中一年生饲草基地6万亩。同时,大力发展饲草料生产、加工、贮备、销售产业,提高草资源转化利用率,具有草颗粒和草块加工线,可年产优质饲草料3000万公斤,草产品3万吨。

“今天的同德县农牧业发展进入了高质量绿色发展新阶段,发展优质草产业符合国家‘大粮食安全’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在保持发挥传统养殖优势的基础上,同德县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扩大优质饲草种植规模,推进草畜一体化发展,走出一条立草为业、草畜并举的绿色发展路子,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同德县副县长扎西当周表示。

因地制宜,种植业围着牧业转

只有126个村民、30户人家的达隆村,是同德县唐谷镇一个很小的村子。但15000多亩的草场和2000多亩的耕地,让达隆村有着农牧互补、种养结合的良好基础。

2016年,列入省级示范社的达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推行股份制改造,实现了牧户100%入社、草场100%入股、耕地100%入股、牲畜100%入股的“四个百分百”,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民。

“今年合作社的2000只母羊,下了1900只羊羔,除了补充后备母羊,公羊羔全部出栏。我们是高效养殖,欧拉羊6个月出栏,本土藏系羊8个月出栏,基本做到了两年三胎。今年我们种了1000亩青稞和1000亩燕麦饲草。饲草收了700吨,去年的一个青贮窖不够用了,今年又增加了两个。”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旦正加介绍。

以前的达隆村主要靠天然草场放牧,养殖周期长,也对草场造成了一定破坏。2016年,在县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帮助下,合作社组群500只生产母羊开展高效养殖,养殖周期大大缩短,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草场压力。

“高效养殖的第二年年初,就出栏羔羊445只,收入26万多元。年末,合作社又组群500只生产母羊开展高效养殖,2018年初产羔羊900多只,出栏羔羊近770多只,收入大概65万元,平均售价850元,大家都很高兴。”想起当年,村委会主任多杰难掩兴奋。

合作社通过资源整合,不仅改变了个体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而且解放了劳动力。合作社的养殖和种植两个小组,也实行按劳取酬。

“以前每家每户都有羊圈,每家每户都有放牧员,现在放牧的有专人,种植的也有专人。种植和收割全部利用机械,迅速完成,然后村民各自去干自己的二三产业。我们达隆的这种模式现在已经成熟推广。”旦正加很自豪。

通过加大优质牧草种植,采用藏羊高效养殖技术,达隆合作社初步实现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目标。2018年,合作社分红46.3万元,户均分红1.54万元;2019年分红40万元,户均分红1.34万元;2020年分红30.3万元,户均分红一万元。

唐谷镇党委书记周先加认为,以牧为主的唐谷镇要保护好生态,还要养好牲畜,就必须走农业带动牧业、农牧结合的发展道路。

“牧业上的短板,通过种植饲草,在农业上可以补回来。种植业要围绕畜牧业走,简单地说,就是牲畜需要什么,农业上就提供什么、种植什么。我们探索出了一个‘七五’模式,‘七’就是七个月草场放牧,‘五’就是五个月半舍饲喂养。这样就大大地减轻了草场压力。草产业发展在保护生态、促进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周先加表示。

除了饲用燕麦,唐谷镇还积极试种饲用玉米、饲用蚕豆。“去年县上专门配了饲用玉米种植、收获、打包的机械,明年我们要大面积种植。现在种养结合,老百姓都接受,冬季的补饲基本上都做到了。因为有草产业做支撑,现在遇到灾情,牲畜就不会有问题了。”周先加说。

为使草产业提质增效,同德县大力推广牧草生产全程机械化。据了解,全县投入饲草生产加工的机械总量161台(套),其中割草机61台,打捆机60台,青贮打捆包膜一体机7台,其他设备33台(套)。随着草产业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加大机械投入。

良种繁育,助力高效畜牧业

坐落在草原山谷中的河北乡格什格村,冬日里显得格外宁静。山坡上吃草的牦牛体格健壮,毛色纯正。

“今年县上种公牛评比,我的牛拿了二等奖,奖给我3万元钱。”望着牛群,格什格村党支部书记才旦满面笑容。

有92户417人的格什格村,距离县城一百多公里,一些区域有着优质的自然草场和地下泉水资源。虽然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地理环境闭塞,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牲畜品种退化,牧民自己散养的牦牛体格小,产奶量低,抗灾能力弱,牧民们也被束缚在牧业上,无法从事其他产业。

