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光无限!农业科技专家为麻城“红薯小镇”支招

[娱乐] 时间:2024-04-20 11:38:4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48次

原标题:“薯”光无限!薯农业科技专家为麻城“红薯小镇”支招

小红薯也能“串起”大产业。光无8月14日,限农小镇麻城市夫子河镇举办红薯产业座谈会,业科邀请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技专省农业农村厅、麻城省农科院、红薯省社科院等专家建言献策。支招专家们从当地红薯种植优势、薯产业扶持政策制定、光无加工产品标准制定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限农小镇支持当地争创“全国鱼面之乡”,业科延伸做强红薯产业链,技专努力实现振兴一个产业、麻城带动一片发展、红薯造福一方百姓。

红薯小镇有了“定制科技套餐”

夫子河镇红薯种植历史悠久。当地人用鲜鱼、红薯粉、食盐等为原料加工的夫子河鱼面,面白味美、口感滑嫩,被称为“鄂东一绝”,入选“麻城四宝”之一。近两年,夫子河镇争创“全国鱼面之乡”,将传统鱼面产业打造成乡村产业振兴新亮点,可充足、稳定、优质的原料成了难题。以红薯为例,当地多年种植的老品种出现退化,产量低,淀粉含量也不高,影响村民种植积极性。

当地迅速对接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邀请该所专家、国家甘薯产业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站长杨新笋研究员把脉开方。“适合做鱼面的红薯品种最好是粉薯品种,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既能提高农户种植收益,也能帮企业降低鱼面加工成本。”杨新笋介绍,根据筛选比较试验,他们最终选择鄂薯15号、鄂薯17号两个新品种在当地推广种植。

杨新笋团队还发现当地薯农在红薯种植过程中,管理较为粗放,“望天收”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产量和品质。结合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团队在当地建立300亩示范基地,示范甘薯“肥水一体化”“一年两收”等高效种植技术,红薯种植效益大幅提升,农户种植红薯积极性显著高涨。

在原有农户种植的基础上,夫子河镇先后引进戴氏鱼面有限公司、湖北读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麻城市蔡氏仁膳食品有限公司、深圳佳鲜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从事红薯种植和深加工,现全镇已有5大红薯种植基地、2家加工龙头企业、60余家专业合作社。

红薯种植的难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夫子河镇党委书记朱贤花说,目前,全镇有200多家农户常年制作鱼面,年产鱼面125万余公斤,产值近亿元,但红薯种植规模较为分散,鱼面加工方式以家庭作坊为主,鱼面生产没有统一标准,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处理也不规范。

在省农科院党委支持下,杨新笋团队迅速与该院农经所雷剑团队联合在夫子河镇开展鱼面产业联合调研,向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强团队争取技术支持,同时邀请省农业农村厅、省社科院等农业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等方面专家,共同来当地考察调研。一个红薯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科技服务团诞生了。

一个专家引来一个“超级天团”

8月14日,服务团中6名专家实地来到夫子河镇考察了红薯种植示范基地、新建鱼面加工厂施工现场,结合各自专家,为当地红薯加工、鱼面产业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

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研究员邹进泰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夫子河鱼面产业定位要进一步提升,要跳出夫子河镇、麻城市,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科技支撑,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好技术、好模式、好方法,力争产业效益辐射麻城市甚至整个鄂东地区。

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周先竹建议挖掘夫子河鱼面历史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开展有机产品认证,重点开展绿色食品认证,择机申报地标产品,为夫子河鱼面品牌建设保驾护航。

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处二级调研员周学军指出,乡村产业兴旺发达需要政府、龙头企业及农户共同参与。黄冈能人返乡投资兴业氛围浓厚,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企业带动作用。

省农科院副院长杨园园认为,麻城鱼面要跳出土特产圈、跳出麻城,走向更大市场,还需要在口味改良、品牌推介上下功夫。同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创新,研发速食鱼面、保鲜鱼面、膨化鱼面等新产品,延链、强链、补链,促进产品多样化发展。

国家甘薯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强建议,红薯品种资源丰富、加工用途多样。夫子河种植红薯环境优越,除发展适合鱼面加工的粉薯外,未来还可考虑更多市场前景的红薯品种,增强产业竞争力,“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将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焦春海则指出,乡村产业发展,科技支撑是关键,要始终加强产学研合作,紧跟市场需求,研发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勇于面对市场竞争,让夫子河鱼面走得更远。

“没想到杨专家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农业产业专家来,真是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麻城市副市长吴静介绍,下一步,该市将支持夫子河镇扩大种植面积、制订发展规划、完善产业链条,规划到2025年,红薯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产值提高至5亿元,推动红薯科研、教学、育苗、种植、藤茎叶利用、淀粉加工、鱼面加工、废料利用等全产业发展,不断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

当天,省农科院粮作所与夫子河镇人民政府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薯”光无限。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汪彤 通讯员 刘小峰 覃琳璐 谢娅 王连军)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