2018年,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引进良种牦牛、修建牲畜暖棚,在县乡的大力支持下,盘活资源优势,建立牦牛良种繁育基地,进行生态养殖。村集体统一经营27000亩草场,1200头牦牛,坚持四季轮牧、草畜平衡。牦牛从一家一户养殖变成了集体发展的大产业,格什格村的牦牛还被划入有机(良种)牦牛繁育示范园区。

“合作社能繁母牛630头,一年下犊牛400多头,一年产一胎的母牛达到60%。现在饲草充足,一年补饲四到五个月,犊牛12月龄就能出栏。今年出栏200多头,出栏时一头犊牛体重大概在80多公斤,一头能卖4000到4500元钱。如果多养三年,养到成年,一头牛也只能卖七八千元。怎么看,都是一年出栏划算。”谈起养牛,才旦头头是道。

合作社去年净利润120万元,人均分红2877元,今年预计能达到170万元,人均分红超过4000元。

合作社从大通、祁连等地引进种公牛,加大良种繁育,自留种公牛50头,余下出售。

“牧民们现在都知道良种的重要性,牦牛经营好的牧户,都会从别的地方买进种公牛,改良品种。现在是牛好,草好,我们做到了自然状态下的高效养殖。”才旦的话里满是自信。

“格什格村入股时按户入股,分配时80%按户分红,15%-20%按人头分红,尽量做到公平合理。村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近15万元全部由村集体承担,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县农牧业综合执法队队长李文刚介绍。

合作社有5名放牧员,共同轮班放牧。从牧场上解放出来的牧民,有9户将草山入股后,从畜牧业转到二三产业,或经商、或打工、或出售乳制品。

村民万玛增太在县城办了一个乳品加工场,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他把河北乡牧民的牛奶收购上来,做成酸奶、酥油、曲拉等乳制品,出售到县城、西宁等地。

马鹿养殖是格什格村另一特色产业,繁殖数量也有了一定的规模,有马鹿230多头,一年收入20多万元。老支部书记久麦告诉记者,除了村集体的收入以外,牧民们还经营自己的牲畜,也做到了一年出栏,收入不错。再加上村集体的分红,仅仅在畜牧业生产经营上的收入,就很可观。另外还有政策性补贴等,大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极力打造“中国良种牦牛之乡”的同德县,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在河北乡建立牦牛提纯复壮工程示范区。有机(良种)牦牛繁育示范园区的建立,更使良种程度覆盖到95%以上,加上优质牧草的大量种植,延长了舍饲半舍饲时间,牦牛从原来的两年一胎,达到60%以上的母牛实现了一年一胎。

而今,牦牛藏羊产业已成为同德县助农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畜牧业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循环绿色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记者手记:好草,好畜,好效益

在同德,看到最多的就是收获后的饲草。一座座垒成小山般的饲草料,便是牧民为自家的牛羊留下的充足口粮。

青海冬季严寒漫长,牛羊过冬掉膘严重,到了春季,青草还没有发芽,一旦饲草料跟不上,牛羊就会饿死。在牧区,常听到“夏壮、秋肥、冬瘦、春死”这样的说法,一直以来,高原上的牛羊过冬越春成了牧民最大的担忧。

现今在同德,牧民们的脸上很少再看到这样的焦灼。牧民们说,即便遇到灾年,也不怕牲畜饿死了。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牲畜超载等生态环境问题,也曾严重困扰着同德这个畜牧业大县。而今,适应发展需要,同德县因地制宜,种草养畜,循环发展,并将撂荒地充分利用起来种植牧草。优势草种的繁育、优质牧草的大量推广种植,为畜牧业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种好草,养好畜”,同德县找到了科学畜牧、草原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发展优质人工饲草有助于释放天然草场,恢复生态环境。我们不只是要种好草、养好畜、种好地,更是要做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坚守人。”采访结束,唐谷镇党委书记周先加的话,还久久在耳际萦绕。

周先加说,只要有利于草场,有利于牛羊,无论需要种植什么,都可以及时调整。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一切围绕草原、围绕生态转,这是绿色发展从理念迈上行动的具体体现。

同样,在牧民们心中,草原已不仅仅只是牧场,草原更是家园,是明天的希望。

行走在同德草原,绿色生态气息扑面而来,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带来的是“种养一体化”绿色循环发展模式的逐步建立。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从当年的过度放牧到今天的自觉保护,不仅是草原生态的改头换面,也是当地群众改善生活、脱贫致富的前进征程。

好草,好畜,好效益。“绿水青山”所蕴含的价值正源源不断地造福百姓、富民强县。(王玉娟)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